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七仙村出名了
老支书听完郑峥嵘推心置腹的一番话之后,也忍不住笑道:“郑少,还是你看得明白啊!”
郑峥嵘淡淡一笑,“跟这些人打得交道多了,自然就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了。”
等郑峥嵘和老支书回到仙医宫的时候,正好赶上中午吃饭的时间。
颜星瑶看到他们那么快就回来了,还有些惊讶,“峥嵘、老支书,你们这么快就回来了?”
老支书哈哈笑道:“是啊,托郑少的福,咱们这一趟跑得可顺利了,去到哪里都是文件一拿出来,人家就直接盖章,哈哈哈,我老头子办事还真从来没这么顺利过。”
颜星瑶笑道:“老支书,以后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顺的。”
老支书连连点头,“您得对,您得对。”
颜星瑶又温和地对他们:“峥嵘、老支书,你们快坐下吃饭,咱们边吃边聊。”
颜星瑶以前在仙医宫的时候,和师尊一起吃饭,是讲究食不言寝不语。
可自打到了阎家之后,阎家一家人热热闹闹的一边吃一边聊的这种气氛,让颜星瑶既感觉新奇,又感觉温暖热闹,比一家人坐在那里冷冰冰的不话要好多了。
她现在也喜欢上了这种一边吃、一边喝、一边聊的气氛,就不再强行去遵守那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
吃饭的形式不重要,大家聚在一起吃得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包山合同和养殖场拿下来之后,颜星瑶就召集相关人员开会,商量建养殖场和准备招工的事。
工程队这一块,还是让郑峥嵘这个人脉通天的家伙去请人。
还有要买的一些养殖厂的各种设备,也让郑峥嵘去负责。
招工这一块,就让老支书和阎钧两个人负责。
至于建好之后的种崽之类的事,自然是颜星瑶全包了。
她的世界里,现在各种动物数量都以万来计,多得让她头痛。
等养殖场一建好,她世界里这些泛滥成灾的动物们,也就有了最好的归宿。
现在的仙医宫是要钱有钱,要人有人,颜星瑶一声令下,四方开动,养殖场的新项目就轰轰烈烈地启动了。
七仙村的村民一听颜星瑶又开了一个养殖厂,又要招工了,一个个都争先恐后地跑去老支书和阎钧那里报名。
这半年来,那些进了仙医宫工作的村民,全都住上了新房子,待遇好得让他们眼馋不已。
只可惜,仙医宫需要的人有限,他们想进也进不了。
现在好不容易仙医宫又有新项目,一个个可不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的激动了。
在养殖场这个项目闹得轰轰烈烈的时候,还有另外一件事,又让七仙村的村民们震惊了!
那就是,他们第一批跟着颜星瑶种植药材的人,他们田地里的第一批药材,终于成熟了。
首先要的,是阎雷家。
颜星瑶是阎雷的未来媳妇儿,颜星瑶的任何决定,他们都是全力支持到底的。
当初,颜星瑶让他们把田地全部种上药材,他们一家人吃的粮食,到时候就从仙医宫那几十亩山谷里出产的粮食中,拨出一份给他们。
阎雷家就将分到的七八亩田地,全都种上了药材。
他们家也是唯一一家倾尽全力把所有田地种上药材的人家。
另外一家就是老支书家。
老支书家十几口人,分到的田地有近二十亩,老支书为了支持颜星瑶,也拿出了一半的田地来种药材,算起来,他们种的比阎雷家还要多。
大队长家也种子五亩地的药材。
其他在仙医宫工作的人家,为表示对颜星瑶的支持,也种了一些,但都不敢放开种,只是试着种个一亩、二亩,看看效果以后再。
就算亏了,这么一点地,他们也亏得起。
因为第一批种植药材的人家并不多,所以,这第一批药材的收获,颜星瑶就请老支书请全村人一起前来现场,当场看着她验收药材,再当场把一扎一扎人民币给到种植户的里去。
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村民有最直观、最真实、最震撼的感受。
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明白,种药材,绝对要比种粮食赚钱得多。
只要他们心动了,那在下一次的粮食收割之后,就会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加入到七仙村全民种植药材的大方向去,带着大家一起发财致富。
颜星瑶为了调动起全村民种药材的积极性,带动他们一起致富,也是费尽心思。
这第一批药材,颜星瑶让他们种植的,都是好种好养、且用途很广的芦荟、薄荷、板兰根等等药材。
颜星瑶最先称的是老支书家的十亩芦荟。
这些药材的种子,都是颜星瑶拿出来的,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好,耐热抗寒,再加上现在整个七仙村被颜星瑶布下了聚灵阵,灵气充足,种出来的药材品质特别高。
不仅如此,就连所有村民种的水稻和麦,今年的产量和质量都会更上一层楼。
老支书家的十亩芦荟,是那种又高又壮又大枝的芦荟,一亩产量就有八千斤左右,十亩的产量,就有八万多斤。
颜星瑶按每斤三毛钱收购,这十亩芦荟的最终价格,老支书一家拿到了二万四千多块钱。
当颜星瑶拿着这一扎一扎的钱,送到老支书一家人的上时,不仅老支书一家人激动得眼泪盈眶,所有村民也全都哗然出声。
“我的天哪!老支书家这回发大财了,这一家伙就卖了二万四千多块啊,太吓人了!”
“老支书家这一下子就成了咱们村的万元户啦,我的妈啊,太刺激人了。早知道我当初也跟着种就好了。”
“就是啊,我当时本来也想种的,都怪我家婆娘,怕种坏了药材,不仅不赚钱,还要亏粮食,我这一犹豫,就没种了。”
“我也是啊,想种却被家里人劝下了。”
在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颜星瑶又收了大队长家的五亩芦荟,也拿到了一万二,又把村民们震撼了一把。
再过来,就是阎雷家。
阎雷家种的是薄荷,亩产只有八百斤,七八亩地的产量就六千多斤,但薄荷的价格要比芦荟高不少,一斤一块五,阎家也拿到了一万多一点的钱。
其他人家种的少,也至少都拿到了上千块钱。
颜星瑶收完这些药材之后,就把接下来的场面,交给老支书去动员了。
老支书拿着那一扎扎钱,激动地对着村民们:“乡亲们,你们看到了吗?咱们种药材的前景是非常光明的,只要你们拿出魄力,跟着颜神医的路子走,咱们村下一个万元户,就有可能是你们!”
本来就已经动摇了的村民们,听到老支书的话,立刻一个个问了起来,“老支书,那我们现在也想种药材,可以吗?”
老支书回道:“当然可以啦,颜神医了,只要我们村种的药材,她全部包收,绝对不亏待咱们村的父老乡亲。”
“太好了,那我也要种几亩试试。”
“我也种芦荟算了,我听芦荟和薄荷这些都是种了一次之后,收割完了,留下根茎,就不用再种,只要施肥,等下一次收割就好了。”
“啊?这么省事啊,那不是比种田还省事?”
“那是当然啊!我上次虽然没种,但我也一直有跟老支书家交流信息的。”
七仙村的村民们很快就到老支书那里去报了名,除了有几户人家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报名以外,这一次百分之九十多的村民都参与到种植药材这个项目上来了。
对于这样的好结果,颜星瑶自然乐观其成,大力支持。
而七仙村这一次种植药材造就了三个万元户的消息,一下子就传到了镇上,再传到了市里,传到了省里。
市长杨宏忠一听到这事,立刻高兴地拨通电话,直接跟颜星瑶和老支书通了电话,大力表扬了他们,也安排了市里的新闻媒体过来采访他们,要将这个大好事登上报纸,也好让大家都知道知道,七仙村和仙医宫他们重点扶持的企业,是没有让人失望的。
省里的领导听到杨宏忠的报告之后,也同样派出了省级报纸和电视台的人过来采访,务必要将七仙村和仙医宫给推出去,成为他们市、省改革开放路途上最耀眼、最先进的明星企业。
老支书听市里和省里都要派新闻记者和电视台过来采访他们,激动得差点晕过去了。
他立刻找到颜星瑶,跟她商量着怎么接待这些采访人员?他们又该怎么做、怎么话才好?
颜星瑶直接笑道:“老支书,咱们不用什么假话,直接真话就好。”
老支书又问:“那他们的吃住问题呢?”
颜星瑶笑了笑,“他们的吃住,我们包了,就让他们住我们仙医宫吧,吃也跟我们一起吃,亏待不了他们的。”
老支书嘿嘿笑道:“那是,能进仙医宫吃住,那真是他们的福气。”
红梅市和省里派下来的记者们,在接到任务后,也坐在一起嘀咕着,“听七仙村的村民种植药材,一家伙出了好几个万元户,而且,预计年前估计能出几十个万元户,他们会不会太吹牛逼了?”
“我觉得不太可能吹牛逼吧,据我所知,这个七仙村和仙医宫,本来就是我们市的重点扶持企业,如果他们在改革开放这波浪潮里都起不来,那其它的改革就更难了。”
“那如果是真的话,这次的新闻还真有可能会有爆炸效应哦!”
“那是肯定的,你就等着瞧吧!”
他们这些新闻人员,本来是被上头派下去采访这个万元户的,可等他们这些人到了七仙村一看,瞬间觉得这个万元户的吸引力都没那么大了。
“我的天哪,这个七仙村也太美了!这气势恢宏的仙医宫,这满山遍野的桃花,真是美得醉人啊!”
“哎呀呀,早知道七仙村这么美,我就带多一点胶卷来了。”
“就是啊,我带的这一点胶卷,都不知道够不够用?”
“你看仙医宫那里,这么多人排队,是在干什么?”
记者同志抓住一位村民问了起来。
那位村民立刻笑道:“你们不知道吧,我们村有个颜神医,哦,就是那个仙医宫的宫主,她什么病都能治,连癌症都能到病除,可厉害了,那些排队的人啊,都是来求医的。”
记者同志听了一愣,“连癌症都能治?不是吧?她有这么厉害吗?”
村民嘿嘿笑道:“你不信啊,那你去采访采访那些病人,或者采访一下其他人看看,是不是这么一回事,不别村的村民,就我们村啊,都有好几个快要死了,却被颜神医给救活治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