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发现
天色微微亮时,张晓儒就被一阵焦急的敲门声惊醒了。
昨天晚上,张晓儒住到了新家,他在镇北靠近奶奶庙的地方选了个院子。
这院子本是蒋思源的,暂时被张晓儒“借”住。
这是一栋单独的院子,进出方便,旁边就是奶奶庙,去新街只需几分钟。
外面不停地敲着门,张晓儒以为出了什么大事,趿着鞋子就跑来开门。
张晓儒看到门外站着喘着粗气的乔子清,诧异地:“你怎么来了?”
话一完,张晓儒马上明白了乔子清的来意。
乔子清激动地:“蒋思源死了?”
张晓儒让乔子清进来,:“前天晚上死的,昨天下午都埋了。”
乔子清双紧握拳头,朝天悲愤填膺地吼道:“再生娘,蒋思源这狗贼终于死了!”
张晓儒拍了拍乔子清肩膀:“进去吧。你是怎么知道我住这里的?”
乔子清随口:“我去警备队找了陈光华。”
张晓儒骂道:“这子。”
昨天他才领陈光华认了门,今天就把住址给捅了出去。
蒋思源一死,乔子清再无心理负包袱,他答应张晓儒,随时可以来三塘镇做事。
张晓儒问:“你来镇上,乔再生肯定也得来吧?”
乔再生负责杂货铺,如果他也来了,杂货铺怎么办?
乔子清:“对,你要开那么多店,他肯定能帮得上。”
张晓儒问:“你一大早来,就是跟我这事?”
乔子清想去蒋思源的坟头看一眼,活的时候他没办法当面骂蒋思源,死了后,再去坟前痛骂一顿。
张晓儒送乔子清出去后,骑着自行车去了田中新太郎的住处。
令张晓儒没想到的是,田中新太郎已经醒来了。
张晓儒恭敬地:“田中先生,住的还习惯吗?”
田中新太郎不置可否地:“还行吧。”
他之所以醒来,确实是因为刚到新环境,就算距离红部很近,也觉得没安全感。
张晓儒:“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一定告诉我,马上改进。”
田中新太郎迟疑了一下,:“先去特务队吧。”
张晓儒却察觉到了,田中新太郎肯定有要求,只不过与自己接触时间不长,还没到无话不谈的地步,暂时不好提。
田中新太郎到特务队后,把徐国臣叫来,三人先开会:“张桑,特务队在红部办公不方便,能否在附近找一个地方?”
张晓儒郑重其事地:“今天之内解决特务队办公地点问题。”
徐国臣朝张晓儒竖起大拇指:“张兄弟敞亮。”
张晓儒“郑重其事”地:“都是一家人,不两话。只要我能做到的,一定竭尽全力!以后,我就是特务队的坚强后盾。”
徐国臣赞叹道:“还是你当三塘镇新民会长好,蒋思源在时,对特务队的工作阳奉阴违。”
张晓儒:“徐队长,当着田中先生,我表个态,只要是特务队的事情,兄弟绝无二话。”
徐国臣点了点头:“特务队毕竟人有限,希望镇自卫团能多配合。他们在哨卡,一旦发现异常,应马上向特务队报告。”
特务队加上他和张晓儒,不过八个人,孟民生虽是班长,但只有半个班,剩下的半个班,在西村被八路军歼灭了。
张晓儒:“田中先生,我想从大枫树调个人过来。蒋洪泉毕竟是蒋思源的人,用起来不趁。”
徐国臣马上:“有合适的人,调一个也行。想要得心应,就得有自己人。”
三塘镇自卫团是蒋思源一创建的,张晓儒接任新民会长,一时之间很难掌控。
特务队想让自卫团多协助,徐国臣当然希望,张晓儒能完全掌控自卫团。
田中新太郎问:“你要调谁?关兴文?”
张晓儒心里一惊,脸上却露出喜色:“没想到田中先生还知道关兴文,他在大枫树当队长,恐怕不好调,我想把他下的班长陈国录调过来,到镇自卫团当团副。”
田中新太郎点了点头:“我会给山田正雄打招呼的。”
日本人要调警备队的人,都不用通知常建有。
张晓儒忙不迭地:“多谢田中先生。”
田中新太郎摆了摆:“昨天你要查封蒋思源的家产,接下来准备怎么办?”
张晓儒一本正经地:“既然要查账,当然得认真查,我已经成立了清查组,要把蒋思源的财产,和第师三塘镇情报组的经费区分开来。蒋思源的财产,一分不少还给蒋家。情报组的经费嘛,当然得缴公,毕竟特务队和镇公所经费有限。”
他的意思得很明白了,蒋思源已经死了,通过刘行之的事情,特务队和镇公所,都要分一杯羹。
张晓儒马上要建一个新街,需要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蒋思源是三塘镇第一富户,从他的家产里随便弄点出来,就能解决大问题。
田中新太郎缓缓地:“此事交给你去办,特务队的经费,以后找镇公所报销。”
张晓儒坚定地:“有镇公所的,肯定就不会少了特务队的。”
张晓儒的话其实打了埋伏,蒋思源的家产再多,也总有用尽的时候,总不能一直供着特务队的经费吧。
田中新太郎缓缓地:“刘行之虽然死了,但杀害蒋思源的真正凶还没抓到。”
徐国臣笃定地:“真正凶,应该是抗日游击总队的人。”
张晓儒正准备话时,突然看到孟民生气喘吁吁地跑进来:“报告,青树镇打来电话,发现土匪宋启舟的踪影。”
张晓儒心里一惊,宋启舟在青树镇不奇怪,但他怎么会被发现呢?
徐国臣兴奋地问:“抓住了吗?”
孟民生:“没有,据往三塘镇方向来了。”
徐国臣激动地:“他竟敢跑三塘镇来?田中先生,我想带人布控。”
天堂有路他不去,地狱无门偏要来啊。
张晓儒问:“徐队长,要不要自卫团支援?”
徐国臣摇了摇头:“不用,他们还没甄别,谁知道有没有刘行之的同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