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德苏战争(38)

A+A-

    当天晚上远征军第23师向乌克兰北部边界开拔。

    因为时不时掠过头顶的德军飞发动轰鸣声,他们的夜间行进也不敢照明,只能摸黑前进,更糟糕的是他们必须在天亮之前构筑防御工事。

    结果这一晚他们前行了不到20公里,离边界还有200多公里。也就是以这样的龟速就算再走上个十天也不一定能抵达乌克兰边界,到时候德国人的包围圈恐怕早就封死了。

    参谋长提议道。“要不我们也找个城市打巷战?”早在昨天他们就接到西方面军司令布琼尼元帅的命令,让所有部队撤入就近的城市构建防御工事,不过他们听从的是艾森豪威尔总司令的命令。

    师长斯科特摇摇头。“我军没有打巷战的经验,而德国人的巷战实力并不弱,真要打巷战,吃亏的恐怕是我们。”

    原时空的二战中美军与德军的第一次巷战爆发于“亚琛”战役。

    944年0月盟军集结兵力4个步兵师3个装甲师,优势兵力合围了德国“亚琛”大城。德军第49步兵师陷入城中无法突围,这支944年2月刚成立的德国步兵师,只能独自跟盟军部队展开巷战。

    盟军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反复进攻亚琛,出动飞坦克大炮狂轰乱炸,打了整整2天,城内的德军第49步兵师才放下武器投降。这时美军的伤亡已经超过了5000人,美军第步兵师和第30步兵师都损失很大,实力耗尽,甚至需要重建。

    德国方面伤亡人数超过了500人,另外有5600余人被俘虏。战斗的另一个结果是虽然美军占领了亚琛这座城市,但亚琛的抵抗拖延了时间德国人将通向柏林的道路许特根森林后面的河谷淹没了。这使盟军不得不另找通向柏林的道路,于是比亚琛战役更艰苦的许特工根森林战役打响了。

    美军如此大费周章,最终得不偿失,拿着锤子砸鸡蛋惹得一身腥。

    而如今一旦白俄罗斯,乌克兰的包围圈正式成型,没有后续力量的巷战必输无疑。

    “我们还是按照总司令的命令,尽快撤出乌克兰。”

    可问题还是回到了原点,撤出乌克兰谈何容易,万一到时候德国人的包围圈彻底成型了呢,那他们这几百公里的路程岂不是白跑了?

    这就像是个无解的问题,他们只能按照艾森豪威尔总司令的命令,继续向前行进。

    ******************************

    柏林皇宫。

    “啧啧,这斯大林真是神助攻啊。”

    毕竟包围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并不是事一桩,之前他还担心会有不少部队会逃出去,没想到斯大林下达了“不许后退”的命令,没有一支部队敢撤退。

    不过布琼尼却下令让所有部队撤回就近的城市构筑防御工事,这显然是要准备打巷战了。“不错的主意。”话是如此,不过他还是有点烦的,与其打巷战,他更喜欢在平原上玩歼灭战。不过既然布布琼尼元帅打巷战,那也无妨,就算他围而不攻,也能活活困死他们。

    “美军的动向呢?”

    参谋在地图上标上几个点。“这是他们目前所处的位置,他们的远征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下令部队全部撤出俄罗斯和乌克兰,因此他们正在全力后退。”

    “这个艾森豪威尔,啧啧。”雅尼克发出不明所以的两声冷笑。

    起来有趣,这个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是个德裔,他的祖先与32年移居美国。

    当然,这不是什么稀奇事,美国是个移民大国,其中德裔移民成为人数最多的移民族群,超过了爱尔兰和英国,德裔美国人占美国总人口数量的%。不过移民到美国的德国人,经过四百多年,早已认同美国是自己的祖国。

    德意志人好战而且善战,一战及二战是两个海外的德国人后裔率领美军在本土的德国人与英国人、法国人及俄罗斯人相持不下时加入战团痛殴欧洲的德国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德国的美军统帅潘兴就是德裔)

    而且艾森豪威尔这个德裔对德国人还非常痛恨,他表示过像德国人这样不断发动世界大战的民族必须受到惩罚,他还亲建立了臭名昭著的莱茵战俘营。

    在945年2月上旬,落在美军中的德军战俘的总数大约为30万人。面对如此多的战俘,原定的安置计划在组织工作上遇到了瓶颈。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一声令下:建立露天大营,就地安置战俘,于是世界战争史上著名的“莱茵大营”诞生了。

    设置这样的战俘营的第一考虑是用莱茵河阻断战俘向东逃往德国腹地的去路。其次是充分利用莱茵河流域的宽阔平原,用最省力的方式容纳最多的战俘。

    945年4月30日胡子自杀后,在曾经号称“不可战胜”的德军中开始显现树倒猢狲散的效应。在胡子自杀后的一周时间内,德国的武装力量像多米诺骨牌一样逐一垮塌,从5月9日开始,400多万德国军人沦为战俘。

    欧洲战争的迅速终结使胜利者感到有些猝不及防。敌消失之后,盟军方面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如何消化那人海一般的战俘群。昔日的对已经失去了一切话语权,对日内瓦公约的遵守水平考验着每一个胜利者的国际道义。

    在这方面,美国人交出的答卷非常另类。945年5月4日,艾森豪威尔在没有和英军取得共识的情况下单方面向美军下令:把在德国境内收押的德国军人当作“被缴械的敌军”(dredeneyfre)而不是“战争俘虏”(prnerfwr)对待。

    就这样,投降的德军俘虏被美国人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在德国和奥地利以外被俘的德国军人,他们可以享受日内瓦第二公约规定的战俘待遇。另一类是被解除了武装的敌人,对于敌人,美军当然不必承诺给予“日内瓦待遇”,也完全可以禁止国际红十字会向这些人提供生活物资,同时有权向国际红十字会封闭有关这些人所获待遇的一切信息。

    这些在艾森豪威尔眼中仍然是“敌人”的战俘,事实上已完全丧失了与美军为敌的资格,他们象任人宰割的动物一样被美军用卡车从各个受降地点拉到了莱茵河畔,然后象倾倒垃圾一般被“倒”进了一座座“莱茵大营”。每个大营里都有很多用铁丝划分开的巨大方阵,划分方阵的主要依据是俘虏的身份,每个方阵中的俘虏人数在5千至万之间,方阵内的人均占地面积是3-5平方米。

    各个方阵被依次送进了德国俘虏,一个方阵装满后,再打开另一个方阵的铁丝大门。

    美军对新进方阵的战俘通常在2-4天内不提供食品和水。谁也不清美国人究竟意欲何为,但这种做法起到的客观效果是:在与饥渴抗衡中的俘虏们唯有减少一切活动才能保持体能,他们既没有体力逃跑,也没有体力闹事,更重要的是,一批本来身体已变得虚弱的人会在“莱茵大营”的这一首轮生存考验中被淘汰掉。

    开始提供食品和水以后,战俘们发现供应量严重不足。正常人在不活动时每天需要200卡路里的热量供应,劳动的人则需要2000-3000卡路里。而“莱茵大营”里的战俘们每天只能获得400-900卡路里热量的食品。他们获得的食品主要是美国产的鸡蛋粉、奶粉、饼干、巧克力、咖啡,在饮水供应受到严格控制的情况下,这样的食品迅速地吸干了战俘的体内水分,许多人出现严重的便秘。大营里没有洗漱设备,没有医疗器械,没有消毒设备,没有医疗措施,对伤病员的治疗和护理主要由战俘中的医护人员自己解决。每个方阵内只设有一个简易的地沟茅厕,很多病弱无力的人因为缺少体力穿越肮脏混乱的人群到达茅厕,常常在栖身之地排便,致使营地的环境日渐恶化,痢疾、伤寒、坏疽、肺炎等疾病开始在各营地蔓延,形成了对濒死人员的最后一击。

    瑞士红十字会曾尝试给“莱茵大营”提供食品、医药和生活物资,这些物品在到达之后,又被艾森豪威尔下令运回瑞士。

    究竟有多少战俘死于美军的“莱茵大营”里呢?

    战俘韦尔纳在99年出的布瑞曾海姆战俘营一书中,住在布瑞曾海姆战俘营附近的居民证实,在945年4月到月的4个月时间里,他们每天早上都能看到20-0具的尸体被运走。韦尔纳据此估算,在他呆过的这座容纳了3万战俘的大营里约有5万人死亡。死亡率为5%。如果加上在阴雨天气被坍塌地洞活埋的死者,死亡率应在5%。鉴于其它“莱茵大营”的状况也不可能比布瑞曾海姆战俘营的待遇更好,韦尔纳给出了一个恐怖的算式:500万人乘以5%,等于5万战俘在“莱茵大营”里死亡。

    99年,加拿大记者巴克切发表了一本叫作有计划的死亡的书,在“二战”历史研究领域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巴切克在多年查阅各国档案、文献和采访当事人之后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在美国人上死去的,以及后来移交给法国后死去的德国战俘的总数为0万到00万人。其中应由美国人负责的死亡人数约为0余万。这个数字和原战俘韦尔纳的结论不谋而合。巴克切认为,掌握真实数据的是美国,但记录此类信息的文件或者已被毁掉,或者已被修改,或者至今还处在严格保密的状态。

    雅尼克觉得艾森豪威尔这般所作所为相当眼熟,就好比汉奸为向主子表忠心,所以要表现出对自己族人最凶狠。

    而他跟大部分人都一样,对汉奸的仇恨甚于入侵者!

    “看来得给这位艾森豪威尔司令留一个特级战犯的名额了。”根据一般国际公认的标准,所谓战犯,是侵略战争的发动者、战争罪行的指挥者和执行者。军官服从上级命令,是尽军人的天职,不应该为此获罪。不过到底是不是战犯,还是要战胜国的算。毕竟作为战胜国,有绝对的话语权。

    “以后对那些被俘的美军俘虏好好甄别一下,凡是德裔美军士兵统统丢进c级战俘营。既然来了,就别回去了,永远留在他们祖先的故土里吧。”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54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