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缜密的策划
“公司要上市?”林晓寒听完杨承佑转述卢耀生电话里的话,大吃一惊。
杨承佑一下子闷不做声,苦思对策。
林晓寒提醒:“绝对不能让你的公司上市!远的不,光我爸的林氏集团就够你喝一壶。”
杨承佑略感吃惊:“老婆你不希望咱爸收购熹微创新吗?”
“当然!”林晓寒毫不犹豫地,“你待在熹微创新,比待在咱们集团一天到晚受排挤强多了。”
杨承佑有些感动,握着林晓寒的,真诚地:“你放心。我一定会让对刮目相看。”
林晓寒十分信任的点了点头。
熹微创新办公室里,杨承佑同样听到从宋晨凝叫出:“公司要上市!”
声音特别大,震得杨承佑和宋琳都下意识的捂着耳朵。
宋琳埋怨:“宋晨凝你能不能点声,一惊一乍,成何体统。”
“我是感到非常的吃惊,公司发展得好好的,干嘛突然要宣布上市。”宋晨凝还是那么大声。
杨承佑也很无奈,沉声:“这还用猜,肯定是薛紫苏和李英奇的主意,打算放一搏。”
这下轮到宋琳没弄明白,问道:“她们不是要占据熹微创新吗?如果公司真的上市成功,竞争者可不止她们一家吧。”
杨承佑微微一笑:“这还用问为什么。就算得不到,也不让我们好过。典型的毒妇心里,真不知道”本来想几句薛紫苏的坏话,话到嘴边还是不出口。
宋琳和宋晨凝对视一眼,露出会心的笑容。
事情还真没有他们想的那么简单。
当天下午,董事会正式发出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书。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董事会提前十五天向股东们发出书面通知书。股东们如果不能亲自出席,那么只能找公证处做出代理公证书,让代理人参会。
杨承佑一看到通知书,立马意识到这件事必须谨慎应对。于是找来了郑相赫,分析当前的局势。
郑相赫在办公室里竖起了一块黑板,并且在上面画了一个圆圈,再像切蛋糕似的画下很多的线,把整个“蛋糕”变成了好几块。
“上面的内容就是整个熹微创新的股东,所拥有的股份比重。”郑相赫解释。
杨承佑走近一看,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问题,股东虽然不多,但是每个股东所占的份额不少。
郑相赫:“公司的股份我把它一分为二,一个是董事会和一个是股东们。我首先董事会,公司董事会的股份主要有卢董事长和四位常务董事组成。”
技术性停顿几秒钟,又:“其中董事会拥有公司60%的股份,其中董事长的股份最多,拥有3%。其次是何孝栋董事,拥有%。其他三位董事分别是6%、5%和4%。股东们合计拥有40%,其中你的岳父拥有3%,剩下的股东们共同分了2%。”
郑相赫介绍完股份的情况,停了下来。
公司这样的局面,不禁引人深思。
一般来,公司董事长的股份占比都要达到50%以上,这才是稳定的局面。
只可惜卢耀生因投资失败,不得不出售自己股份的3%和总经理宝座给林家声。
卢耀生原本以为林家声会派一个得力干将,步步蚕食熹微创新公司,却没想到等来的人竟然是杨承佑。
宋琳分析:“根据目前的处境,就算是何孝栋成功联合了除你岳父之外的所有股东,也只能占到49%,距离上市所需要的过半数差%。很不幸的是你岳父占比3%之多。几乎决定了局势的走向,需要特别关注。”
杨承佑听了这话,心岳父果然是老奸巨猾,真就把握的很到位。只要他愿意的话,随时都有可能联合其他股东颠覆卢耀生的管理地位。
岳父楞就是不出,保持和卢耀生的友好姿态。
杨承佑想到这里,不禁又想:“难道岳父等的就是这个会,让熹微创新的股东们主动找到他。如果猜测没错,那可真是钓的一好鱼。”
郑相赫看杨承佑保持沉默,也知道是为什么。道:“当然,为了可能的对必须要拉拢其他的股东们,不能让他们人数成功过半。必须稳住一个,拉拢其他人。”
所谓的稳住一个,自然是稳住林家声。
这个任务,当仁不让的落在杨承佑的肩上。
杨承佑自然没有把握,只能:“我尽力而为,希望有效果吧。”
宋琳却:“我们不能被动的防御,只简单的拉拢那些散户,应该针对董事会做工作。”
杨承佑想了想:“首先可以排除的是何孝栋董事,还有另一个姓商的董事,他们是不可能站在我们这边。”
宋琳:“剩下的两位董事,需要有人去拉拢。”看向杨承佑。
杨承佑却看向郑相赫。
“我可以帮这个忙。”郑相赫话锋一转,“不过两位董事的事情,您还是应该找董事长商量一下,不该私自做决定。”
言下之意,没有董事长的首肯,他是不会去做这件事。
杨承佑故意问道:“我现在特别的忙,是不是可以请郑总监代劳,替我去征求下一下董事长的意见。”
言下之意,我请不动你,董事长肯定会请动你。
郑相赫沉默了一下,道:“我会去拜会董事长一面。”
至于其他的股东们的服工作,杨承佑就交给了卢珊珊负责。
她是董事长的女儿,又常年待在公司,肯定容易做工作。
卢耀生的别墅后花园里,卢耀生和郑相赫在花园里散步,同时起熹微创新现在发生的事情。
“总经理似乎认为您和这次股东大会有关,不然不会派我来,以前他都是亲自来见您。”郑相赫一句话,便道破了杨承佑的心思。
杨承佑不愿意在这件事情上过多接触卢耀生,是有自己的顾虑。除了自己身份的原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杨承佑并不信任卢耀生。
这种不信任感,是从一开始就埋下了。
卢耀生几次的出面都像是策划好的一样,确定公司的利益最大化。而杨承佑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以及很深的戒备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