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曹操刘备
与此刻充满温馨的书房相比,自大将军何进死后,整个雒阳彻底乱了。
司隶校尉兼中军校尉的袁绍,以及打着为何进报仇为名义的吴匡、张璋、袁术等人。陈兵于青琐门外,扬言尽诛阉宦。张让等人惶恐不已,先吩咐众人守好宫门,急忙奔长乐宫寻何太后而去。毕竟如今大将军何进已死,何太后是大汉名义上的掌舵人。张让、段圭等人没有想到的是,大将军何进在时,何太后的话还有一定的作用,如今何进已死,群臣中愿意听从何太后的,几乎没有。除了那些坚定的保皇党,其他人对何太后根本不在意。
酉时刚过,就在刘辩和唐姬用过晚饭时,门外有人求见,言:奉恩师王越之命,来此守护陛下,听候差遣。刘辩开门迎接,见十余人立于门外,经过询问才知道带头之人,正是王越高徒史阿。其余人等,尽是死士。正是王越多年来暗中培养。
刘辩对史阿自然是一番好言安慰。暗自得意:没想到招揽了王越,还带来了史阿,真是瞌睡了,有人递枕头。如今正是缺人的时候,这史阿将来成就不在王越之下,不但是曹丕的剑术老师,还是曹魏的一个领兵大将。估计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导曹丕,所以历史上名声不显。
史阿今年十七岁,将来可以做曹丕的剑术老师,可见其剑术天赋得天独厚。不过现在比起王越却是差些火候,但绝对是个高,挑战军中精锐二三十人,不在话下。其余十人尽是高。
看着史阿等人,刘辩终于放下心来。将众人在隔壁房间安顿好,好好安慰一番,就回到书房。
先好好温言一番,劝唐蓉先去里屋安睡,又让翠拿来笔墨写了一封书信,是给典军校尉曹操曹孟德的。
给曹操写信是刘辩想了好久才决定的,因为时至今日,刘辩始终相信,天下人绝大多数仍心向大汉。包括曹操、刘备、孙坚等人。至少在十八路诸侯讨懂之前是这样。
曹操和刘备,刘辩现在不好评论,根据历史记载,曹操这个时候应该是心向大汉的,因为就在何进听信袁绍之言,欲招董卓进京诛杀十常侍时曹操对何进曰:“宦官之祸,古今皆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若欲治罪,当除元恶,但付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兵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料其必败也。”何进怒曰:“孟德亦怀私意耶?”操退曰:“乱天下者,必进也。”
通过这些话,至少可以看出此时的曹操已经颇有见识,而且竭力的想阻止何进的乱天下之举。
只除首恶,这一点刘辩和曹操不谋而合,宦官是杀不尽的。宦官中的权利来自皇帝,可以宦官就是皇帝的家奴,基本每个朝代的后期,都会出现宦官干政这样的事,与其是因为皇帝昏庸,倒不如是皇帝的无奈。因为每个朝代后期都会出现皇权受到威胁这种事,是因为朝堂上各种势力平衡被打破,这个时候多少聪明一点的皇帝都会想办法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打一派,拉一派,是皇帝的惯用伎俩,用已延续朝廷的败亡时间。然而,当朝堂之上一家独大时。无疑,在深宫中长大,不了解朝堂之中到底该相信何人的时候,宦官就成了皇帝唯一的选择。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明末,魏忠贤在的时候一直都在全力压制东林党人,国家还算安定。没想到朱由检登基,自作聪明,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直接诛杀魏忠贤等人,结果造成东林党一家独大,纵使朱由检还算贤明,也是无力回天,直到死才明白魏忠贤的作用,也为时已晚。临死前,曹化淳还对崇祯:“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崇祯深以为然,甚至还秘密派人收敛魏忠贤尸骨,专门祭奠了一番。
刘辩相信一直想做个“平西大将军”的曹操,此时一定是心向大汉的。人都是这样,如果没有几会,就想办法混更高的位置,能名留青史自然最好。如果一旦有了会,就一定会有各种想法,因为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曹操也是如此。刘辩现在就是在想一个不给曹操这个会的办法。对于结果如何,只能尽人力听天命。
至于刘备,刘辩想的就要复杂的多,因为刘备始终以汉室宗亲自居,这一点刘辩没有怀疑,因为这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刘协亲自承认的,虽然中间有刘协想找个依靠的原因,但是也证明刘备应该是汉室宗亲无疑。哪怕是已经过了十几代,哪怕是当时天下姓刘的随便拉一个就很有可能是汉室宗亲。
对于刘备,后世的评价截然相反,一直在仁义和虚伪之间相互撕扯。仁义就不了,虚伪这一点刘辩表示怀疑。刘备一生以仁义自居“仁义之名布与海内”可谓是天下皆知,不管再怎样落魄,走到哪里都受到高规格接待。不管是陶谦、袁绍、曹操、刘表等都是如此。虽然大半辈子一直打败仗,始终有一帮牛人不离不弃。大家熟悉的有关羽、张飞、孙乾、糜竺等人。想到这里无非是两种结果,一种是真仁义,一种就是假仁义。假仁义的话就需要一个字“装”还要装的逼真,因为要瞒过和自己关系亲密的人,这很不容易,还要瞒过天下人,就更不用了。可以最后三分天下有其一,大部分功劳要归于刘备的“仁义”上。正是因为仁义,才会有大量的人才慕名来投,才能使他拥有屡败屡战的资本。就算是装的,能装大半辈子,也不是常人所能及。
至于现在,刘备应该在公孙瓒那里。刘辩不相信现在的刘备会想着自立称帝,成为一代枭雄,那是不可能的。至于刘备从就指着桑树:“我将来一定会乘坐这样的羽葆盖车。”这肯定是戏言。想一下现在的情况,一个摆地摊卖鞋的,突然我立志要当皇帝,你可以看一下有没有人信。这句话很有可能是后世杜撰。
刘辩从来不看任何人,在东汉末年那样英才辈出的乱世,能成为诸侯的任何一个人,都有过人的一面,不可觑。
既然刘辩选择相信曹操,就要防止曹操走上原来的枭雄之路,至于怎么做?刘辩还没有想好,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不过,能避免就尽量避免,实在避免不了,刘辩也不怕,拥有超越两千年的见识,他不怕任何人。包括曹操、刘备。
刘辩最得意之处不是他的智慧,因为他相信,任何一个在东汉末年成名之人,都是智慧非凡之人。刘辩最得意之处,在于见识,在于他知道这些人的能力,这个是其他人不具备的。
包括曹操、刘备。现在知道他们有多么与众不同的人有几个呢?可以基本没有。还有许多目前还籍籍无名之辈,简直多如牛毛。所以刘辩不怕任何人,先别人一步,了解天下人的能力,就已经使得刘辩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