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江宁事结
文无忌等人的落,整个江南东路官场进行一次重新洗牌,经过连日的调查,沈环将文无忌这些人的关系络几乎完全排查清楚,揪出了与之同流合污的大大官吏九十三人!几乎占到了整个江左官场的三分之二!
面对如此大规模的贪污腐化案件,沈环一时间也不敢擅自做主,他第一时间将整件案情的详细经过写成了奏折送往了京城,由赵顼进行定夺。处理完这些事情之后,沈环自己暂时主持了江左的事物,并且开始核查文无忌等人在这段时间内做下的种种恶事,并一一进行处理。
很快,江宁城中就贴满了大大的告示,告示上凡是被文无忌等人以及下属侵占财物、田亩、粮食以及各种冤诉者皆可到江宁府衙登记造册,由官府核实之后进行统一的归还平反。
这张告示一经贴出,整个江宁都沸腾了起来,几乎是瞬间江宁府衙门前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为了尽快处理这些事物,沈环将宋石给拉了过来,给他当起了临时工。另外,白正升也被沈环从紫金山上强行架了下来,硬是让他处理起了文书行案等工作,一时之间让老头很是不满
在处理这些事物的同时,江宁城的粮价以及物价也开始飞速回落,渐渐恢复至几年前的物价水准。为了保证不使商人们的利益不受损失,沈环将以前市易司的规定全部做废,商人出售商品的价格误差皆由文无忌等人贪污所得的那些脏银进行补助和反还!并且他还规定,凡是仍以前价售货者,作废条令则无效!并要以双倍的价格偿还从市易司借出的贷款!并且以后市易司不会再借贷给该商户作为惩罚!
此条令一出,白正升不由笑着摇了摇头,“你这子,这最后一条法令真是写得多余,你即便是不他们也是自己会降的!”
“您老这话什么意思?有倒是商人言利,以前物价之高众所周知,若他们仍以此假出售那不是暴利么?”沈环有些不解地问道。
白正升笑着回答道:“话是这么没错,但所谓的商人他们最终到底还是人啊!米面粮商他们虽然不缺粮食,但他们总得穿衣用度吧?其他的商人如果也照这样做,他们即便是再富又哪里有这么多钱去支撑这么高的物价呢?还有你现在已经宣布以前商人们与市易司定的合约作废,这样势必有许多商户来找市易司借贷行商,他们的定价肯定要低很多,这些商户一多,那些囤积居奇的大商户势必就没了生意,这没了生意他们拿什么赚钱呢!”
白正升这么一,沈环立刻就明白了过来,这种事情其实就像是农贸市场外面的摊贩,他们货物的定价往往要比里面的花钱租的要低一些,虽然低得不多,可能也就一毛两毛,但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存在,在市场里面摆摊的商户们就不会抱团将菜价定得很高,否则的话可能一天都卖不了几个钱!这两件事其实是一个道理!市场有竞争,物价就越低越平稳!这是万古不变的真理!
事情的发展果然和白正升所预料的一样,沈环将最后一条划去之后,原本那些想着大捞一笔的大商户们依然不肯降价出售,可让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几乎是一夜之间,江宁城的那些商户就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地遍地冒了出来!而且他们的价格几乎与几年前并无差别!
看着自己家门前的店铺无人问津,这些大商户们一下子就慌了,赶紧把价格降到了同一水准!几乎一夜之间整个江宁城就又恢复成当年那个欣欣向荣的样子。
在这之后,白正升又将沈环写的最后一条法令稍稍修改之后贴上了城头,那些大商人们在看到这条法令之后都忍不住出了一身的冷汗。法令上规定,如果在昨夜之前没有将物价调整回落的商户们,日后市易司将不会再对他的货物进行估价,也不再给他们借贷,并且要他们以双倍的价格偿还以前的借贷和利息!要知道现在市场上的所有货物都需经过市易司,市易司不接受估价就意味着他们的商品无法在市场上出售!无法出售就意味着关门!等待自己的除了破产之外根本没有其他的用途!这让他们如何能够不心惊?
在知道这个消息以后,沈环第一时间便去找了白正升,问起了为何要多此一举?这物价不是已经降下来了吗?
白正升听完笑着回答:“这治国治的其实就是人心,百姓们这几年深受高额物价的苦恼,更痛恨这些无良奸商,把这一条告示选在此时发出,一来是显示你对贫苦百姓的关心的胸怀,二来也是给那些商人一个警告,让他们以后不敢随意囤积居奇!这样一来,民心很快就很安定,而物价也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趋于平稳,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这江宁迟早是要交给后任官员的,如果他们还来这一套,大家都会想到这条法令,那些官员们也因此不会干出像文无忌等人那样的事!如此一来整个江左才能长治久安!”
“哦您的确实有道理!不愧是仁皇帝的御史大夫!”沈环半懂不懂地点点头,顺带夸了一句白正升。
老白见他如此,眉头却是一皱,“你怎么不明白?这话是我给你听的!”
“给我听?我怎么听不明白啊?这治国治民心是皇帝和大臣的事!我就是一个管刑狱的王爷,我可不想掺着趟浑水!”
听到这话,白正升楞了一会,叹道:“当今圣上尚未立太子,你是不知道在我们这些老家伙多想唉罢了天数如此”
沈环本就是聪慧之人,白正升的话虽然未明,但他岂能听不明白?九五之位?想到此他忍不住笑着摇摇头,他知道自己的性子,这件事情他根本没想过,即便是赵顼真的让他做皇帝又如何?他真的会去做吗?就像白正升所的,天数如此,他本就不属于那个冰冷的皇城
几天之后
江宁城已经在文无忌等人落而造成的混乱局面逐渐趋于平复,江左各地的情况也有条不紊地向着好的一面发展。昨天,沈环接到了一个好消息,杨村的那些村民们也已经从外地开始返回,并且将地里已经开始腐坏的粮食进行抢收再耕种。
对他们来,这些粮食以前并不是自己的,因此没必要收,如今现在局势发生了变化,他们可舍不得自己辛苦了一年的收成就这么烂在了地里面!虽然里面已经没有多少好粮,但不准也有一些可以吃的粮食呢!这可不能浪费了!
在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沈环立刻就来到了杨村进行慰问,他没有对此事发出任何评断,因为他也曾经是个农民,他也曾看见过家乡的乡亲们从已经被雨水泡烂的地里收割粮食,这对他们这群知道过饥饿的人来,粮食就是天!就是命!
沈环此次来除了是安抚杨村这些一直受朱家欺压的村民们以外,更重要的就是向他们求证杨清当日砍杀朱二的具体情形。在确认了与杨清所描述的情况一致之后,沈环便对杨清进行了人道主义的赔偿,彻底了结了这件事
第二天上午,沈环接到了从京城发来的快报,赵顼命他火速回京将此案进行详细的奏报。
此案轰动朝野,整个江南东路的官场几乎被一锅端掉,事情不可谓不大!因此,与此案有关的所有人员,不仅是文无忌这些囚犯,就连吕政纲、白正升、宋石甚至老关、关及提刑司一干人等也需要进京面见皇帝。
临行前沈环看了一眼背后的江宁城,从他到这里已经十几天了,然而他还是没有发现任何摩尼教党人的踪迹,他也曾问过杨清,问他是不是将朱大也杀了,杨清告诉他,自从杀死朱二将他的头颅祭奠自己的亲人之后他就一直在逃亡的路上,朱大之死并不是他所为
回望江宁,沈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不知为什么,他的心里从一开始就总有一种不安的感觉这种感觉并没有随着文无忌等人的落而消失,反而越来越强烈,就连这江宁城此时看起来就仿佛是一头洪荒巨兽,有一种将要将他吞噬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