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何进之死

A+A-

    对于此时的刘辩来,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想到,李儒会对大将军何进的死做出这样的分析。如果让刘辩知道的话,肯定会感叹:佩服佩服,人民的智慧果然是无穷尽的。

    其实对于何进的死,前世的刘辩,就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

    汉少帝刘辩十四岁由大将军何进主持登基,何太后“垂帘听政”大将军何进权倾朝野,大事物尽决于何进。刘辩可以毫无权利,就是一个“傀儡”

    十四岁,对于今天来,还是一个孩子,但是在东汉那个年代,已经算是一个成年人了。汉少帝刘辩傻吗?肯定不傻,无非是汉灵帝刘宏要立刘协为太子的时候,因为以何进为首的大臣皆反对,曾经过刘辩:“举止轻佻、毫无帝王威仪。”由于中国的文字太过于博大精深,“举止轻佻”这句话可以理解为:爱动、活泼、淘气、爱搞怪等等,“无帝王威仪”可以理解为,对下没有威严,礼节不是很周全等。而这却是亲民的表现,这些正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应有的表现,总不能让一个孩子表现的像大人一样吧?这些表现恰是在市井长大的刘辩,率真、性情的表现。因为刘辩从在史道人史子眇那里长大,养成这样的性格也是很正常的。

    不过这有一个可能,就是因为何进是刘辩的舅舅,汉灵帝恨屋及乌,所以不喜欢刘辩。还怕如果刘辩登基,大将军的权利将更加无可动摇。才坚持要立刘协为太子,只是没想到,自己年纪轻轻就挂了,到死都没有立太子。

    历史上对于刘辩的评价不多,在董卓要废刘辩,立陈留王刘协时。

    袁绍:今上富于春秋,未有不善宣于天下。

    卢植:今上富于春秋,行未有失,非前事之比也。

    还有毛宗岗过:甚矣,帝之多文矣。既作感怀诗于前,复作绝命词于后。文章无救于祸患,我为天子一哭,更为文章一哭

    鲁迅评价刘辩临终前的诀别词为“汉宫之楚声”。

    可见刘辩文采不错,至少证明爱学习吧!绝不是一个毫无想法、自甘傀儡的人。

    十常侍在,肯定会限制何进的权利,所以何进杀十常侍也在情理之中。更何况,天下士族想杀十常侍的比比皆是,皆因“党锢之祸”,因为这是十常侍向汉灵帝提出来,而汉灵帝刘宏让十常侍实施的。而杀十常侍至少可以卖士族一个好,以期得到士族的认可。

    但是这里有一个疑问,就是何进杀上军校尉蹇硕时,只是派袁绍带兵,轻松解决。要知道蹇硕的权利是很大的,至少名义上统领西园八校尉,是有军权的。就是因为蹇硕坚持要立刘协为帝,如果刘协登基,那他何进就不是外戚了,还有什么理由独揽大权?这就犯了何进的大忌,因此下时没有任何犹豫。

    可为什么杀十常侍时,却要招来外兵。就是丁原、董卓之流。这个疑问不好回答,刘辩认为:不是何进杀不了曹操口中“派一狱吏足矣”的十常侍,而是何进也害怕,害怕杀了十常侍之后,士族还是看不起他一个“屠夫之后”的出身。所以才招来丁原、董卓,因为他们也是庶族出身,这样就可以把丁原、董卓留在雒阳,成为自己的助力,至少面对士族的时候更有底气。没看到丁原一到雒阳就被封为执金吾,若是何进没死董卓来到雒阳,估计也是封个高官留在雒阳。

    这就是“攘外安内”的问题,十常侍在,士族和何进还可以放下出身问题继续合作,若十常侍不在,这个矛盾迟早是要暴露出来的。如果真是如此,何进就绝不是历史上记载的那样无谋之辈。也是,能从一个普通庶族出身,爬到大将军之位,怎么可能是无谋之辈呢?不要是因为何太后,汉灵帝刘宏的嫔妃多了,外戚也多了,没能力的还是没能力。何太后刚进宫时,只是一个普通宫女。

    既然何进要杀十常侍,十常侍想活命,只有一个办法,就是除掉何进。十常侍也不可能是傻瓜,决定除掉何进时,也一定会想一个最稳妥的办法,那就是联合刘辩。只有这样才是对十常侍最有利的办法。帮助刘辩除掉何进,收回权利。不但自己可以继续当自己的中常侍,大权在握,这对刘辩来也是求之不得。所以他们联合是最有可能的。不要:刘辩和何进是亲戚、刘辩年龄等等这样幼稚的话。

    刘肇(9年―05年),即汉和帝(年—05年在位)永元四年(92年)汉和帝,十三岁,与中常侍、钩盾令郑众设计除掉了窦氏为首的外戚,从而掌握了权利。

    刘志(32年—6年),即汉桓帝(46~6年在位),梁太后临朝听政,外戚梁冀掌握大权。延熹二年(59),依靠宦官单超等诛大将军梁冀,并翦除其党羽。

    刘宏(5--9)汉灵帝(6年—9年在位),(6)宦官王甫、曹节等,发动政变。史称“九月辛亥政变”。宦官取得政变全面胜利,窦武、陈蕃等人均被灭族。当时汉灵帝十一岁。

    这些皇帝都是靠宦官,除掉了外戚,才掌权的,刘辩的父亲,汉灵帝的事才多少年?十常侍中就有人参与过,所以轻车熟路,刘辩身为刘宏的儿子,也不可能不知道这些事。所以十常侍和刘辩共同杀死何进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刚好知道董卓就要带兵来雒阳,就决定动。

    还有一点就是何进死的地方是南宫的嘉德殿,这应该是皇帝办公的地方,要刘辩毫不知情,肯定不过去。

    只是没有想到的是,何进刚死,袁绍、袁术、吴匡等人就要攻打皇宫,这一下子让十常侍和刘辩措不及,只能逃跑。

    这里还有一个疑问,就是他们逃离皇宫时,刘辩到底是不是被十常侍劫持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有两个假设来明:

    一、十常侍杀何进,刘辩不知情。这个假设基本不成立,因为十常侍杀何进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保住地位。如果不让刘辩知道,就算他们成功,最后还是保不住性命。因为杀死何进以后,不管是何进的党羽,还是刘辩都有可能还是要杀十常侍。何进党羽,是为何进报仇。刘辩也可以用他们的性命安抚士族,稳定局势,所以刘辩不知道的可能性不大。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十常侍打算杀了何进之后,再向刘辩邀功,这个办法变数太大,十常侍应该不会这么干,还不如直接告诉刘辩,才更有保证。如果刘辩不知情,那么应该就是十常侍劫持刘辩逃走的。

    二、杀何进就是刘辩和十常侍的预谋。只有这样,才会显得更合理。因为这不仅附和刘辩的利益,也附和十常侍的利益。到时候,刘辩收回权利,十常侍有功,性命和地位都保住了。如果是这样,刘辩就不是被十常侍劫持逃走的,而是他们一起逃走的。

    现实和梦想的差距是如此的巨大,在前辈们面前,得心应的事,没想到到了刘辩这个晚辈身上时,竟然是功败垂成。可能是运气不好,大汉气数已尽。也可能是由于董卓就要进京,计划还没有周全下,仓促动,只杀了何进,没有将他的党羽一打尽。更没有想到的是,何进一死,他的党羽就攻打皇宫。刘辩也不知道,这些人是不是会连他一起杀了,也有可能是在十常侍蛊惑下,只得随十常侍逃跑。别以为刘辩是皇帝,他们就不敢,因为这是有先例的,刘辩要是不怕,那才有问题。

    汉质帝刘缵因不满梁冀的飞扬跋扈,在一次朝会中,曾当着群臣的面叫粱冀“此跋扈将军也”,因为引起梁冀的忌恨。本初元年(46年)闰六月,便被梁冀毒死。

    如果因为这个被他们给杀了,那多冤枉啊!还不如先逃走,待局势稳定,再回来不迟。为了防止他们立刘协为帝,干脆连刘协一起带出来就是了。

    没想到的是,运气实在太差。刚出龙潭又入虎穴。逃跑的路上,又遇到了董卓,刘辩当时肯定是绝望的。这也可以解释,董卓问话,刘辩不语,而刘协对答如流。要刘辩当时十四岁,刘协才九岁。刘辩好歹当过几个月皇帝,什么大场面没见过,不可能因为见到董卓,连话都不敢了吧?估计当时已经心如死灰了吧!

    而董卓行废立之举的借口,基本照搬汉灵帝刘宏对刘辩的评价“皇帝闇弱,不可以奉宗庙,为天下主。”

    还有一点比较诡异,就是董卓要废刘辩时,先找的是袁隗,袁隗同意后,董卓才在朝堂上宣布的,而此时,满朝大臣只有袁绍和卢植反对。

    之前汉灵帝要立刘协为太子,大家都是反对的,到了如今,大将军何进刚死,大家竟然都赞成。要知道一个董卓要行废立之事,不管是身份还是地位都不相符。更不要从刘辩回到雒阳,到被废,才一个月时间。而且是首先经过袁隗同意的,为什么会这么仓促呢?

    很有可能是因为他们知道了何进之死是刘辩所为,害怕了,害怕刘辩掌权首先要对付的就是董卓和袁隗。而刘辩已经十四岁,在古代的帝王中,十四岁掌权的也有不少。董卓是何进余孽,袁隗是因为袁绍和袁术,攻打皇宫诛杀宦官就是以袁绍和袁术为首的。如果袁隗不知道,那怎么可能。而且攻打皇宫,诛杀宦官是很多大臣都同意的,如今何进已死,他们也害怕刘辩掌权以后,来个秋后算账。而刘协才九岁,立刘协为帝,对他们的利益更大。什么受董卓威胁呀!只是他们为了维护自己脸面的借口。因为从董卓进京到刘辩被废,没有杀几个大臣,也就何苗、丁原。反而对士族很是亲厚,这威胁无从谈起。

    而董卓则可以借助此事,极大的提高自己的“声望”和权利。当然这很可能是他自己认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