第398章:乃是好兆头

A+A-

    云枫阁。

    伊兰姗今日心情似乎很好,特地叫内务府裁了一件新衣,衣裳还是素淡清雅的,只是样子很新颖,能叫人眼前一亮,颇有种飘然出尘的空灵感,往阳光下一站,好似烟霞罩身。

    桂嬷嬷沉默地盯着那衣裳看了一会,见伊兰姗正兴冲冲地更衣试装,旁边几个宫女都在忙着帮她捆那复杂的系带,便又收回了目光,继续磨墨。

    磨盘旁放着两只笔,精秀细致,镇纸压着两沓抄录好的往生经,字句公正齐整,就像那花朵里最惹人怜爱的花蕊,墨汁都透着香气。

    这墨汁里加了花汁,于是颜色也染上了淡淡的金色,乍一看倒甚是赏心悦目。

    桂嬷嬷觉得不庄重,但她也没什么。她本就是不爱话的人,以沉默安全度过了先皇时期,如今面对伊兰姗,更没什么话好。

    伊兰姗抄经时倒是十分虔诚的,即便她那腕好像软得拿不起笔来,态度也依旧端正,但桂嬷嬷不觉得抄经都能抄出乐趣来,便在脑中思索着今日伊兰姗身边是否发生了什么特别的事情。

    早起洗漱更衣,用膳之后派人送一道甜点去望帝宫,又去御花园摘了花放到花瓶,司花坊送来的崭新花瓶似乎也没见她露出什么笑色,之后就是抄经到正午。

    前朝气氛低落,后宫也跟着沉默起来,到了正午,行走的宫人也没敢大声话张扬,都乖觉得很。

    也没瞧出什么。

    桂嬷嬷不着急,收拢思绪,面无表情地对伊兰姗行礼,“贵妃娘娘,墨磨好了。”

    伊兰姗穿着新衣才在阳光下转悠了一圈,看着那有些萎靡的栀子花眼神放光,好似这被烈日照射的几近凋零的花儿比它盛开之时还要吸引人,于是听见桂嬷嬷催促之语,便有些不悦。

    “我才松口气。”

    桂嬷嬷淡淡道:“贵妃娘娘若是累了,休息片刻也是可以的,想来皇上也不会怪罪。”

    众人不敢插嘴,伊兰姗阴沉着看了她一眼,旋即却又笑开,“为皇上分忧,是我做宫妃的本分,但我身子素来羸弱,且等等吧。”

    “老奴明白。”桂嬷嬷淡定道。

    伊兰姗又在那栀子花上看了一会,尤其是那被晒成土黄色的花瓣最为吸引她的目光,她掐着花瓣,拇指与食指轻轻一搓,连花汁都碾了出来,而后又将花瓣扔在地上,用脚狠狠踩了两脚。

    桂嬷嬷神色古怪,伊兰姗似笑非笑道:“年少时我不喜欢栀子花,觉得它一开就是一大片,就跟那低贱的杂草一样,坚韧得很,嬷嬷你觉得呢?”

    “娘娘的是。”桂嬷嬷不冷不热。

    “其实我现在也不喜欢,修剪的时候先除了枝丫,再断了主干,它还是会死,所以现在觉得,其实偶尔看一眼也无妨,”伊兰姗轻轻挑着花枝,眼底闪过怪异的晦涩,“你知道皇上喜欢什么花吗?”

    桂嬷嬷心下一动,默了默,道:“皇上钟爱国花牡丹,是为盛世太平之意,乃是好兆头。”

    伊兰姗低下头,指又将栀子花掐断了一朵,“我原本不喜欢,牡丹和栀子一样,开得灿烂又短暂。但皇上喜欢,我便逼着自己去喜欢,已经好多年了。”

    桂嬷嬷一声不吭,眼观鼻鼻观心,像是什么都没听到。

    “唉,”莫名其妙的一声长叹,伊兰姗忽道,“你看我身上的这件衣服,像是牡丹花吗?”

    层层叠叠犹如花瓣,团团簇簇犹如盛开,边角之上的牡丹栩栩如生,含苞待放的花朵像是羞涩的姑娘,绚烂盛开的花朵就像雍容华美的贵妇。

    很美。

    但穿起来的时候实在困难,虚得好几个人帮忙,穿在夏日里又热。

    桂嬷嬷想起夏语凝,她从来不穿这么繁复奢华的衣裳,但即便是简单一件红衣,再单薄也能穿出几分大气来。

    有的人骨子里就胸怀壮阔、气概非凡,有的人再怎么精雕细琢,用再多的华美物件装扮,却终究掩盖不住血液里那份家子气。

    桂嬷嬷道:“像。”

    伊兰姗被她的回答逗笑了,提着裙摆回了内殿,前脚才跨过内殿,后脚就传出一句温和的命令,“我到底还是讨厌栀子花,何况那栀子花也枯萎了。将死之物,别放在本宫眼前,晦气。”

    宫女喏喏应声,几个人速度不慢地将花盆送了出去。

    桂嬷嬷盯着那空置的石桌眯了眯眼,目光渐又落在地面的被踩进泥土里的栀子花,忽然间,心惊肉跳。

    她追出去拦住了宫女,细细翻看那栀子花,但却什么都没有发现。

    只是心中那微妙的感觉,却越发让她心神不宁。

    正阳宫,禁军罢,宫人闭殿。

    晌午的阳关穿过琉璃瓦,将殿内沉寂冰冷的温度也暖化了两分,萧昊乾漆黑的眸子里映着掌中奏折,须臾抬头,看向下方。

    刑部尚书、侍郎,大理寺代司职,顺天府尹甚至礼部尚书、几个暗卫头领甚至一些头脑灵活的士子新官都被叫了进来,今次齐聚一堂,每个人都坐在一张桌子前,桌面上摆好了笔墨纸砚,都在奋笔疾书。

    这不是科举,但几个人却感觉到当初考科举还要认真而紧张。

    萧予之事,认真来,起源乃是从江南贪腐一案,伺候事件逐步扩大,意外与变数频生,容严、容云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夏家、华家沦为工具与南蛮皇子息息相关,大理寺几乎毁于一旦,甚至于激化至战争即将爆发

    直至现在,似乎都没有从头到尾好好整理过来龙去脉。

    萧昊乾把所有人叫过来,便是让他们自己疏离案情,从头到尾,想到什么便写什么,正如夏语凝所,将一切推倒重来。

    就连他自己,都在思索。

    事发于萧昊乾发现有人在江南巧夺赋税,最开始,无论是容严还是萧昊乾,都觉得这不过是一件最普通的贪污受贿暗。

    而后,萧昊乾派人彻查,却发现对方收极快,逐渐牵扯出夏氏余孽,引出夏阳,勾出“华云”。

    如今萧予身份暴怒,挟持大理寺卿与谨世子逃至**山脉,却又突然放走云不传,带走了容严

    他放走云不传,就只是为了动摇人心、离间君臣吗?

    萧昊乾脑中飞速划过了什么,却还来不及仔细回忆,这灵感就已消散。

    哪里有些奇怪。

    正此时,众人忽听殿外道:“皇上,禁军统领派人送信回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