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乾陵失火
苏玄明跟在后面,看老人在前面晃晃悠悠地走。他紧走几步,欲要去搀扶老人。他惊讶地发现,老人在雪地上竟然没有留下痕迹。
苏玄明咂舌,好厉害的轻功踏雪无痕。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聂勃让他大吃一惊,老人更是让苏玄明惊讶到下巴快掉下来。
苏玄明想到庄周梦蝶,庄周“无为”人生,苏玄明看着老人背影,毕恭毕敬跟在后面。
老者是宁愿活着摇曳尾巴在泥里自由游走,而不愿做死后留几块龟壳供奉在庙堂的神龟。他才是悟道的高人,不,应该是圣贤。
可是圣贤如何心甘情愿受安王驱使?苏玄明自认平日脑瓜挺灵光的,这几日好多为什么纠结着他,他脑筋有点转不过弯。好奇害死猫,猫怎么死的?好奇死的。
苏玄明一直跟在老人身后,看着老者步子不快,可是他跟得气喘吁吁,一直跟到光化门外。寒冬腊月,长安城外人迹罕至。
老人声如洪钟:“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似一滴投于巨壑。”
苏玄明发力冲刺,去追老者,“老伯,日后晚辈到哪里寻你。”
“聂勃自会找到我。”倏忽间老者了无踪迹。
苏玄明站在原地,用力揉揉眼睛,今天这番奇遇,这老者是人还是哪位神仙幻化的?
公元40年一月份,高宗和则天皇后的陵墓乾陵失火。乾陵在长安城西北方向约60里处,在梁山北峰之上。
乾陵选址是袁天罡和李淳风两位得道高人,都看好的风水宝地。乾陵南门外有为高宗和武皇后歌功颂德的述圣记碑和无字碑,气势磅礴的陵园地表有大量石刻。
坊间传当年高宗下葬时,陪葬品数以万计,当年大唐富庶繁华,天下的牢狱作奸犯科的犯人不多,权力之争的犯人除外。仓廪足而知礼节,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则天皇后下葬陪葬品亦是数以万计。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大唐安史之乱后渐渐走下坡路,时至今日更是败落。
所以有人打皇陵主意,到里面拿出几件宝物,够吃几年。时常有打闹的盗墓贼,还有成规模的盗墓贼,到乾陵碰运气。
一月下旬,又一波盗墓贼来到乾陵,在乾陵放了一把火。乾陵林深植被茂密,腐殖层也厚,加上夜黑风高,火势越着越旺。
皇陵失火非比寻常,守卫皇陵的官员一方面组织扑火,一方面派人快马加鞭上报京师。
文宗刚刚歇息,他睡眠浅,再加上病中,到了晚上更觉胸闷气短。郭襄本是贪睡年龄,心里有事也没睡过几个安稳觉。
熊皮褥子蓬松柔软,两个超瘦的人躺在其中几乎看不到人。
门外有人压低声音话,文宗听得真切,知道深夜来报,必是大事。
他压抑住咳嗽,轻轻起身,身边郭襄跟着起来,扶他坐着。
文宗抱歉地看她,刚张嘴,一阵猛烈的咳嗽,咳得郭襄胸腔跟着震动。
听到里面声响,马元亮进来,在帐外禀报:“陛下,守护乾陵官员来报,乾陵失火。”
文宗听到这个消息,心里一急,扑一口鲜血喷出来,吓得郭襄花容失色。
“仇士良救火。”文宗喘息着完。
一口痰堵住,昏了过去。御医过来几根银针扎下去,文宗才悠悠醒转。
祖坟冒青烟,是积德福报。祖坟失火,是上天发出警示。而上天的儿子---天子,要躬身自省,是否有失德之处。
文宗醒转过来,也不话,闭着眼,泪水顺眼角滑落。
郭襄坐在他身边,握住文宗的,贴在脸颊上。
文宗现在是惊弓之鸟,因为痛恨自己无能为力。哪里发生什么事情,他都归结为自己过错。
郭襄和文宗朝夕相处几个月时间,她了解文宗仁厚的性格。她并不出言相劝,只是把脸颊偎依过去,去品尝咸涩的泪水,她的心被一个铁拳紧紧揪住似的痛。
公元39年六月,多地久旱无雨。派往各处求雨使者没有带来多少值得鼓舞消息,文宗一度对宰相表示,若再不下雨,他将退居南内兴庆宫,另选贤明之主做皇帝。
如今上天再一次预警,他这个皇帝果真不称职。至此撑着文宗那股精神气一落千丈,昏昏沉沉命悬一线。
仇士良点齐人马,连夜出城奔乾陵去了。京兆尹府一早得到消息,仇士良带人到乾陵灭火去了。
薛元赏这个急呀,人算不如天算。乾陵失火着在节骨眼上,计划一下子被打乱。他是贸然出击还是按兵不动?
安王一夜无眠,和他一样无眠的还有贤妃,宰相杨嗣复。
贤妃一早到太和殿探视,文宗气息微弱躺在床上,御医守在床边。
郭襄心里七上八下,她好害怕,她初为人妇,却要面对随时失去丈夫的打击。
她拼命想止住泪水,但是忍不住,眼泪像断线的珠子源源不断。她又不敢哭出声,御医要保持安静。
听到贤妃在外求见,郭襄不顾马元亮一个劲使眼色,私自做主放她进来。
文宗不喜杨贤妃觐见,郭襄是知道的,她顾不得许多。马元亮是皇帝身边服侍多年的心腹,看得多了,想事情一层二层延展开去。
养在深闺郭襄唯一想法,杨贤妃在场能减轻她的恐惧。
文宗双眸紧闭,脸面瘦削成一条,身上盖条被子平躺着。冷眼一瞅,根本看不出被子里躺个人。
杨贤妃眼泪扑簌簌掉下来,曾经那般宠她爱她的夫君!
郭襄以为来个拿主意的,没想到杨贤妃比她哭的还不受控制。
杨贤妃看郭襄睁大泪眼,无助地看着自己,她也不过是个孩子,可怜的姑娘!贤妃把郭襄搂进怀里,轻拍着安抚她。
郭襄从贤妃怀里挣脱出来,又坐到床边。她要文宗睁开眼睛第一眼就能看到自己。
马元亮走过来,对贤妃耳语道;“娘娘先回去歇息,郭婕妤在这里,娘娘还是请回吧。”
文宗都这样,朝不保夕,她不能因为不高兴去迁怒一位忠心耿耿老奴。
贤妃悄悄退出去。马元亮担心文宗看到杨贤妃,一气之下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