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招揽王越

A+A-

    扶起王越,请他入座,自己在王越对面坐好,自然都是跪坐。道:“今日不论君臣,只论师徒。”

    倒上两杯酒,一杯缓慢的推向王越,自己举起一杯开口道:“以前辩年少无知,数次顶撞师傅,还望师傅见谅,弟子先自罚一杯”

    然后伸打断急于开口的王越,仰头直接一杯喝尽,又给自己倒满一杯,端起。

    “第二杯,还望师傅原谅辩,不知尊师重道,诬蔑师傅的剑术不精的过错”

    又一饮而尽,马上又倒满一杯,举杯道:

    “这一杯是感谢师傅传道解惑之恩”

    三杯下肚,慢慢放下酒杯。虽然汉朝酒度数低,只有十几度,但还是有点上头。然后就看着王越,意思是,你可以提问了。

    从进门开始,刘辩的种种表现,让王越一直处在极度的震惊当中,不相信、不确定,一直到现在都一直在怀疑,这是刘辩吗?

    看着刘辩真切的眼神,发觉自己失态,连忙抱拳躬身急忙道:“陛下恕罪,下官失仪,请陛下责罚”

    刘辩双扶了一下对面的王越。

    “师傅不必如此,朕不是了,今天不论君臣,王师傅何罪之有啊”

    王越固然心中惊讶,然而自己身为武人,也不是斤斤计较的人,也想早点把这一页揭过去。于是道:“陛下,外面张让等阉宦竟然弑杀大将军,简直就是谋逆,而袁术等人,带领大军,沉兵宫门之外,准备攻打皇宫,诛杀十常侍,不知陛下可知道”

    王越身为一个常自负侠义为怀的游侠,自然看不惯十常侍等人,一心除之而后快。

    “我知道。”刘辩满脸的镇静,仿佛一切都了然于胸般风轻云淡。这反而让王越更加捉摸不透。

    “陛下既然知道,不知此事如何处置,望陛下早做决断,下旨诛杀十常侍,让袁术、吴匡等人带禁军离开,以保全皇室威严,若拖延下去,群情激奋,擅自攻入禁宫,皇家颜面何存。”

    刘辩听了王越的话,点点头,暗叹:这王越看来还是忠于皇室、忠于大汉的。听他言语颇为在意皇家颜面,看来也不是一个只有武艺的粗人。也是,在京城洛阳混了这么多年,没有足够的眼光、见识,怎么可能混的下去,最后还成为帝师。

    “不知师傅可知道其中原委”还是如刚才一样的不急不缓,沉着冷静。

    “不知,难道这里边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秘?”王越突然抬头,盯着刘辩,惊讶不已。

    “有,而且是天大隐秘,王师傅要听吗?”

    “既然是皇家的隐秘,我不问就是”轻轻摇头,眼神里却又一丝好奇,自然瞒不过一直观察王越的刘辩。

    但是刘辩必须要,要不然怎么可能让王越支持自己呢?

    “王师傅不必在意,这件事早晚都会被大家所了解,倒也不是什么大事,既然大将军也就是朕的舅舅已经被杀,这件事告诉师傅,却也无碍”

    “这件事之前,先敬王师傅一杯,请。”

    两人举杯一饮而尽,刘辩才开口道:“王师傅可知父皇生前最忌惮者是何人?”

    王越首先想到的是宦官,想想不是,应该是何进,抬头眼里透露了一丝明悟。

    “不错,就是我那舅舅,大将军何进,自从父皇身体日渐虚弱,就一直想除掉大将军,先是宣布要立我那皇弟为太子,暗示你的权利太大了,让我舅舅投鼠忌器,果然后边一段时间他果然安分了不少。然后就是组建西园八校尉,扩充军队,来制衡我舅舅,然而,没想到弄巧成拙,我舅舅早就和士家大族暗通曲款,到头来除了上军校尉蹇硕,其他的还是投靠了我舅舅和士族。父皇愤怒不已,就和十常侍还有蹇硕等人密谋除掉我舅舅。然而还没有实施,我父皇就不行了。

    平日在朝堂之上,父皇没有可用的人,因为父皇不知道该相信何人,除了一直对父皇忠心耿耿的宦官,还能相信谁?就连父皇一提拔的人都背叛了父皇,父皇他除了相信宦官,还能怎么办?可是时间却不够了,朕记得父皇驾崩前的那个晚上,和朕彻夜长谈,满脸的歉意,当着我的面,对我:父皇对不起你啊!辩儿,朕从没有尽过做父亲的责任,希望你能原谅父皇,父皇真的没有时间了,朕也想交给你一个相对安稳的天下,但是现在我没有时间了,如果辩儿你坐上皇位,大将军何进将更加权势滔天,离王莽不远已。所以朕只能把这个位子给你皇弟了,父皇不是不想给你,而是害怕,害怕我大汉四百年的江山,断送在我的里。其实这么多年,父皇亏欠你良多,若不是何进匹夫,这个江山就是你的。”

    到这里刘辩泪流满面,而王越也是满脸震惊。刘辩用袖子随便擦拭了一下泪水,拿起酒杯一饮而尽。

    接着调整一下心态,长出一口气接着道:“父皇最终没有熬过去,当时张让、段圭、蹇硕等人都在,而蹇硕不是十常侍一伙,他坚持按父皇遗愿,让朕的弟弟刘协继位,而十常侍却认为应该除了何进,让朕登基。结果不欢而散。

    十常侍坚决除掉何进还是有其他原因的。都知道当初母后只是一个普通宫女,从一个普通宫女,到成为皇后,包括何进的大将军之位,何氏一门显赫,全赖十常侍所助,当然这是父皇暗中授意,因为,父皇要靠外戚的力量来制衡士族,从而在外戚和士族的平衡之间,慢慢掌握权利。而我舅舅乃是屠户之后,为士家所鄙夷,这让我父皇更加放心,认为:士家看你不起,我看重你,不记出身的提拔与你,你应该是可以相信的人了吧?然而,我舅舅一辈子最在意的就是他的出身,一辈子都想摘掉士家大族口中“屠户之后”的帽子,跻身士族之列。若他多少聪明一点,或者和父皇多哪怕一点点的沟通,也不会和士族站到一起,还因此而沾沾自喜。最终成为了人家中的枪,被人当枪使,而不自知。父皇也因此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而何进也基本没有起到制衡士族的作用。”

    肯定有人疑问,士族没有怎么把持朝政呀?一直是外戚和宦官在把持朝政呀?

    其实不然,皇帝为什么要重用外戚呢?其实就是为了增加一条获得真实信息,了解天下情况的门路。因为朝堂上只有士族的时候,皇帝获得的消息都是经过处理的,真正对士族不利的信息,皇帝很难知道。这也就是我们所知道的相互制衡。一旦士族和外戚走到一起,皇帝可以成了瞎子聋子,根本得不到有用的信息。这个时候就必须重新找到一条获得信息的途径,这个时候宦官就成了必然。对于在皇宫中长大的帝王来,他是所有人当中,最不了解天下的人。有的甚至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皇宫。我们现在觉得某某皇帝昏庸,其实都是事后诸葛亮。除了被大臣推举登基的一些皇帝外。我相信真正被立为太子,顺利登基的皇帝,没有能力太差的,只是他们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大臣什么就是什么。这其实是身为皇帝的悲哀。

    皇帝最喜欢的是朝堂上,有几个派系争斗,可以从几个渠道了解天下,一样的消息,几个人汇报,总有出入,皇帝可以根据这些出入,了解真假对错。如果朝堂上铁桶一般,皇帝是根本不知道真假对错的。

    比如:想选一个官员,大臣都很积极,拿出一大串名单,这些人都不错,这个时候皇帝怎么办,只能在这些里边选一个,他也不可能一个一个的去了解这些人。所以不管最后选谁,都是他们的人。

    所以皇帝重用宦官,并不能完全代表皇帝就是昏庸之人。只能这个朝代已经到了,不得不重用宦官的地步。离亡国不远了,用宦官有可能还可以在延续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