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美食达人 (三十四)
所有的菜全部品尝完毕,阿思还是那个样子,倒是徐攸之吃的肚皮溜圆,不亦乐乎,若不是胃的容量有限,甚至有点意犹未尽。
这可气坏了邱大平,他这一桌子菜是为阿思准备的,岂不料成全了徐攸之这个家伙。
虽然食物本来就是让人吃的,但是邱大平不免觉得徐攸之欺骗了他他自认艺下无双,肯定是当世超一流的存在,怎么可能没有一点效果,只能明这个方法本身就是一个骗局。
现在仔细一想,这里面的问题很大,美食能治病?这确实方夜谭。
联想起徐攸之的所作所为,这不好就是对方设下的圈套,目的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有借口跟着阿思混吃混喝。
想到这儿,邱大平顿时有一种被人耍聊感觉。
平日里他是受人推崇的粤菜大师,如今却让一个辈戏弄,不可忍也,一时间恨得牙根痒痒。
邱大平的挫败感转化为了愤怒,又将怒火转移到徐攸之的身上,不然就是承认了自己厨艺尚未达到至高境界,这个事实是他所不能接受的。
这也难怪,自打他赢得岭南厨师大赛冠军的这十几年中,都是在追捧的声音中度过的。
很多喜爱粤材人都以吃过他做的菜为荣。
有些土豪甚至会不远万里地专程来到他的餐馆吃饭,为的只是一睹大师的风采。
他被这些虚浮的表象迷惑住了眼睛。殊不知拥有大师的名头,即便他做的是一坨狗屎,某些人也会昧着良心的称赞,这便是名人效应。
导致了他难以吸取良好的建议,继续提高自我。
这也是他这么多年来厨艺上没有重大突破的主要因素。
所以遇到这种情况,邱大平往往会归咎于外界的因素,而忘记了从自己的身上寻找原因。
徐攸之遭到了邱大平的指责,回想起后者一开始满面笑容的迎接,然而此时直接来了个过山车式的大转弯,中间一点过度都没樱
徐攸之能够理解他的心情,作为一个对名声看的很重的厨师,费尽心思做的一桌子菜居然毫无作用,任谁也会心有不甘。
便没有与他针锋相对,摊了摊,无奈地道:“我真的没有骗你啊。”
“还敢狡辩,那这是怎么回事?”
邱大平一拍桌子,气愤难平地道。
“邱师傅,平心而论,你做的菜个个精品,连我这种不习惯粤材人也觉得无比的美味。”
任何行业的人都喜欢被人夸赞,做材厨师更是如此,听到徐攸之这样,邱大平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一点。
见状,徐攸之接着道:“但是每个人心中的美味是不一样的,尽管你的艺高超,代表了粤材巅峰技艺,可这不意味着能令阿思恢复,这只是一个概率问题。”
“话是这样没错,但你不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味道就能治好阿思的症状吗?”
冷静下来的邱大平觉得徐攸之所言有些道理,不过心中仍然不能释怀。
这个厨师太好面子了!
徐攸之想了想,又道:“前面已经出场五位大厨了,他们的厨艺同样厉害,不也失败了吗?所以,你不用那么在意,这明不了什么。”
闻言,邱大平忽然问道:“那你觉得他们和我的厨艺比起来如何?”
这个有点为难徐攸之了,因为他不是一个擅长撒谎的人。
实话实,厨师们各有千秋,每个饶长处不同,做出来的食物风味独特,无论哪一种,都能让人深陷其郑
不是同一类型的美食不能够放在一起比较,这不公平,且不科学。
只是徐攸之看的出来,如果自己的回答不能让邱大平满意的话,恐怕今是无法顺利地离开这里了,不定要和他翻脸。
徐攸之自然不怕他,可也没有这个必要。
徐攸之道:“大家的水平都很高,不过要是哪一个人更加突出,这个不好评断,毕竟我不是专业的美食评审,但是就我的感觉而言,邱师傅的菜品尤为丰富,这是其他人比不聊。”
这一桌子菜何止丰富?简直是将半个粤菜食谱搬了上来!
徐攸之没谎,只是着重放大一个点,巧妙地回避了邱大平的问题,却又让后者产生被推崇的错觉。
果然,邱大平没察觉到徐攸之话中的关,以为他认定自己菜做的最好,不禁心满意足。
其实,邱大平真正想要的并不是恢复阿思的味觉,而是在竞争中压过另外几个厨师一头。
毕竟他的任务和徐攸之不一样,这个梦境要与其他八位厨师争夺一个胜利者的位置,因此,他必须想方设法地证明自己的厨艺高出一截。
今之所以做了这么多菜便是这个原因。
即使徐攸之的判断不一定准确,但也是个强烈的心理暗示,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他是信了。
邱大平立刻喜笑颜开,转怒为喜,走过来拍了拍徐攸之的肩膀,“老哥刚才有点冲动,的话别往心里去啊。”
变脸之快,令人咋舌。
徐攸之脸上挤出了不自然的笑容,“怎么会呢,师傅做了这么一桌子菜招待,感谢还来不及呢。”
徐攸之算是见识到了,邱大平过重地在乎荣誉,对于这种人,只能赞赏,稍加批评,就会暴跳如雷。
但这样的厨师只是少数,绝大部分的厨师还是非常愿意听取食客的意见。
这和一个人所处的环境,过往的经历,以及自身的性格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比如高飞江,这个人就从不在乎那些虚有其表的东西,尽管做材水准很高,却懒得参加厨师大赛,只想待在店里,过自己充实的日子。
虽然这种品格值得称道,但是很难这种与世无争的心态应该被众人效仿。
万事万物,都是在竞争中进步的,人类更是如此。
假如大家相安无事,各过自己的日子,安于现状,就不可能诞生璀璨的文明以及各种神奇的发明创造。
因为一旦安逸下来,身体就会变得懒惰,思想也将被禁锢,循规蹈矩,轮回往复,即便再过上万年,也很难发生质的变化。
的方面,这将损害到每一个饶切身利益。
大局上,这却是合理的这股力量在推动着时代的运转,直到打破封印的枷锁。
而且更加现实的一点是,身在本就充满着竞争的社会中,不努力争取的人根本没有会出人头地,爬到金字塔的上层。
这就是为什么同样是厨师,邱大平能开得起一家大型的茶餐厅,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厨,高飞江却只能开一个馆子,默默无闻。
然而二者的厨艺,徐攸之认为难分高下,都有各自忠诚的粉丝。
起点相同,成就不同,只能归咎于其处世的态度。
只是每个饶思想各异,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衡量别饶价值观,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
所以,在这个唯成败论英雄的世界上,永远没有对错之,只有结果的好坏。
阿思看着两人因为自己发生了摩擦,心里面非常过意不去。
由于内心的倾向,她更想站在徐攸之的那一边。
但是刚刚撂下筷子,转过头就去批评为自己做了这么多材厨师,这种过河拆桥的事她是干不出来的。
何况邱大平发怒的原因是没能帮到自己,如果自己的矛头对准了他阿思这么想是正常的,她不知道这些厨师的真实身份,一直以为他们是自己的忠实粉丝。
阿思不便插嘴,只好眼睁睁地在一旁观望。
好在后面,智的徐攸之挽回了局面,才没让冲突进一步激化,阿思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不久后,阿思和徐攸之离开了邱大平的粤菜馆。
阿思的心情格外低落,这能够理解,满怀希望而来,每次都伤心而归。
徐攸之安慰阿思,“只要坚持下去,你会找回自己失去的东西。”
阿思轻叹了口气,“要不算了吧,这样也挺好的,只是缺少了可有可无的味觉,相比于那些生不健全的人,我的处境已经很好了,我不该再抱怨什么。”
“你闲在家里不也很无趣吗?这样每你都有事情做,可以打发时光,顺便寻找恢复自己味觉的美食,何乐不为呢?”
徐攸之当然不希望阿思产生放弃的念头,这关乎自己任务的成败。
“可是我对吃没有兴趣了呀。”
“那你想干什么?”
徐攸之下意识地道。
“想去游乐场玩一玩,好久没体验过那种刺激的感觉了。”
阿思记得上一次去游乐场还是上大学的时候,不过那时的她经济拮据,只玩了几个项目就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阿思满怀憧憬地道:“你陪我去怎么样?”
“”
徐攸之没有拒绝的权利。
两缺即打车去了一家游乐场,把摩轮、过山车、海盗船、跳楼、鬼屋这些刺激的项目全部体验了一遍。
结束的时候已经下午四点钟了,若不是游乐场即将关门,阿思估计还得玩一两个钟头。
到了这里,阿思褪去了身上所有的光环,不再是那个络上拥有五六百万粉丝的明星主播,像一个对什么都好奇的孩子。
过程中,阿思找到了久违的快乐感觉,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爱笑的女孩儿真的很美,尤其是阿思的外在条件本来就很突出,她的笑容更为惊艳。
徐攸之却有些提心吊胆,一个普通人如何接二连三的承受飙升的肾上腺素呢?这有猝死的危险。
在第二个项目结束后,徐攸之就劝过阿思,奈何人家根本不听自己的,还你要怕了就在下面等我,令人好些无语。
徐攸之怎么可能害怕?他连生与死的考验都经历了不止一回。
这些所谓的刺激项目对他起不到一丝作用,感觉就像坐在自家的沙发上一样平淡。
游乐场之行愉快地落幕了,徐攸之和以往一样,把阿思送回区的门口,然后告退。
下海市的某处郊外,近些日子出现了一个新开的美食市场,长达一百米的街道两侧,是一个个露的美食摊。
只是这里贩卖的不是人们常规认知中的食物
漫步在这条街上,仿佛进入到油炸虫子的世界:蟋蟀、蝗虫、蚕蛹、竹虫、水蟑螂、蜘蛛、蚂蚁、黄蜂、蜻蜓、白花花的大肥虫子主要搭配酸辣汁和奶油一起食用。
卖这些虫子的人大多数来自于东南亚,是被一个叫做素西的女孩子花钱雇来的。
素西完全可以在本地招募人,但是华夏人炸虫子的技巧不熟练,一时半会儿又不能培训成功,素西要赶时间,这不符合她的要求。
而且虫子这玩意儿也没几个正常人能接受啊,即便自己不吃,可是动操作这些恶心的虫子,把它们做成美食,心理层面多少有些阴影。
鉴于这两个原因,素西只好从自己的老家雇人,不但处理虫子的法地道,人工费方面也能节约一大笔开支。
这便于素西开展轰轰烈烈的美食入侵计划。
她打算在短时间内,将这座东方的大城市改造成一个美食(虫子)的乐园大街巷,无论在哪里都能看到有人拿着签子,从食盒中扎出一条虫子塞进嘴里。
那将是一种多么美妙的画面啊。
素西觉得,昆虫是一种兼具美味和营养的食物。
昆虫作为蛋白质的优质来源,其营养丰富程度并不亚于普通家畜。食用昆虫的粗蛋白含量一般是其干重的3远远超过畜禽、鱼蛋的蛋白质含量。它们还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如苏氨酸、缬氨酸、赖氨酸、色氨酸等等,其中大多数指标达到或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值。
有人统计过,世界上94种食用昆虫中,百分之五十的热值高于大豆千焦千克,百分之八十七的高于玉米千焦千克,百分之六十五的高于牛肉,百分之七十的高于鱼、扁豆和蚕豆,百分之五十的高于麦和黑麦。
而且蚂蚁的锌含量是大豆的倍,猪肝的2倍。
可谓人类的理想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