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暗中较劲儿
“商量是商量好了,不过我们俩还需要准备一下,我有个不情之请,还请太后恩准。”
太后盯着她:“你既然知道是不情之请,为何一定要出来呢?”
她侧头,故作神秘地眨巴眨巴大眼睛,一笑:“因为我觉得奶奶您一定会答应孙女的。”
太后原本最不喜欢慕容云修,爱屋及乌,恨也一样,都会传染,因此她未见苏叶已经有几分不喜,如今见她不过是一个十六七岁,可爱聪敏,又聪明伶俐的丫头,自然多了几分喜欢。
苏叶天生嘴巴甜,一口一个奶奶,又是太后从来没有听过的,把太后哄得不由点点头。
“我和薛灵衣想欣赏天羽郡主的舞姿,才敢东施效颦。”
太后看了看苏叶,心中明白这个将军府的丫头可不是传中的白痴,看那双滴溜溜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就能看出这是个聪明的丫头。
太后犹豫,天羽郡主却骄傲地扬起头:“那我就献丑了,好,你们去准备。”
着,不等太后再什么,袅袅婷婷走想大殿中央,翩翩起舞。
琴声悠扬,舞姿曼妙。
苏叶不得不承认天羽郡主的舞蹈十分好看。
抬头,刚好见慕容云修看向她,黑眸几分担忧,她淡淡一笑,冲着他吐吐舌头,眨巴眨巴眼睛。
刚好,两个人眉目传情,被天羽郡主看的清清楚楚,天羽郡主心中生气,脚步旋转越来越快,引得大家纷纷喝彩。
一曲舞罢,天羽郡主飘身万福:“恭祝皇祖母新年大吉大利,恭祝父皇母后万事如意。”
太后大喜:“好好好,来人啊,赏。”
皇上和皇后具有赏赐。
天羽得意地看向苏叶和薛灵衣:“薛姑娘和九姐请吧。”
二人携起身,翩翩走到大殿中央,薛灵衣一身浅色长裙,苏叶则一身红色留仙裙,二人一白一红,个字几乎一样高,胖瘦也不相上下,只是薛灵衣是瓜子脸,苏叶则是鹅蛋脸,两个人一样的美丽,气质脱俗。
只是往那儿一站,就十分养眼。
苏叶躬身万福:“请太后赐坐,我最近新学了一门乐器,需要坐着才可以。”
太后准奏:“赐坐。”
绣墩儿摆好。
咖啡抱着大提琴站立绣墩儿后,大家都伸着脖子往大殿上看,看看她口中的乐器是什么。
苏叶稳稳当当坐下,自咖啡中接过大提琴,琴弓在,试了试音,然后给薛灵衣一个安定的眼神。
薛灵衣也是第一次看见这玩意儿,不禁有些担心。
苏叶见状,先拉了天鹅的前奏。
薛灵衣精通音律,只是一听,立刻会意,她这是要以新胜天羽郡主。
当下,薛灵衣不再多想,水袖曼舞,身姿曼妙,一曲霓裳羽衣舞翩翩若仙女临凡。
直到身形收住,两个人起身万福,众人才从舞姿和乐曲中醒过神来。
掌声喝彩声不绝于耳。
皇上大喜:“好好好,来人,赏!”
太后也十分高兴:“是该赏,叶苏啊,你这乐曲是什么啊?哀家可是第一次见,第一次听。”
“回禀奶奶,这个叫大提琴。”
“哦,大提琴,这名字好,琴声也好,皇后,是不是该赏啊。”
皇后立刻笑着:“是该好好赏,这样吧,就将九凤钗赏给你吧。”
着,皇后招示意苏叶上前,拔下自己头上的九凤钗戴在苏叶发鬓。
苏叶得意地盯了天羽郡主一眼,只见此时的天羽郡主脸色十分难看。
天羽郡主原本想看二人出丑,见薛灵衣一曲霓裳羽衣舞胜她一筹,眼睛一转,看向苏叶,一笑:“薛姑娘自幼就是靠着这个吃饭,如此精绝也不为奇,九姐琴艺了得,舞姿定然也十分厉害,何不让我们开开眼呢。”
苏叶心想,你不就是想看我出丑吗?哼,你以为我真是那个草包叶苏啊,不给你点颜色看看你不知道本姑娘的厉害。
苏叶想了想,一笑:“跳舞我还真不行,不过,这样玩儿也没有什么意思,不如大家一起,纳彩如何?”
所谓纳彩,就是一种赌博。
太后今天的兴致似乎格外高,当下点点头:“好,哀家也来凑凑热闹,你们几个就拿出自己的看家本事,比一比。”
天羽郡主见状,躬身道:“既然如此,人多热闹,就请侧妃叶无忧等一起玩儿可好?大家先从诗歌做起。”
太后允准。
当下吩咐人摆下桌案,准备文房四宝。
叶无忧从就立志要做一朝的皇后,因此没少在诗词上下功夫,如今更乐得在众人面前一展才华,所以十分赞成。
薛灵衣长在勾栏,鸨儿将她看成是赚钱的器,更是从培养,薛灵衣在北齐京城早就有才名,自然也不反对。
只有上官千雪,于诗词一道没什么兴趣,此时也只好奉陪。
以一炷香为时间,大家凝神静坐,刷刷点点。
苏叶第一个交上去,薛灵衣第二,天羽第三,叶无忧第四,紧接着,各府的王妃,公主还有姐们都交给黄门官,只有上官千雪一炷香燃尽,才算勉强交差。
皇上见太后十分兴致,也来了兴头,传旨让新科状元评点。
状元接旨,坐在一旁,仔细品读,不时点点头,面露赞许之色,也偶尔苦笑摇摇头,放在一旁。
不多时,状元拿着三张宣纸跪在殿下:“回禀太后,皇上,皇后娘娘,微臣已经选出三首为上,还请皇上龙目御览。”
着,将写有诗词的宣纸高高举过头顶。
大太监从状元中接过,躬身送到皇上的书案前,皇上展开一看,不由站起来,高声吟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为了公平起见,纸上只有诗词,并没有缀名,因此,皇上问:“这是谁做的?”
苏叶心想,谁做的?苏轼做的,这可是苏轼著名的水调歌头。
“对不起了,苏大人,今天女子也是没办法,借你的诗词一用。”苏叶心里叨咕着,不急不忙的站起来,一笑:“皇上,这是我写的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