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随父进京(8)

A+A-

    “每人先拿一炷香的大顶!”

    “是。父亲。”

    “拿完一炷香的大顶,每人再扎一炷香的马步!”

    “是。父亲。”

    左文法首先要儿子们拿一炷香的大顶,扎半炷香的马步。

    儿子们做哪一样基本功都不含糊。

    “为什么要让你们拿一炷香的大顶?为什么要让你们扎一炷香的马步?就是要试你们的腰功,头功,眼功,颈功,腿功、裆功、桩功,要看我们的心性能不能做到定,能不能做到淡,能不能做到稳,能不能做到静。而这两项是检验与试测这个最拿的基本功。”

    左文法讲什么,总是讲得头头是道,让儿子们知道所以然,然后懂得其之所以然。

    只有这样,他们练功才不会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只知其技,不知其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三。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的就是这个道理,即便他们出去看个人耍拳打艺,他们也能有较高的识别能力,看得出,再识得别,然后学得精。用得准。

    一一试过儿子们的腰功、腿功、裆功、桩功等基本功,在左文法看来,他们还是令他满意的。

    毕竟儿子们都是实诚之人,实诚之人自然会诚心实意地练功夫,而不会偷懒耍奸,做什么都如此,可武功这一行,尤其,上有真功夫,一定是下苦功夫练出来的,不是偷懒耍奸耍出来的。

    只要在哪一步上偷了懒,耍了奸,都是空子,都会看得出来。

    谁都别想瞒谁,哄谁,骗谁,欺谁。

    在想瞒别人,哄别人,骗别人,欺别人时,首先瞒的是自己,哄的是自己,骗的是自己,欺的是自己。

    难道做人做事不是这样吗?

    这难道不是武德的精髓?不是武德之本质?不是武德之全部精华?

    “武德就是从这里来的,从一招一式中来的,从你的心性中来的,从你的初念中来的,从你日练,日日练中磨砺出来的。”

    这时,左文法又将一招一式,将基本功里的一招一式,与武德联系了起来,而一招一式,就是武德的体现,就是武德的梢末,是武德的外化形式。它们源于它,而又回归于它。

    “明白了吗?”

    “明白了。”

    “听清了吗?”

    “听清了。”

    “记住了吗?”

    “记住了。”

    “听爹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昌泰故意了一句俏皮话,打破了本来严肃的氛围。

    其实,这是老三的特权,只有他敢跟父亲母亲这样话。

    这也是父母,对这个老幺,格外的一点宠溺与放任。

    而左二把与大哥昌永是不会这样跟父亲话的。

    他们不是不能,不是不会,而是不,不去这样做,不这样话,他们始终对父亲保持着如父如师的敬畏感和尊重感。

    尤其是左二把。

    这种敬畏感与尊重感,使他不停地向武术之路上攀登,不敢有稍微的懈怠和松缓,不敢有丝毫的马虎与轻慢。

    甚至他与父亲之间保持着那种心灵间的默契与通透。父亲一个眼神,他便能心领神会,他便能颖悟到自己哪儿不妥贴。如果自己丢掉了这种敬畏感与尊重感,那无异于自我的散漫与放纵,甚至堕落与沉沦。

    左二把怎么可能成为这样的人呢!

    不可能。

    这一点,他严守。

    父亲懂他。

    他懂父亲。

    他们既是父子,又是师徒,更是武学道路上,不断相互鼓励,相互启发,相互砥励,相互映照的那一对心魂知己。

    从对方身上可以看见自己的不足与长处,可以映照出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可以看到他人,可以看到众生,可以看到天地,可以看到鬼神与自然,甚至可以看到宇宙间的一颗良知与公正之心!

    这是怎样的一对父子,一对师徒,一对知己!

    懂,是多么难得!

    可是这样,懂,是人世间,人与人之间,最高贵的情感,最纯粹的思想!

    想到这里,左二把的表情更加平静了。

    左文法笑了,全家人都跟着他笑了。

    唯独左二把没有笑。

    他没有笑,父亲懂。

    他没有笑的原因,父亲也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