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淡定
建元帝脸色很不好看,盼来盼去,好不容易儿子醒来,第一句话喊的是自己,问的却是女人。
这让建元帝怎么高兴的起来。
他脸色黑了一下,但还是道:“她就在偏殿,朕一会儿就把人叫来。”
裳华在后头慢悠悠,正好在这时走进殿门,有不识时务的太医瞧见了,立即就高兴的道:“许三姑娘来了。”
“”
建元帝黑着脸转身,裳华一碰上帝王不虞的眼神,有些莫名其妙,她就是走的慢了点,这就生气了吗?
南烨听到太医的话,轻咳一声,欲起身,边上立即有太医喊道:“殿下别动,伤口才重新绑好呢。”
建元帝一听,只好起身让开:“人来了,你别动。”
裳华晃着腿走过去,南烨微抬起头,看到她,那半阖的眸子都微微睁大了一些,伸出一只来。
裳华有些不明所以,见他的一直固执的伸着,好一会也不放下去,犹豫了一下,试探着将一只递了过去。
南烨握住人的,这才落下,轻闭了一下眸子,脸上神色似有些满足。
哎哟!
真是长了针眼了!
一群御医赶忙捂住眼睛,转了身过去。
大庭广众之下,怎么能公然拉呢,真是有伤风化,有伤风化。
建元帝脸色沉沉,但裳华蹲在轿前,南烨闭着眼睛,两个人谁也没瞧见,他只好在心里冷哼了一声,吩咐御医给裳华看看腿,便甩袖走了。
裳华蹲在那里,御医们商量一下留下两个骨科经验丰富,又擅针灸的人,其余人便都退下去了,以免影响南烨修养。
“许姑娘,到这边老夫看看腿伤。”一个长着白胡须的太医走过来。
裳华点点头,正要起身,却发现自己的被拽住了,定睛一看,是南烨的拉住了她,但人还闭着眼睛,也不知是不是又昏睡过去了。
裳华神色一顿,伸挣了挣,没挣开,又怕使劲拽伤了他,这些太医瞧见了又去找建元帝告状,一时不知该怎么办好。
那太医瞧了两眼,一副身经百战见多识广的样子,捋了把胡须:“无碍,许姑娘不如就坐这儿吧。”
“”
裳华四下看看,也没什么办法,便一屁股坐在了软轿边缘。
老太医示意她把中裤卷上去。
世人讲究男女授受不亲,但老者孩童不算在内,像老太医这般的资历无须大防。
裤腿卷起一圈,露出白玉般的腿来,但再往上一点,就看到靠近膝盖的地方,翻卷的肉还没愈合,伤口发白,里头隐隐可见白骨。
两位太医都是资历不浅的,以前没少在那些将军身上看到这样的伤,可在一个十四五岁的姑娘身上看到这样严重的伤还是第一回,不由轻嘶了口气。
老太医下意识的抬头看了裳华一眼,见她神色淡然,不哭不闹,安静的像是腿上只是的擦伤一般,不由对这女孩子的来历有些好奇。
但他活了一大把年纪,也不会因为好奇就去问别人,他端详了那伤口片刻,从药箱里取了上好的药粉,洒在伤口上,又取了纱布包扎了两圈,最后在一旁写下了一张方子。
“把这上头的药煎了,一日早晚各一次,养上一个月就能愈合了。”老太医捋了把胡须,目光扫了昏睡过去的南烨一眼,道:“你这伤口太深,愈合之后也是会留疤的,之前太医院里还有一盒北地特产的雪莲膏,对祛疤有奇效,不过已经被别人拿走了。”
罢,他好整以暇的看着裳华。
皮相对姑娘家来都是命,他倒要看看这脾气异常冷静的姑娘知道自己会留疤会是个什么表情。
可惜裳华注定让他失望了。
她伸出空着的那只拉下裤腿,因不便站起,就点头一礼:“多谢刘太医。”
面上淡定,好像留不留疤对她来都无关紧要一样。
老太医捋着胡须的一顿,有些狐疑的看着她:“会留疤的,这么深的伤口,最后留的疤只怕跟蜈蚣一样,特别丑”
裳华有些不解的看了他一眼,狐疑着点了下头:“我知道啊。”
可是这又不是她自己的身体,留不留疤有什么紧要的,只是区区皮相而已,只要她舍得用灵气,一抹就没了。
老太医对上裳华没什么异色的眼神,顿时泄气了。
他觉得自己诊治的不是个十四五岁的姑娘,而是个久经沙场的将军,现在连年轻的男人都很介意身上留这样的丑疤好么,她怎么就一点不在意呢。
站在一旁的另一个太医不由笑道:“行了,老刘,你就不要再吓人家了,也不看看自己多大年纪。”
着看向裳华,笑眯眯的道:“姑娘别担心,他就是吓唬你的,疤虽然会留,但北地的雪莲膏什么样的疤都能去掉,眼下这雪莲膏就在——”
他意味深长的看了看两人握着的一眼:“就在端王府上,等王爷醒来,去讨一些就行了。”
姓刘的老太医不忿的瞪了他一眼,捋了把胡子,提起自己的药箱走了。
两个太医一前一后离开,这太安殿的主殿里就还剩下裳华和南烨两人,宫婢们立在门口,眼观鼻鼻观心,就像一尊不会动的雕像一样,没有人喊就一直侍立在那里。
裳华坐在软轿边缘,一只被南烨握的紧紧的,她看着殿内陈列的精致摆设,不由叹了口气。
没想到回了京城,却还是不能立即回家,她现在真是想灵气想的都要疯了,恨不得能立刻飞回去把那跟白玉条吸的一干二净。
但是没有建元帝的命令,人又在别人的屋檐下,裳华只好忍了。
端王南烨回到宫中的消息如同一阵风一般转瞬就吹遍了整座皇宫。
宫中形势错综复杂,每一个贵人都有自己的消息,再加上建元帝问完裳华话后,就没有要再瞒着的意思,很快后宫中的大大妃嫔都已经知道了这件事,也都派人提着礼品来见。
南烨下午没醒,自然见不到那些来看望他的人了,而那些送礼的妃嫔也都各怀心思,有一些也只是意思意思不落别人话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