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开拔了
从此之后,张庆林更加注重自己的学习。除了学文化,还注意学习宣传队业务,尤其在舞蹈方面的进步很快,成了舞蹈组的主力。部队在陇东住了两个月,环境比较稳定,父亲注意在日常生活中锻炼自己,主动帮助他人做事,做到遵守纪律服从命令,领导叫做什么,就努力完成。
4月,春天又回到人间。陇东高原春光明媚。这一天老大哥焦延同志高兴地对张庆林:
“组织上已经同意你入党了。只须在支部大会上通过就可以了。你填一份入党申请书,我帮你填”。
张庆林按照表上的项目,一项一项地填上。其中有一项是入党志愿。老大哥问张庆林:
“你入党有什么志愿,就是为什么要入党”?
张庆林前世就是党员,自然会:
“为革命,为天下劳苦大众不受压迫,为了建立一个没有人压迫人,没有人剥削人的新社会”。
老大哥:
“这些都是对的,但还不够。还要执行党的决议,遵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听从党的分配,服从命令听指挥,要不怕死,不所苦,永不叛党,终生为**奋斗到底”。
过了没几天,师政治问题召开支部大会。张庆林作为发展对象列席了支部大会。会上,焦延同志作为父亲的入党介绍人,向支部大会介绍了父亲的情况和入党志愿书之后,支部全体党员举一致通过吸收张庆林为中国**正式党员。这是张庆林这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
这个时候张庆林只有十四周岁半,可是师政治部最年轻的党员,在全师党员中也是年龄最的。
月上旬的一天早晨,太阳早早地挂在了陇东高原的东方地平线上。虽是盛夏已经开始,但在西北黄土高原上,并不觉得热。尤其是早晨的气温还是很舒适的。
和往日一样,宣传队天一亮就起床,集合跑步,进早餐,准备开始一天活动。队长关志突然紧急召开全队会议,他的神色显得紧张振奋,好像有什么事情发生了。他:
“告诉大家一个消息,日本鬼子在北平的卢沟桥向国民党的二十九军开炮了”。
大家听了这个消息,都很惊讶。谁也没有马上评论什么。有人问道:
“现在还在打吗?打得怎么样”?
关队长:
“不知道。”
是啊,当时整个七十三师没有一架收音,也没有报纸。即便是有报纸,传到这个偏僻的农村镇上,至少也得一个星期。天下发生什么事,中国发生什么事是不可能很快得到消息的。日本人向卢沟桥开炮的消息,很可能是上级通过电报或电话传达到师里的。要不就不会这样快就传到师里。
宣传队按照首长的指示,立即写了: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一致抗日”、
“坚决支持二十九军的抗日行动”、
“开赴平津前线,打击日本侵略者”
等口号标语,敲打着锣鼓,在什社镇上进行游行宣传。
镇上的老百姓,被这突然传来的消息震惊了。年纪大的人在细心听宣传队的宣传。什么是日本鬼子,为什么向我军开炮,卢沟桥在哪里,朴实无知的农民是不太明白的。但他们知道日本鬼子不是好东西,他们在欺侮我们中国人,他们抢占中国土地,屠杀中国人民,中国人应该团结起来,把日本人从中国赶出去。孩们总是爱看热闹,他们跟着敲锣打鼓的宣传队,在镇上转游。
宣传队也下到部队,向连队战士讲述当前平津前线的形势,宣传我党中央的抗日主张。要求实现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动全民抗战,实现民主政治,改善民生等正确主张。继续宣传我党中央向国民党提出的“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要求部队在思想上、行动上做好随时出发开赴抗日前线的准备工作。
为了便于大家了解当前形势,前世学过地理的张庆林,主动提出来,在老大哥焦延和屈振东的帮助下,用一张白纸画了一幅简单的略图,标明北平、宛平、卢沟桥、天津的概略位置,才使大家的心中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宣传队员们就是拿这样一幅略图,向连队战士们讲述当前形势。
从月中旬起,全师部队进入紧张的战备训练,尤其突出行军和防空演习。在政治上则突出激励指战员的抗日情绪。大家纷纷要求早日开赴抗日前线,打击日本侵略者。
月初,七十三师在军团编成内从甘肃驿马关地区出发,预定进到陕西三原地区集中,执行中央军委命令,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一天早晨,七十三师全体指战员在驻地什社镇集合,师政治部主任以他那口富有鼓动性的嗓门儿向全师指战员讲话。他:
“同志们,我们今天就要出发,到新的地方去,执行新任务。当前日本帝国主义在平津地区扩大战争,平津危急,华北危急,全国也在危急之中。我们红军指战员坚决响应党的号召,要求立即开赴抗日前线,直接打击日本侵略者,和全国人民、全**队团结起来,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去。我们今天就要出发,就是要准备开赴抗日的最前线,去打日本侵略者。我们要发扬红军的光荣传统,不怕死,不怕难,勇敢上战场,英勇杀敌,保卫国家”。
全师指战员静静地聆听钟主任的讲话,不时喊出:
“坚决要求开赴抗日前线”,
“打击日本侵略者”,
“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
的响亮口号。
部队出发了,张庆林和老大哥焦延也随同前卫团二一七团在全师先头行进。在经过的村庄张贴标语和宣传品,老大哥在墙壁上刷写大字标语。中午时分,部队进到甘肃宁县的马莲河河边。月是西北暴发洪水的季节,靠近宁县县城的马连河陡涨,水流湍急,河水好似黄泥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