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乐山的孙婶和姜婶
乐山一个村子里,刚刚天亮,十几户人家泥坯的烟囱里就冒出了白烟,随后飘散出了饭菜的香味。没过一会儿,男人们便抗着锄头往自家的地里去了,春耕大忙,没有耕牛,凡事都要自己动。
田家的收拾了桌上的几个碗碟,刚要去外头喂鸡,就见两个婆子一前一后走了进来,前几天,她家左右两边的老房子都住进了人,她们夫妻两人也去帮过忙,只是后来忙起来,就沒再来往了,不知道今天过来是为什么。
见了田家的眼神有些不对,前头的婆子站住了脚往后一看,乐了,“孙婆子!”
孙婆子白了她一眼,笑道:“你才是婆子呢!我有那么老吗?”
“怎么不老?你的孙儿如今也快十岁了,还想让人喊你一声大姑娘不成!”
孙婆子将里的东西放在了地上,作势追了上去骂道:“好你个姜没脸!合着你媳妇没给你姜家留个后,你还妄想再嫁一回是不是!”
“反正姜家如今就只有我一个人了,别嫁一回,我想嫁几次就嫁几次!”
田家的跑来拉开了两人,笑道:“孙婶,姜婶,今儿怎么一起来了?”
“搬来了也没打招呼,还叫你们夫妻帮了我那么多忙,怎么能不来道谢?”姜婶把里的东西塞给了她,又道:“况且我也是闷的慌,所以才想来找你话的,没想到偏遇到了这个老玩意。”
孙婶推了她一把,道:“都是一把年纪的人了,嘴越来越没个把门的了!难怪你那个媳妇被个你打成了那个样子!瞧瞧你这样儿,就是个恶婆婆!”
“二位婶子进屋话吧。”田家的把她们带来的东西放进了屋子,将人请到了里头,对这两个独居的婶子,田家的印象还不错,虽然她们也是一副乡村妇人的打扮,可言谈举止却半点不像山野村妇。
上了茶,又把孙婶带来的点心装了一盘,田家的从里屋取出了一盒蜜果,坐了下来,笑道:“婶子们吃饭了吗?”
姜婶问道:“我要没吃,你还打算把你家的杂面饽饽拿出来待客呀?”
田家的红了红脸,道:“我们是被分出来的,他每个月还要孝敬爹娘,不节省些怎么行?要怪就怪我不争气,不然我们也是在镇上住的大院子。”
姜婶冷笑道:“依我看,找儿媳妇最重要的,不是她能不能生儿养女,而是有没有一颗全心全意为夫家着想的心,孩子都是随缘的事儿,不能强求。你这性子也是太良善,才会被欺负成这样!要是你有我那儿媳妇儿一半的泼辣,你们田家就该你丈夫做主了!谁也不是天生就低人一等,事在人为,你们真该好好计划一下了!”
“我觉的也是。”孙婶叹了口气,“做人家的媳妇本来就不易,夫家体恤,良善些也没什么,可这天下哪有那么多疼人的男人,哪个不是眼睛长在头顶上,恨不得全天下的女人都臣服在他们的脚下?虽全心为自己着想也不可能,但这颗心除了夫家,也该想想自己才是。”
田家的一愣,过了一会儿才道:“要不,我给婶子们做碗鸡蛋面?”
姜婶哈哈一乐,道:“是我们多事,不该和你这些的,只是你那婆母明显是嫌你夫君不挣钱,才急急的应了你大哥的要求把你们赶了出来,既然定了老死不往来,我觉的你们也没必要月月都去孝敬。”
“是呀!”孙婶点头道:“别到时候你夫君的大哥又反悔,看着你们的孝敬红了眼,要来找你的麻烦,你在田家本来就是个外人,到时候你自己没有保命的本事,又劝不了你的夫君,那会儿你可就真没活路了。”
姜婶听了这话不乐意了,蹙眉道:“我这给人家夫妻两个提醒呢,你总让她想她自己干嘛?夫妻本为一体,就算有了坎坷,也该共同面对的,难道像你那傻闺女一样,遇到事儿跑了?在外头吃苦受累?”
“我真是有点不明白你!”孙婶指着她道:“照你这么,这天下的女人就该学了你儿媳一样,把男人吃的死死的!可你儿子最后怎么样了?不也没福气消受吗?临了被你打成了那个样子!她得多恨你吧!”
“那又怎么样!她就是两条腿都折了!她公爹和丈夫的坟在这儿!就得乖乖的回来叫我一声娘!哪像你女儿!是为自己想了!丈夫不顺心,撇下孩子跑了出来,非要闹腾!有用吗?鲍家缺她那两张银票吗?”
孙婶冷哼道:“哎哟,这可真不是从前了,你那点儿事也没几个人知道了,还有闲心管我家的孩子了。”
“我可不敢管!”姜婶摆了摆,“就是觉得你们母女两个脑子都进水了,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找罪受,真是分不清什么才重要!”
“子非鱼!”
姜婶笑道:“让菲菲回去吧!孩子都考进学府了,连娘是谁都不知道!”
“那你也把他们的坟都迁回去吧,任都没上,守什么!”
田家的听了半天,只觉得云里雾里,声问道:“婶子,你们是什么人呀?”
“平头百姓呀!”二人同时道。
可田家的在瞬间发现,眼前的两个人绝??可能是普通百姓,才来了几天?怎么自己从里到外都被扒了个干净,她拘谨的道:“两位婶子都是第一次来我这儿,怎么好像什么都知道呢?”
姜婶笑道:“这村子才多大?我们都不用去问,只要在路上来回走两趟,就什么都知道了!”
“可我们搬来也没多久呀,那些人又知道什么?”田家的怯生生的问着。
“他们不用什么,是我们太闷了,把那些话串了串,都是瞎猜的,你也别往心里去。”孙婶笑道。
“可我怎么就串不起来呢?虽然也听了不少关于两位婶子的事儿,这脑子里还是想不明白,既然你们都有家有业,怎么非要在这穷乡僻壤过活呢?”
“我们能有什么事?”孙婶和姜婶异口同声的道,相视而笑,都在彼此的眼中看到了理解和安慰。
tt206址:超十万完本书籍站,可直接下载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