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文陵朝会(二)
刘辩没有停顿,直接来到袁绍和袁术面前,死死的盯着两人,还是刚才的那一句:
“谁想要朕的一个交代?”
袁绍是真的害怕了,他根本就没有想到,刘辩竟然有如此杀伐果决的一面。想反驳两句,这样好歹也能挽回些许颜面,又有点犹豫,害怕万一刘辩真的把他杀了,自己找谁理去?就这样愣住了,不知道该如何决断。
而袁术本来就是色厉内茬之辈,当看到刘辩真的杀人的时候就已经心惊不已,此时见到刘辩站在自己面前,听到刘辩杀气凛然的问话,仿佛只要自己一个字,就会被刘辩杀掉。额头渗出冷汗,拿剑的右都已经开始颤抖了。就在袁绍和袁术不知所措的时候,远处传来了袁隗的声音。
“陛下,下留情啊!陛下,他们只是受人蛊惑”
袁隗拖着老迈的身体,一路跑着来到刘辩面前,跪在地上,也算是为了袁绍和袁术,为了袁家的未来,舍弃了老脸。
而刘辩根本就没有看袁隗一眼,双眼杀气越来越盛,死死的盯着袁绍、袁术。
这时袁术坚持不住了,中的宝剑“当啷”一声掉在地上,猛然跪下,还是不敢一个字。
袁绍见袁术如此,也跟着跪下。刘辩见这两人服软了,才长出一口气,其实刘辩还是挺讨厌这两个整天把“四世三公之后”挂嘴边的人。既然他们不敢把自己怎么样,其他人就更不用怕了。走过他们身边,看着他们身后持兵器的一千多士卒,朗声道:
“你们想造反吗?”
这些士卒看着刘辩走过来,身后的王越、史子眇还有二十多死士也跟着拔出了宝剑,慢慢逼近,心中害怕,毕竟没有人想真的造反,何况还是在天子面前,只得缓缓的往后退去。
刘辩停住脚步,还剑入鞘,对后边喊道:
“董卓何在?”
董卓也没有想到,柔弱的刘辩竟然真的敢杀人,此时,感受着刘辩身上发出的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势,躁动的心也一点点平复。至少在面对刘辩时,已经不敢再有忤逆的心思。董卓听到刘辩唤自己,赶紧上前,拱道:
“董卓在此。”
“一刻钟,这些人放下兵器,退出文陵一里外,时间一到,余人格杀勿论。”
完转身离开,朝广场祭台走去。
刘辩也是在赌,赌这些人不敢弑君,这时还没有天下大乱,还没有诸侯林立,敢弑君造反的人也许有,也许就在他们当中,但是绝对只是极少数。没看到后来的汉献帝刘协,都落魄的饭都吃不上了,也没有人敢杀他。历史上的刘辩被杀,也是因为被废以后。现在的自己至少还在皇帝的位置上,谁人敢呢?想明白这些刘辩自然是有恃无恐。
如今刘辩算是想清楚了,天子和大臣之间就是一进一退的问题,反正也没有人敢杀我,我就是杀了你,你又能把我怎么样。有本事废了我,反正我也准备禅位给刘协的,怕什么。还不如借此会震慑群臣,让他们知道我刘辩也不是可以任人摆布的。
其实刘辩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真的敢杀人,当时只是心中的愤怒,掩盖了心中的恐惧,如今想想还是有点惊讶。但是没有害怕,本来以为第一次杀人会有这样那样的不适应,没想到杀了人之后,心中除了有点惊讶,剩下的就是平静,竟然没有一丝恐惧。
就这样,刘辩、王越、史子眇在前,大臣们跟在后边,回到了文陵广场。刘辩来到了祭台上方,转过身面朝一众大臣,林德高呼:
“朝会开始,群臣跪拜陛下。”
大臣们再次跪拜。
刘辩缓缓的移动目光,看着下边的一个个大臣:
太傅袁隗
太尉杨彪
司空刘弘
司徒丁宫(演义中为丁管)
太仆朱儁
左将军皇埔嵩
光禄大夫种拂
尚书卢植
尚书侍郎郑泰
尚书仆射士孙瑞
车骑将军何苗
典军校尉曹操
司隶校尉袁绍和虎贲中郎将袁术被赶出了文陵。
默默的看了一遍,见大臣们看到自己的目光都默默的底下了头,略有畏惧的模样,让刘辩很满意,刚才自己“震慑群臣”的目的基本达到了,才大声道:
“诸位爱卿,请起。”
“谢陛下。”
众人谢恩起身,低头不语。
刘辩对着众人问道:
“诸位爱卿,可知道为什么今日朝会朕要在父皇的文陵召开?”
刘辩直接开始话,仿佛刚才杀人的事不曾发生过一般。见无人回答,刘辩继续道:
“这些年,天下不靖,祸乱四起。外有黄巾,聚百万之众,杀戮官吏,焚烧官府;内有何进,大权在握,独霸超纲,而不思报效社稷,反而结党营私,擅杀大臣,鸠死太后。更有其党羽,竟然聚众闹事,攻打皇宫,焚烧宫门,罪不可赦。今何进已死,朕不忍杀戮,只纠首恶,袁绍、袁术参与攻打皇宫,焚烧宫门,现罢免所有官职,贬为庶民,永不录用。太傅袁隗,家教不严,免去太傅一职。诸位,可有异议?”
众人大惊失色,这是要彻底清除袁家的节奏啊!当时就有几人想出来求情,被袁隗微微摇头制止。
这时尚书侍郎郑泰已经走出来,看到袁隗摇头的动作,只得改口,拜道:
“陛下,十常侍蛊惑先帝,蒙蔽圣听,卖官鬻爵,欺君罔上,枉杀名士,十恶不赦,请陛下下旨,诛杀十常侍,以正视听,以安天下。”
刘辩没有在意郑泰,只是淡淡的道:
“还有没有要朕杀十常侍的?”
刘辩时刻注意着下方每一个人的反应,刘辩不在意要杀十常侍的人,刘辩在意的是为袁隗求情的人,这些所谓的袁家“门生故吏”这才是刘辩真正担心的人。汝南袁家太大了,和同样四世三公的杨家不一样,弘农杨氏,自西汉丞相杨敞,玄孙杨震官至太尉,号称“关西孔子”,子杨秉、孙杨赐等皆是大儒,虽然也是四世三公,但是杨家以研究学问为主,地方上的权利渗透不是很严重。而汝南袁家就不一样了,号称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汉末只袁家一家,鼎盛时期就占据了半个大汉,若没有野心,没有提前布置,刘辩是不相信的,既然如今得罪了,就干脆得罪的再狠一些。若有可能,刘辩不介意把袁家的门生故吏一起连根拔起。
这时刘辩看到了一直给自己使眼色的荀攸,刘辩知道,这是荀攸在提醒自己,这件事要慎重处理,袁家不是想一下子除掉就能除掉的,汝南袁氏,树大根深,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一个不慎,就可能天下大乱。迎着荀攸的目光,刘辩微微点头,示意自己知道分寸,荀攸才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