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欠收拾(感谢蒲18730 赵 自由如风的推荐票!)
此言一出,两侧的群臣纷纷惊然,他们没想到黄三竟然丝毫不提自己辩解,如此轻易的就承认了此事,殿前的黄信回首冲着黄三摇了摇头,若不知道的还以为黄信真的是疼爱自己的这位侄子呢。
“那宋奇可是你气晕的?”
“回皇爷爷,也是孙儿气晕的。”
“你心中若有不忿大可直言,朕不会平白无故的委屈你。”晋帝皱着眉打量着殿内的黄三,正所谓知子莫若父,黄三的性子晋帝还是多多少少有些了解的,平日里半点亏都吃不得,今日却是这般恭敬态度,这倒是让这位九五之尊有些不解。
晋帝这话的已经够直白了,摆明了就是要偏袒黄三,可是这位平乐王像是不领情一般,拱回道:“孙儿心中没有不忿,昨日情况我已和谢侍郎解释清楚,却不知为何区区事竟然闹到了朝堂之上,我晋国朝堂乃是合议天下大事的地方,可没想到竟然一点误会,令文武大臣如此上心,孙儿心中是在惭愧,饶是误会,黄三也愿承担此事罪过,只求圣上与大臣们不要将此事把着不放,以免传扬出去让天下百姓笑话,至于所有罪过黄三愿一力承担。”
殿上的群臣被黄三这番言论打的是措不及,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向来伶牙俐齿的黄三这次不光不替自己辩解,还佯装委屈将此事全部承担了下来,最重要的还是他句句的都在理,尤其是最后一句,让群臣惊了一身的冷汗,如此道理他们怎会不知,奈何太子殿下撑腰,而且确实看不惯黄三和一年多在金陵的所作所为,这才大胆上奏。
“王爷此言差矣,此事关乎晋国礼法可非事。”
听到这位大人的言论,身旁的群臣纷纷摇头叹息,似乎已经看到了这位大人的下场惨状。
黄三一乐,心道,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对着刚刚话的大臣一鞠躬,毕恭毕敬道:“这位大人的是,还请圣上与诸位大臣责罚。”
“回禀圣上,既然王爷承认”
“放肆!”晋帝拿起桌上的茶杯狠狠地摔在了大殿之上,群臣见状纷纷跪倒在地,倒是黄三心中乐开了花。
真不知道刚刚话的这位大臣是真傻还是假傻,黄三的话的那么明白,他竟然还没有领悟过来。
晋帝狠狠拍着座子怒喝道:“你你们,你们都是为官多年的老臣了,怎么还不如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懂事!这是朝堂,不是你们家的热炕头!这点事从早晨一直闹到现在,你们不怕丢人,朕怕!退朝!”
赵集站在龙椅旁欣赏的望了一眼黄三,高呼道:“退!朝!”
黄三一脸轻松的站起了身,拍了拍自己的双膝,望着刚刚那位要惩治自己大臣,心中冷笑一声,我只不过看了一眼姑娘你们就闹成这样,真的想象不出你们听到王权贵死讯的时候又是怎样的一番嘴脸。
抬步正往殿外走,黄三就觉得一股如芒刺背的感觉,一个转身正好和殿上的黄觉四目相对,黄三嘴角一咧,双竖起中指比向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这位太子还以为是什么礼仪招呼,竟然笑着和他点了点头。
黄三心道,你他妈还真是个傻x。
此时谢府的福安堂内传来一老一少交谈的声音。
给黄三敬茶的少女蹲在谢老太君的身前,喃喃道:“孙女听现在满京都都在传黄三昨日将宋奇气晕一事,甚至将此事闹到了朝堂之上。”
谢老太君宠溺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孙儿,笑道:“怎么,才见了一面就担心上人家了?”
少女脸暇一红,娇羞道:“哪有,孙女儿只是好奇罢了。”
“你呀。“老太君用指轻轻地戳了戳身边孙女儿的额头,喃喃道:”经过昨日一看,这平乐王性情洒脱,学识渊博,最重要的是面对我这老太太絮絮叨叨一下午竟没有半点的厌烦,反而还很欢喜,而且不自持身份尊贵,和薇儿他们这群婢女也是有有笑,由此看来他倒不像是传言中的那般顽劣,倒是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只是只是他身份实在是特殊,现在看他是本朝第一位封地亲王,风光无两,可万一新帝继位他必定首当其冲,那到时候他的下场恐怕要凄惨的许多。”
“灵儿你要嫁谁奶奶都不管都支持你,但唯独黄三不行,知道吗!”
“奶奶您什么呢,我就是好奇问问,怎么扯到这个事情上了。”
谢老太君叹了一口气,搂着枕着大腿上的灵儿,叹道:“你自就没了娘亲,一直在我身边长大,从到大你大娘和娘对你也是不管不问,在谢家这么多年也是受尽了委屈,奶奶不求别的,就希望你能风风光光的嫁个好人家,不管家室如何,能许你一世喜乐,带你真诚便好,若再有个一儿半女,奶奶这双眼也就算是能闭上了。”
谢灵儿泪眼婆婆的抱着自己奶奶的大腿,她的身世和黄三几乎算是如出一辙,只不过比黄三多了一个爹爹和一个疼爱自己的祖母,自生活在谢正的妻子和妾室的夹缝中,若不是有谢老太太在,估计谢灵儿也活不到今天。
“奶奶我听黄三他父母双亲也是”
“皇家之事不要乱议。”谢老太君望着窗外,陷入了沉思,她之所以如此喜爱黄三主要还是因为黄三的祖母华贵妃。
她年轻时也时常入宫,每每见到黄三的这位祖母,谢老太太总觉得自己愧为女人,无论是从气质还是样貌,别三宫六院就是整个晋国也绝挑不出第二个,深受恩宠的华贵妃从不持骄凌弱,平日里是不争不抢,对待下人也是宽厚仁德,从瑶华宫出来的下人没有一个不念华贵妃的好的,一些宫内的太监奴婢平日里若是能和华贵妃上一句话,就能开心好几天。
可就这样的一位母仪天下的贵妃,最后留给她的却是一段三尺白绫,华贵妃死后,瑶华宫内上上下下四十六人无一人独活,纷纷就义随着华贵妃一同下了地府黄泉。
华贵妃死后的第三年,年幼的黄三便搬离了东宫,除了寒秋以外,黄三身上连一块刻着自己父母名字的牌位都没有,每到上香祭祖的时候,黄三只能跪在院内冲着东宫的方向磕几个头,甚至连纸钱都不敢烧。
没有人能想象出黄三这十几年是怎么熬过来的,更没有人知道未来有多少凶险等待着他。
“那孩子一路走来甚是艰酸辛苦,不会因为这点事便栽了跟头的,到是京都的这些达官显赫千万不要惹怒了这位满腔愤懑的平乐王啊!”
“怎么样?”
黄三将外套一脱递给寒秋,冷声道:“还能怎么样,竟然将这点破事儿闹到了朝堂上,我看这群世子就是欠收拾。”
寒秋将帖子递给黄三,笑道:“那你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