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杯酒收政权
到点了。没写完。先别看。一会在润色加字,不好意思了,今天儿子生病了
-----------
一连几次的早朝。每次都是一样的循环方式,朝中的大臣就算再笨也感觉出了里面道道。谁想死啊。没有人想死。最后天启提出的收取商税,终于没有了反对声,虽然大家不出来反对,但是都用沉默表示了反抗。
天启也不需要众人的理解。他需要的是收取商税得到正规的批文。明朝内阁权利特别的大,国家大事一般内阁都能处理,三品官员以下可以自行任免。这制度虽减轻了皇帝的负担,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大的漏洞。只要把持了内阁就等于掌握了整个大明。有时候皇帝的话都不管用。这就是为什么崇祯最后指挥不动东林党的原因。
只要内阁发下正式的收取商税官令,就算下面阳奉阴违,税收收不上来。天启也不怕。因为你收不上来。一定得有原因。找到原因就能解决。只要有了政令。谁要是阳奉阴违,杀就是,杀到税收收上来为止。
天启虽是皇帝,有着生杀大权,但是也只能在有足够证据的情况下,才可以绕过内阁,这一连几次的朝廷大臣死于东厂,已经让内阁三人组感到十分的惊恐了。
施鳯来乃是内阁首府。下面是内阁大学士黄立吉。还有顾秉谦死后新提上来的内阁大学士李贤及(这个人名是自己乱编的)。前面二人都是魏忠贤一党。后面这个刚提起来的是东林党人士。
历史上天启年间的内阁都是魏忠贤一党,其实是真的,要不然魏忠贤也不会有那么大的权利,杀了那么多的东林党人,后来崇祯上位以后,重用东林党。撤免了很多魏忠贤一党的实权人物,其内阁三人组全部换成了一群东林党,导致最后皇帝下的命令一个听的也没有,全都是阳奉阴违。导致最后京城被一群乞丐攻陷。天启可不想跟崇祯这个b一样重用东林党。
乾清宫内天启正在招待内阁三人组,一桌子的好酒好菜,天启举起酒杯对着三人道:“三位阁老劳苦功高,为朕,为朝廷是呕心沥血,朕要感谢诸位阁老。举起酒杯,朕要与三位阁老再干三杯”
天启完举起酒杯就喝光了酒杯里的酒。三个阁老也不敢怠慢,同天启一起连饮三杯。三人也是莫名奇妙,今天早朝之后,皇帝便命三人留下,有要事相商。谁知道来到乾清宫之后,便是同皇帝一起用膳。大家都挺忙的,谁有空在这陪皇帝吃饭啊。本来想走的,可是皇帝用完膳之后有重要的事宣布。之后三人便留了下来。
当当喝到高兴的时候,天启突然抬,看到皇帝的势,身边伺候的宫女立马都退了下去。接着从外面出现了一群带刀的侍卫,这下可把三个大臣吓坏了。这是要干嘛?杀人?刚才吃的是黄泉饭???最近天启可是杀了不少的朝廷重臣。虽都是些23品的。可是谁也不准天启会杀不杀一品大员。
天启看着三人惊恐的表情叹了一口气,唉---------
天启接着道:“朕若不是靠三位阁老扶持,是坐不上这个皇位的,为此朕从内心念及三位的功德。但做皇帝也太艰难了,还不如做个普通百姓,朕整个夜晚都不敢好好睡个觉“
天启的不错。天启能当上皇帝几个内阁府臣是出了恨的得力。福王跟天启的父亲争夺皇位,最天启的老子当上皇帝之后没到一年就死了。紧接着天启即位。可以,内阁几个阁老出力很大。
可是三人听到皇帝,皇帝不好做,自己吓的天天睡不着觉。三人甚是好奇。皇帝怕谁啊??那倒是皇帝最近杀的人多。皇宫闹鬼???
内阁首府施鳯来道:”不知陛下为何彻夜难眠?“
天启看了一眼三人把酒杯的酒一饮而尽,然后道:”朕这个皇帝难啊。很多人都不听从朕的安排“
三人一听皇帝的话。就知道话中有话。赶紧的跪下道:“陛下何出此言,陛下乃是大明天子,金口玉言。谁敢抗旨”
天启道:“三位臣工。你们虽然不会抗旨,听从朕的旨意。然而你们下属却听从你们的旨意。如果他们想要更大的富贵。吧黄袍给你们穿上。你们即使不想穿。到时候恐怕也身不由己啊“
天启刚完,滚着的三人大冷的天,汗逗留了出来。这话要是在听不明白,直接找个豆腐撞死算了。这不是三人要谋反啊。谋反什么罪??株连九族。
三人知道最近天启杀了很多大臣,朝堂震荡。很多人都皇帝昏庸,虽然都是背地里的,但是东厂不准就知道了。皇帝一定是对他们产生了猜疑。这个猜疑要是不解除估计就有杀身之祸。
内阁首府施鳯来惊恐的道:”陛下,不知道老臣需要怎样做才好?“
天启道:“人生在世,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有些东西该放时就得放。要学会及时行乐。只要子孙后代能衣食无忧就好。你们不如辞官回家,多置良田美宅,多买些舞女,日夜饮酒作乐,颐养天年,朕打算把玻璃厂的收益每年给三位阁老5万两白银。这样不是很好吗?”
听到皇帝的话,三人知道陛下是已经给自己想好了出路。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要谁敢不行,估计刚刚进来的侍卫就下杀人了。
三人看了看皇帝又看了看身边的侍卫,也只好认命了。虽当官好,但是自己如果没有命,再好跟自己也没关系,再皇帝答应每年会从玻璃的收益中拿出5万两白银,这也算是不错的了。
免费,无弹窗,tt下载,请记住蚂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