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肥水不流外人田
李建成喝了两碗浓稠的糖水后,脸色好了很多。 李渊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这糖水他也喝了一口,甜得齁人: “大郎,你这真的没有问题?!” 平时看着李建成活蹦乱跳的,一累到之后,没想到这么吓人。 李建成忙安抚李渊,云山雾罩的解释了一大堆: “,父亲,您看孙思邈道长确诊了,巢医令也认同了药方,现在就是在养,不都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李渊面色担忧地道: “可是看看你做的事情,哪有一点养病的样子?!”细数了一下李建成做过的事情。 “无妨,之前我不也挺好的嘛,还是今日陪驾的关系。” 哪怕李建成这么,李渊依然不放心,回到家后,就对李喜约法三章,让他照看着李建成,就连原本好的游学,都让李渊给否了。 李建成脑回路一转,问李渊: “父亲,要不我就跟在您身边吧,这样您还能放心些。” 李渊深深地看向李建成道:“有话直,别绕圈子。” 李建成笑道:“您看,我的话您因为担心,终有所疑虑;那您就把我带在身边一段时间,正好看看我的是不是真的。也解了您的心疑。” 李渊无奈失笑道:“你是想跟着我去晋阳吧。” 李建成忙解释:“这不是正巧了嘛,我能帮上忙,以这个原因为借口,也能让祖母与母亲安心。” 李渊略一迟疑,便点了点头,这到是一个好办法,于是他让李建成帮着研墨后,写了一封家书,自己被陛下派的任务,正好大郎在,便把他带在身边,让他历练一二。 重建晋阳宫的工期本来就短,自然不能再多耽搁。 杨广对样图已经拍板了,李渊把殿中局的事务用三天的时候做了交代后,他与李建成先行赶赴晋阳。 要在当地多招一部分的工匠。 裴弘策要调配工匠等诛多事宜,晩走数日。 李渊此次来晋阳,身份是天使,在晋阳到没有遇到刁难。 此时的晋阳令还不是刘文静,晋阳宫副监也不是裴寂。 所以李建成也没有结交的心思,除了养病,就是帮着裴弘策当监工出些主意。 时间过得飞快,在忙忙碌碌间,在第九十日,晋阳宫终于可以拼装了。 李渊看看着眼前的钉子,再一次问李建成与裴弘策道: “我们这么做真的可以吗?以前可没有先例!” 裴弘策显然已经被李建成服了,第一时间开口道: “我觉得大郎之前的话有道理,毕竟在常人眼中,别是整座宫殿群,就是一座宫殿百日完工都有问题,所以我们还是心些好。” “不用榫卯连接,会不会被人攻击?!”李渊迟疑着。 李建成含笑道:“父亲,陛下可了这晋阳宫要用榫卯结构?!” 李渊愣了一下,意味深长的笑了笑:“是啊,陛下没!那就这么办吧,希望我们多虑了。” 李建成附和道:“我也希望如此。” 可事情往往事与愿违。 杨广三月的时候回到了大兴,五月的时候从大兴出去,开始北训。 来到晋阳的时候,杨广看到原本图册上的宫殿出现在眼前,大声叫好,毫不吝啬的当众夸奖李渊。 总会有不和谐的声音。 这次发出不和谐声音的人,并不是李建成假想中的政敌,而是宇文化及。 这次宇文述伴驾北行,做为“奴仆”的宇文化及自然要跟着。 宇文化及官场失意,现在看到李渊被夸奖,对比自己,心里不舒服,再想到宇文承趾因为李建成的关系,现在胳膊还受着伤,不由得与身边的宇文士及道: “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百日怎么可能建得好宫殿,我看不是他偷工减料,就是重新漆了一遍。” 不和谐的声音总是那么刺耳,宇文化及这话一出,还真的引起了一番议论。 杨广听到后,皱起了眉头,看向李渊虽然无声,但危压十足,如果真是这样,那李渊必然贪污了许多银子。 晋阳宫当时拨款,总预算高了近二成,但杨广想到工期的问题,便认可了。 李渊不慌不忙的解释道:“这里的所有工匠都是证人!” “这算什么证明,他们都是参与者,如何自证清白。”也不知道是谁冒出了这么一句话。 李渊叹了口气,道:“那就请陛下派人去查看一下吧,所有结构对接的地方,上有石灰下有铁钉,从钉眼处可以看出木材的成色。” 杨广马上派人去查看,然后他对李渊道:“叔德,你来一这宫殿如何在百日内完工的。” 李渊的辞,杨广已经信了,现在脸上的怀疑与审视已经退去,一幅自己用人得当的心悦之态。 李渊忙道:“臣下对此并不擅长,主意是怀义公想出来的。” 李渊与李建成一致认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还是让李建成藏拙的好。 毕竟李建成不是专业的,将来也不打算往这方面发展,便把这份功劳送给了裴弘策姻亲,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裴弘策激动地上前讲解,想法来源于鲁班锁,既然木头可以拼接,建筑上的用木自然也可 只要保证前期的尺寸不出差错就好。 裴弘策的讲解结束后,去检验的人回来了,一点都不吹,石灰还没有干透呢,钉子更是暂新得闪烁着独有的光辉。 宇文化及马上笑着诚恳地解释:“是在下之前孤落寡闻,请唐国公和怀义公莫要见怪。” 宇文述瞪向宇文化及冷声道:“你为何在此,还不去打理行装。” 杨广一挥:“随朕赏游一番。”算是解了宇文述的尴尬。 李渊引着杨广游园。 李喜便跑了回来,看到李建成便激动地道: “郎君你实在是太厉害了,你怎么知道会有人出言中伤?!” 毕竟没有杨广的招见李建成不方便去接驾,同时他也不想去,怕被担了壮丁。 “世间事多是如此,有人喜自然有人悲,哪里都不缺有红眼病的人。”李建成淡淡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