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屠夫手段菩萨心肠
刘辩视察完阵地之后,相当满意,有了这样互相呼应,层层叠叠的防御体系死守而战。再强的对,一时间也是突破不了。
汉末打的大多数是野战,这样血腥而残酷的血肉磨坊,这些野蛮人同样会被吓尿。
不过在两日之间,就将这个防御体系整成这般模样,乌桓的这些俘虏全数上阵,累死了不少人,在钢刀的威逼下,这些乌桓人被压榨出最后一分潜力!
刘辩下令大部份士兵在城中休息,养足精神,并不参加工事的筑造。
看着几名士兵就押着一大群俘虏修建城防,而这些俘虏个个规矩无比,就算有枪杆抽在身上,也不敢有半句怨言。
“校长,他们这么多人,为什么不反抗?”张狂搔着头皮,百思不得其解,忍不住开口问道。
“这是人性的弱点,所以你们要准确运用人性弱点。”刘辩将几位学员招了过来。
“俘虏们都有失败的心理,虽然人多,其实也有内心想反抗的人,但转念一想,要是我率先反抗,第一刀肯定会斩下我的首级,人都死了,就算最后反抗成功了,对我而言又有什么意义呢?”
听着校长的述,一众学生都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
“那他们可以私下串联,到时集体发难。”单福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还是同样的问题,俘虏都是意志不坚定的人,真正有热血的人宁可站着死,不会跪着生,所以他们早已经死了,这些软弱之人是不敢串联的,他们怕被同伙告密,这样同伙也许会立功受赏,逃过一劫,而自己却成了同伙立功的牺牲品。”
“校长,你你是不是有双天眼啊!能看清人性。”高颢忍不住感叹出声。
而阎柔对自己这位校长,已经崇拜无比,浑身上下,都涌动着青春的光芒。
刘辩将自己放在中间那个寨子内,在那里成立了前线指挥所,并且将指挥所搭得很高,显得鹤立鸡群。
“单福、阎柔、隋玉在城内指挥,本校长居中,关羽、高颢在左,张狂在右,相信这次阻击战,会胜过你们在学校研究不少的战例。”
“那是,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嘛。”单福带着几位学员向刘辩敬完礼后,刘辩点点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城中之事就交给你们了,骑兵出击的时就由你们自己来掌握。”
“跟着校长混,果然很舒爽。”高颢狠狠挥了一下拳头,“这次回学校,估计下次校长再有什么行动,嘿嘿,所有同学都会哭爹叫娘求跟随。”
“哈哈哈哈。我们这叫近水楼台先得月,下次校长还会带上我们的。”
刘辩让几位学员站成一排,依次一个个帮他们整理军容。
“这仗如果想啃下乌桓三王部,不会很轻松,你们一定要善于保护好自己,的残酷一些,就算将犷平城全体军民打光,只要能彻底消灭乌桓,本校长绝不会皱一下眉头。”
“没有屠夫段,哪显菩萨心肠。”单福文化水平最高,代表学生向校长表明了信念和决心。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校长放心,华夏学院的学生,不会给校长丢脸!”
从南边而来的乌桓人马在眼中渐渐放大,一面面旗号飞舞飘扬。一声声号角回旋激荡,放眼望去,大约有一万之数。
看来乌桓主力已经被公孙瓒打散了,三万之数跟着丘力居、苏仆延、乌延退到犷平的只有三分之一的数量。
但刘辩知道,这一万人马才是乌桓人的精锐,这仗并不好打,面色镇定的让旗打出黑色旗语,整片阵地便安静了下来。
这个旗语也是学校教的新知识,汉末虽然已经有了旗语,但刘辩这一套更科学,表达也更准确。
密云寨大获全胜之后,公孙瓒果然率麾下精锐直奔平谷,乌桓新败后兵无战心,在公孙瓒一连串的打击下,士气全无,三王商议之后,决定先退出渔阳郡,去大草原上和公孙瓒周旋。
果然,他们撤退的路线选中了犷平城,一直到离犷平不远的地方才得知城池已经失守。
公孙瓒从刘备口中得知关羽已经抢先去夺犷平城,不由对桃园三兄弟赞不绝口,战稍纵即逝,公孙瓒再不管其它情况,指挥全部兵力向犷平压了过来。
三王已经不敢冒险回头,要是迎面碰上公孙瓒的得胜之师,三王没有把握能全身而退。
并且想着犷平城中的辎重,想着过了这座要塞,很快就能见到草原,三王没商量多长时间,便全师奔着犷平而来。
“黑云压城城欲催啊!”
刘辩看着越来越多的乌桓人马,看着蓝蓝的天空,嘴里吐出一句诗来。
在河的对面,已然有零星探马退了回来,在他们身后,若即若离的跟着数十骑乌桓轻骑,只着半甲,一边追击,一边放箭。
骑战还是草原民族历害,能在马上放箭。刘辩也是第一次见识乌桓骑兵,单兵作战的能力还是不错。
雇佣军很有必要,曹操不知道还会不会组建虎豹骑,待时成熟,让草原民族去对付这些重装骑兵。
成吉思汗将骑兵的“曼古歹”战术使用得炉火纯青,打遍天下无敌,虽然具体的练兵细节,刘辩并不清楚,但是将理论出来,这个时代总是有天才能将其发扬光大。
骑兵身后,就能见到不少的乌桓军旗飞舞,看得出来这批精锐并没有丧失战斗力,士气显得旺盛,遍野的铁骑如天边涌动的一团团乌云,缓缓向犷平城压来!
双方还未接战,乌桓人的气势已成,阵地上不少士兵身体开始哆嗦起来,刘备麾下的士兵,并没有见过多少鲜血,多是在平原县招的新兵,就刘备那点财力,也无法进行科学的训练。
对面一座山之上,打出了三面大旗,数百名乌桓甲士层层叠叠的围定。不时有传令兵快步而下,翻身上马,疾驰着飞传号令。而数十名号,就在这山顶上,不停地吹动号角,催动各部人马陆续向前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