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我也要学元经

A+A-

    五行元经,是木玄临最为重视的事。三道尊,作为铭道教的最高神祗,其氲清道尊腽睿娘娘传下的元经,在木玄临的眼中,便是一部可让修炼者识得三界本原的天书。当初竭力服木释池修炼此经,或许是因为不愿让太爷爷踏入那不知会去往何处的所谓飞升,但当他听到身为圣修境几近圆满的木释池起五行元经这几个字,木玄临对这位修习了元经的太爷爷接下来要的话充满期待。

    太爷爷随后的话,没有让木玄临失望。木释池眼神中闪出光彩,竟然没了之前的波澜不惊,声音中透着惊喜,高声道:“有大发现!”木玄临与木玄苢两人顿时瞪起了眼,惊讶地看着这个在自己的印象中从来都是淡泊平和的太爷爷,诧异于他此刻不经意间的轻微失态。木释池接着道:“我铭道教各门派,除了丹家等有限几个派别,绝大多数皆专注于一种属性修炼功法,我木家亦是如此。那各属性修炼门派的修炼方式,无一不是修体而筑神胎,待神胎圆满,便是飞升之时。在这种方式修炼之下,人体如是母体,育泥丸宫而生神胎。”

    完站起身,木释池双掌虚虚抱球,如抱住了天地乾坤,圆满圣修的气息从他周身上下喷薄而起。没有威压骇人,唯有如春风拂面的舒泰,屋前的空地上,瞬间笼罩上了木释池这平和中又带有萌发之力的气息。田地中的庄稼,还有那偏在地隅即将耗尽这一季的各类植物,尽都透出勃勃生。木释池收回双臂,眼中带着洞悉之意看着木玄临,道:“玄临,你感应到了什么?”木玄临起身,微一沉吟,恍然道:“太爷爷的神念出自毫微,遍起于全身每处,似乎整个人便是泥丸宫中的晶莹神胎。”木释池这时又恢复了本来的恬淡,微笑道:“对,五行相生便是一个平衡,元经律法五行变幻于修者之身,力归修者达及阴阳交融平衡。”木玄临心思电转,不觉脱口道:“继而修习者达灵魄与质体共应,实现灵质双体共修共进,原来这就是灵质双修。”微一沉吟后,他接着道:“也就是,灵魄与质体不再是生养关系,而是共生共亡关系。而这也应了三界轮回灵魄转生,等于是灵魄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跳出了三界轮回。”木释池赞赏地点头道:“你能想到这些,倒是出乎我的意料,灵魄与质体,很对。而那元经对质体的锤炼更是超乎想象,我内视过自己后,发现曾经苍老的躯体如同再获新生,完全回到了年青时的状态,且在隐约间有自生神力荡漾。”

    自便修炼且有所成的木玄苢,自然能听懂两人在些什么,她诧异道:“这不就是长生不老了吗?”木玄苢的话让木玄临有些黯然,接口道:“虽然长生不老一鼓舞人心,但于我们修炼者来讲,未必就是好事。我也终于知道,娘娘为何会切勿轻易传于他人。”完,他看着木释池,担心道:“太爷爷,却不知当初玄临劝你修习此经,是好是坏。”木玄临的话,让木释池眼中全是笑意,嘴角闪过一丝狡诈,故作生气道:“如果不好,你便如何弥补我这木家太上长老所受的伤害?”木玄临低眉惶恐道:“玄临不知。”

    “哈哈。。。”爽朗的笑声猛地从木释池口中发出,回响在整个山谷之中,他笑道,“玄临,你心地纯朴,又的的确确稚嫩了些,我当初若非自愿学这元经,难道你还能逼着我学不成?!更别这元经于我的好处可是出乎你的预料,你也看到了我当前修为,这岂是其他修炼者能达到的境界。至于灵魄止于轮回,那又如何?此世我尚且留恋,正好是遂了我的心愿。更何况,据你在鲁托索山与宗信盟中遭遇来看,五行元经乃是道尊所处仙界中的正文上经,想必今后若想获正果,此经必然是我修炼界唯一正确修炼之法,比起现在那不知往何处去的飞升,可是好了千百倍?”

    一席发自木释池内心的肺腑之言,让木玄临心下大定,也让他对其他修炼者修习五行元经的担心出现了稍许的改变。是啊,三界轮回,当初在沐光之礼上,自己趟过历史长河时所见到的历历人生,那里有太多现在想来,仍是让自己揪心痛楚的不舍。木玄临眼中闪过一道明朗,看着自己的太爷爷,如释重负道:“太爷爷,玄临明白了。”

    “好,明白就好。此次叫你来,便是想告诉你,此经于我木家,可谓是振兴我族,让我族屹立于蓝水星修炼界的至上功法,所以我想与你共同商议,如何尽快让此元经在我族中全面铺开。”完,木释池目光炯炯地看向木玄临,透出强烈地期盼之情。木玄临一愣,虽他能完全理解木释池的心情,但五行元经可能的跳出轮回对修炼者的影响,却未必是人人可以接受,稍一沉吟后,他道:“宗信盟期间,玄临曾与礼神教少殿下炙沙谈及此事,他们礼神教认为,元经当是可在十八岁之前修成璿瑰专属心法者方可修习,若想在族中铺开五行元经,是否可先以此为条件?”木释闻言,忙道:“哦?他们是如何的?”

    听了木玄临与炙沙所议内容,木释池沉默良久,随后道:“阴阳诀乃我族族长专属心法,此例不可破。但五行元经对我族影响深远,接下来他礼神教必然也会得此经文,我族岂可落后于人?”木玄临见木释池坚持,他道:“太爷爷以圣修境修成元经,自是其他族人不能比较,现在并无普通族人修习过此经,我们尚不明白个中危险,如此做,会不会太过仓促了?”木释池脸色瞬间沉下,双唇紧闭不出言。木玄临见了,也不顾木释池的脸色继续道:“太爷爷心情玄临理解,只是当初娘娘也需达到一定条件方可修习。故而。。。此事是否可以这样,在族中挑选少数各种资质族人,与他们透其中利弊,再由他们自行决定是否修习元经?”

    转过身,看着山谷中随风轻摇的斑斓秋意,木释池陷入沉思。他并非不明白木玄临所的道理,资质不够之人,即便修炼了元经亦不可能达到高阶修为,但这些人若是此世无成,或许以后永远都不可能再有会了。可这对修炼者来,又会有多少人会在乎呢?在面对从神祗处传下的至圣功法时,有谁能抵挡住其中的诱惑?若对于家族的影响,那却是百利而无一弊,只要有数个族人能修成元经,并达到最高圣修境,那么木家的实力便可让其他修炼门派望背不可及。只是木玄临的态度,他却又不得不要考虑,道尊亲传五行元经之人,又是礼神教口中开启方孚匣的关键之人,木玄临在此事上的想法至关要紧。

    深思许久,木释池终于回身,叹了口气对木玄临道:“玄临,你的话也有道理。你回去后,即与元承明此事,让他选择几个族人试修元经。”木玄临闻言,施了一礼,沉声道:“玄临知道了。”他的话音未落,一直在旁听着不言语的木玄苢高声道:“哥,我也要学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