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章:黄雀在后

A+A-

    一边的武掾听得虚汗直冒,直到皇帝发话,不让卫子离再谈椒房宫旧事和王子的事情,心里不觉暗自欢喜。

    “就是就是,道听途的事情,岂可在圣上的面前胡言乱语。”

    本来皇帝发话之后,卫子离都不打算再提椒房宫旧事了,但是现在一看无缘沾沾自喜得意忘形的样子,甚至还自己是胡言乱语,于是就不依不饶了。

    仗着自己是皇帝的堂舅舅,卫子离就有些放肆:“皇上,这事的确很少有人知道,但是绝非胡言乱语,老臣只想为许皇后恢复名誉,还请皇上明察,加以追谥”

    “这个”

    皇帝有些犹豫。

    武掾立即提出了反对意见:“不可不可,千万不可。追谥的事情涉及后宫,皇上还得请示太皇太后”

    一句话就把卫子离封死了。

    这事一旦传到太皇太后那里,一旦追查起来,卫子离也没好果子吃。

    身为太皇太后,她怎么会不知道后宫里的发生那些破事呢?二十多年都不提及,估计太皇太后有着自己的打算。

    什么打算?

    不了了之呗。

    后宫丑事,能淡化就淡化,不能淡化的,逐一灭口。事关皇室尊严,岂能容世人胡思乱想?错了也就错了!

    所以,现在最危险的不是他武掾,而是抖胆“造谣生事”的卫子离。

    米剑白熟读西汉历史,知道卫子离所的这段后宫秘史基本属实,但是太皇太后要他是造谣生事,他就是造谣生事了。

    仔细一想,也不对啊

    按照现在大司马王莽的治国理政方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有谣言就要辟谣止谣,辟谣止谣就要找证据,让民众心服口服。

    如此追查一来,武掾还是脱不了干系。

    按理,他武掾救了皇子,刘氏汉室应该感恩他才对。时隔二十多年了,许皇后和赵皇后的恩怨早已烟消云散,武掾为什么还如此担心呢?

    武掾当然有他自己的担心,二十多年过去,他从未向当朝皇帝和太后禀报过此事,太皇太后也未必真的知道有一个皇子的存在。

    要是老人家硬是要找出这个皇子呢?

    因为现在武掾也不知道那皇子身在何处?是死是活?

    再了,现在的皇上和大司马大人,也不会希望有一个先帝的皇子突然出现。

    冷静下来,一个问题又摆在武掾的面前:卫子离怎么就知道有人救走成帝的皇子?而且那表情,直接将目标指向了自己?

    当时,京城南郊,两名稳婆的确是要将皇子掩埋了,武掾蒙面出现,击晕两人救走皇子,谁会知道是他出的呢?

    难道黄雀在后?

    难道在后的黄雀,就是卫子离?

    事实上的确有一只黄雀在武掾的后面,不过那只黄雀不是卫子离。

    卫家虽然世世代代都是皇亲国戚,但是最近几十年来却逐渐失势。卫子离当时并没有在朝廷为官,不会知道后宫秘密,自然就不会跟踪稳婆,自然就不会发现武掾救走皇子的事情。

    而武掾救下皇子之后,很快就转交给了一个至交收养。无奈至交两年后殒命,皇子因此下落不明。

    武掾不知道,就在他救走称帝皇子的时候,他的至交就是那只“在后”的黄雀。

    那人原本也是来救皇子的。

    皇帝看着殿下二人眉目躲闪各怀鬼胎,就知道此事必有蹊跷。于是又开了金口:“朕刚刚已经了,椒房蛊案和先帝皇子的事情,以后不准再提!”

    卫子离面色顿时黯然;

    武掾却眉开眼笑。

    不料皇帝却又接着:“以后不准再提,但是现在倒是可以把事情清楚的!”

    武掾的虚汗瞬间就冒出来了。

    “还有,关于掾爱卿二十一年前一代豪杰的事情,也给朕听听”

    皇帝艺术地戛然而止,给卫子离和武掾都留下了很大的回旋空间。

    不过卫子离不是傻子,傻到在皇帝面前破当年武掾的惊天秘密。

    他只是恰如其分点到为止,在警示武掾的同时,也非常合适地让武掾欠下他一个天大的人情。

    这就是他要的结果。

    以后,他还有许多事需要武掾的帮助。

    毕竟武掾是大司徒,掌握着汉室的兵权。

    于是卫子离呵呵一笑,简单地把椒房蛊案的始末陈述了一边,然后顺着皇帝的话往下:“椒房蛊案和先帝皇子的事情,其实已经终结,老臣只想禀皇上三思,是否可以考虑为许后追谥至于二十一年前武掾大人的英勇事迹当年武掾大人舍身救主,为汉室江山下了汗马功劳,像这样的中流砥柱,不算一代豪杰,天下就再无英雄了。”

    武掾长舒了一口气,脸上的刀疤才停止了抖动。

    脸上的这道刀疤,就是他舍身救主的标识,是他成为大司徒的资本。

    当年成帝微服私访遭到反贼的伏击,身为校尉的武掾挺身相救,替皇上挨了一刀,由此铺就了节节攀升的前程。

    这道刀疤,至今也让朝廷之上的文武百官有所忌惮,当然也包括深受太皇太后宠爱的大司马王莽。

    也是因为这道刀疤,武掾才有倚老卖老的资格,并且成为现在皇帝秘密召见的亲信。

    皇帝微微一笑,颔首:“追谥的事情日后再议!掾爱卿为我汉室江山,呕心沥血了半辈子,如今还得再次出山平叛,实乃我汉室的中流砥柱。”

    话题又转到阳陵平叛的事上。

    “两位爱卿,平叛的事情迫在眉睫,接下来该怎么进行?”

    皇帝一发话,卫子离只得把为许皇后追谥的事情先放在一边。

    “皇上,老臣的义子米剑白,其实就是龙骠营先烈慕容昭然的儿子”

    “啊?”

    一惊一乍的又是武掾,定定地看着米剑白,哆嗦着嘴唇不出完整的话来:“他这孩子,真乃忠烈之后啊!居然这么威猛有慕容兄的风范!”

    武掾不得不惊诧!

    慕容昭然战死西域之后,武掾可是四处寻找过慕容家的后人的,无奈一夜之间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如今旧交的儿子就站在面前,武掾怎么不激动?

    “孩子”

    刚一开口却不成语,刀疤抖动老泪纵横。

    武掾不知道,慕容昭然的儿子究竟是什么时候就成了卫子离的义子,还取名叫做米剑白?

    这当然是卫子离一个人的秘密。

    卫子离的意思,自己身为朝廷忠臣,自然不好明目张胆地做龙骠营的事情,他是要米剑白继承他生父慕容昭然的遗志,继续扛起龙骠营的大旗。

    阳陵叛乱就是一个大好会。此事一成,米剑白就可以冠冕堂皇地以另一个身份跻身朝堂了。到时候,龙骠营办起事来就更加容易了。

    看着武掾脸上的刀疤又抖动起来,米剑白不知所以,朝武掾微微躬身,算是打了招呼。

    武掾赶紧收拾起情绪,不好在皇帝面前过于叙旧。不过还是忍不住盯着米剑白看上几眼,情绪还是很激动。

    毕竟这是他旧交的儿子,睹此人思故人。

    “你就是米剑白啊”

    皇帝微微一抬,米剑白却不知何意?

    “还不拜见皇上!”

    卫子离闷喝一声,米剑白这才懒懒地起身,缓缓走到殿前,极不情愿地跪下。

    给眼前这个十二岁的孩下跪,他感觉很别扭。

    但是义父和那位武掾大人,四五十多岁的人了都给这皇帝下跪了,他就找不到任何拒绝的理由了。

    除非他不要命了。

    于是埋头潦草地了一句:“草民拜见皇上。”

    “草民?”

    皇帝轻轻地哼唧了一声。

    卫子离一惊,急忙起身往前,俯身下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