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轩辕秘辛

A+A-

    鬼谷子,春秋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纵横家创始人。他通天彻地,智慧卓绝,人不能及。

    一曰数学,日星象纬,在其掌中,占往察来,言无不验;二曰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兵,鬼神不测;三曰言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辞吐辩,万口莫当;四曰出世,修真养性,祛病延年。

    兵法家尊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谋略家尊他为谋圣,名家尊他为师祖,道教尊其为王禅老祖。

    鬼谷子是华夏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他是道教祖师之一,又是纵横家的鼻祖,学识广博。史书他是长短纵横的谋略家;传奇中他是神通广大的智者;宗教故事中他是未卜先知的神仙;民间流传中他是预测吉凶的命相家。

    在现在的华夏帝国皇家枢密院中,鬼谷子的地位相当的崇高,张良、孙武、诸葛亮、王猛、徐茂功、刘伯温、范文程、李靖、岳飞、徐达、孟轲(孟子)、张道陵、张三丰、刘一明、董仲舒、朱熹、王守仁,这些历史遗臣对他都非常尊敬。

    不过鬼谷子虽然受大家尊敬,但平时他只参与作战方针的策划,为华夏帝国的战略献出不少好的建议。同时他也是一个低调的人,从来不多什么,也不去过多的评价一个人,或者是家族势力。

    可一向低调的他,这时候却为了轩辕一族话,还产生了怀疑,这点不得不让大家有点看不懂,都不知道他这是为何。

    王诩(鬼谷子)回过神来道:“轩辕家族是黄帝的后人。黄帝被尊奉为“华夏始祖”。自燧人以迄唐、虞洪水之时,其历年虽无确数,以意度之,最少当亦不下数千年。

    故合而观其制作,则惊古圣之多;分而按其时期,则见初民之陋。牺、农之时,虽有琴瑟、罔罟、耒耜、兵戈诸物,其生活之单简可想。

    至黄帝时,诸圣勃兴,而宫室、衣裳、舟车、弓矢、文书、图画、律历、算数始并作焉。故洪水以前,实以黄帝时为最盛之时。黄帝和炎帝时期逐渐形成华夏族,因而我华夏一族自称“炎黄子孙。”

    简单介绍了一下轩辕一族的来历,鬼谷子继续道:“轩辕一族,自从退出皇权以来,一直保持低调,从来没有做出对华夏有害的事情。”

    “就是华夏历史上的那么多次动乱,轩辕一族都没有过多的干涉。最主要的原因是,轩辕黄帝在交出皇权的之时,对其家族后代有一条族规。”

    “这条族规就是:凡我轩辕一族的后辈,不得借我的名义在外面为非作歹,不得参与皇朝的更替,不得做出有损我华夏一族的事,不得做出背叛华夏一族的举动。”

    “按照大皇子的命令,也就是,这次华夏帝国的动乱,是轩辕一族带头搞出来的,这点让我不敢置信,因为轩辕一族在我们华夏人现在的地位太过特殊,我一时没法接受。”

    听到鬼谷子的讲述,大家才知道鬼谷子为什么这么反常,因为轩辕黄帝可以是整个华夏一族的精神支柱,他对晚辈的族规限定,一直以来轩辕一族都没有越雷池一步,没想到现在居然出现这种情况,着实让人不敢相信与费解。

    丁一也总算明白了鬼谷子为什么这么失态了,他敲敲桌面道:“呵呵,关于轩辕一族,我来解释一下吧。”

    丁一的话,让大家很是感兴趣,都安静下来听丁一的解释。

    “轩辕一族,的确如王老的那样,轩辕黄帝对我华夏一族的贡献,对我华夏一族的意义无与伦比,这点是不可否认的。可王老不知道其中还有一些内幕。”

    “其实现在的轩辕一族,不是轩辕氏的嫡系后代,这一支,要真正追溯起来,和轩辕黄帝一点血缘关系也没有。”

    丁一的话可谓石破惊天,大家都不敢相信丁一的话,尤其是鬼谷子,他对先贤是无比尊敬的,可丁一的话彻底让他不敢接受。

    “大家不敢相信是吧。”丁一微笑道。

    见到历史遗臣们纷纷点头,丁一继续道:“其实,轩辕一族,在轩辕黄帝制定那种家规以后,他们注定会没落在历史长河中。”

    “在那种原始社会时代,虽然各种体制不健全,还只有社会的雏形,但那时候的人,已经产生了地位、财富、享受等方面的意识,封建社会的形态也已经出现了苗头。”

    “轩辕黄帝,带着华夏一族,南征北战,其追随者不计其数。大家也知道,那时候很多人没有姓氏,以部落形态生存,直到轩辕黄帝开始统一华夏一族开始。”

    “其中最早跟随轩辕黄帝的有五大家将,跟着轩辕黄帝南征北战,立下了悍马功劳,为了奖励他们的功绩,同时限制他们的行为,不得干预华夏一族的发展。”

    “轩辕黄帝就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赐予他们自己的姓氏,组建一个轩辕家族,这样一来,轩辕黄帝制定的族规,对这些人也同样起着效果。”

    “可人心总是难测的,过上奢华的生活之后,有着醒掌天下权的那种权力,再坐回普通人,在那种社会形态下,你们认为大公无私的人有多少?”

    “你们可以设身处地的想想,是否你们自己能够做到轻易放下的程度呢?于是,这五大家将,开始了自己的反叛之路,他们合力策划,想办法除掉轩辕一族的嫡系后人。”

    丁一讲到这里,整个会议室吃惊的声音此起彼伏,大家都没想到其中还有这样的秘辛。同时大家都为轩辕黄帝感到可惜,这么一位圣贤,一心为了华夏一族,大公无私,把皇权全给部落最有能力的人,没想到自己的后辈却遭此大难。

    丁瑶对华夏历史非常感兴趣,她的华夏历史知识,可以是华夏帝国公民中数一数二的,她不仅通过微微坦博尔学习了华夏历史上的各种讯息。

    还经常向王诩(鬼谷子)、张良、孙武、诸葛亮、王猛、徐茂功、刘伯温、范文程、李靖、岳飞、徐达、孟轲(孟子)、张道陵、张三丰、刘一明、董仲舒、朱熹、王守仁等人了解他们所经历过的朝代。

    这一刻听到丁一讲到新的秘辛,还是从来没有听过的,她很是兴奋道:“这些人真是可恶,没想到真正的轩辕一族会遭到背叛。父皇,你快点,后来呢?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