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三叔的信函
钱有财见大伙听的认真,又继续道:“人一天最清醒的时候是早晨,所以早晨背书是最快的,可即便记住也是短暂性记忆,所以为了强化记忆,吃午饭之前最好把早上背的书重新在大脑里过一边,晚上睡前再过一遍,以后定期把背过的书不断在大脑里回忆,这样就能保证不会忘记,避免无效学习”
楚修林、赵万钧几人听的认真,这些他们还是第一次听,以前背书都是背下来就不再背诵,可过段时间就忘得差不多,又要重复背诵,如此反复下来,简直是浪费了很多时间。
钱有财又讲了按计划学习的重要性,一天要学多少东西,十天要学多少,一个月要学多少,这样既有条不紊又更加有效。
众人听的频频点头,听到最后,就连张文忠也不再多什么了。
华灯初上,大伙儿才意犹未尽的散了。
钱有财和好友约定第二天一起在一块学习,这样学起来更加有效,而且可以互相讨论问题,又能糅合不同的观点,重新提炼出新观点。
果然几日下来几人感觉这样学起来更加有效果了,所以对这种学习方法也更加认可。
连原本有些想法,不大赞叹的张文忠也认可了这样的学习的方法。
在一起讨论问题的过程中钱有财又会时不时提起海上的利益和海权的重要性,不过这时代读书人显然并看不到大海的利益,就连朝廷都不重视。
不过钱有财相信他有意识的灌输下,总有人能认识到海权的重要的,这些同窗好友以后若是能在朝为官,思想上开阔,总比思想闭塞更有利于朝廷发展。
如果有可能的话,钱有财更想组建一个学社,倒也不是拉帮结派,主要是以讨论学术为主,不过这都要等他们中了举才行,只有中了举才有一定的凝聚力。
钱有财这几天收到韩子墨的来信,韩子墨这段时间打算就在家族族学里学习,他还在信里吹嘘,郎中给诊过脉,上官婉瑜怀的及有可能是双胞胎。
钱有财看了信,为之一笑,写了回信先道了喜,又提起他大姐钱金花嫁给了赵万钧的事儿。
钱有财对这次乡试信心也不是很大,毕竟不知道主考官和副考官的喜好,这就很可能导致文章出众,但不是考官所喜,一样的考不中,当天要是刚好写的文章是考官所喜那就及可能高中。
但是这种担心在收到三叔钱三柱的来信后就尽去了。
几天后钱有财就收到钱三柱从京城送来的包裹,里面有几本书和数篇文章以及一封信函。
钱有财和钱有光看见书的时候如获至宝,这是他三叔钱三柱给他们通过特殊段弄到的,可以这些都是不在世面上流传的王大人和郑大人的诗作文章,而且还是独一份的那种。
据钱三柱在信上,这些诗作文章都是王翰林和郑翰林闲来无事所做,都是家里的私藏,外面绝对没有流传。
钱三柱还在信上详细介绍了两位翰林官的一些基本信息以及喜好等。
郑翰林叫郑曦,今年只有二十八岁,是这次临阳行省乡试的主考官,是上一科的探花郎,风流锦绣,如今在翰林院任从六品修撰,出身于杭州府名门望族,从读书及有天赋,又是家中嫡子,所以为人坡有些傲慢,自视甚高,但是确实有几分才能,为人注重实际。
王翰林叫王安良,今年五十有六,任临阳行省乡试的副考官,此人三十岁就成为翰林院庶吉士,乡绅之家出身,然而在翰林院熬了二十六年还是个七品编修,长期郁郁不得志,为人坡有些阴郁,喜欢新进翰林们的奉承,可以是个读死书的老学究,只会纸上谈兵。
他三叔还在信上,王翰林因为觉得比郑翰林在翰林院资格老,所以对此次乡试安排郑翰林做主考他却当陪衬有些不服,不过不服也没用,品级摆在那里。
两位大人自然对文章喜好也不同,王翰林更喜欢辞藻华丽的锦绣文章,而郑翰林更喜欢沉稳炼达又言之有物的文章。
钱三柱怕两个侄子不知轻重把文章和诗作流传出去,特意嘱咐两个侄子,这次朝廷要整顿科考舞弊,以及按考官喜好作文的弊端。
朝廷这次是要严查科考的,钱三柱特地嘱咐文章可以少部分给好友看,用来作为结交人的段,切不可大面积流传。
其实这些不用钱三柱,钱有财和钱有光也明白这个道理。
钱有财自然知道他三叔的一片拳拳爱侄之心,他就是想大面积给人看,他也没办法把这三、四本书,外加上十几偏文章抄写个几十份啊。
钱有财和钱有光一商量,最后决定挑选郑翰林和王翰林最好的五篇文章,给楚修林抄了一份。
因为和韩子墨的关系更亲近,对韩子墨也信的过,知道他不会乱,所以钱有财干脆挑灯熬了两天时间,给韩子墨抄了两位翰林的部文章,又按钱三柱的信上所写,对两位大人也进行了详细介绍。
至于赵万钧那里,也就干脆不用抄了,就凭赵万钧对钱金花能做到这一步,他们就不会对赵万钧隐瞒什么,诗作文章轮流看就是了。
第二天钱有财把文章偷偷交给楚修林的时候也没文章的来路,只是在一家书院的一本书上找到的。
楚修林当然是如获至宝。
之后钱有财又托人把抄好的书捎给了韩子墨。
韩子墨乐呵呵的回了信,不过这货的回信风格简直不忍直视。
什么我想死你们了,什么他儿子最近不太老实,总在他媳妇肚子里翻跟头云云。
是大白话,没有任何的之乎者也,简直不像是一个秀才写出来的回信
这段时间钱有财和钱有光以及赵万钧下了学后,就会聚在一起,研读两位翰林的诗作文章。
经过一段时间的总结,钱有财头疼的道:“我觉得我的文章是入不了王大人的眼了,倒是那位郑大人的文章风格和我更接近,有些观点也和我几乎相同”
赵万钧点点头颇有些认同,想了想道:“咱们几个可能也就子墨兄即能写出辞藻华丽的锦绣文章,又能写出沉稳炼达的文章”
钱有财点点头,他确实不如韩子墨的才学,只是韩子墨年纪还,自身阅历不多,所以有时候写出的文章虽好却难免存在空谈。
钱有财能在院试中成为案首,绝对不是因为比韩子墨有才华,而是胜在两世为人的丰富阅历。
只是韩子墨没有太多心,城府又不深,如果能在官场历练几年,以韩子墨的才华,他能预见韩子墨的未来必然大放异彩,前途甚至比他更光明。
只是韩家在朝中无人,这货有时候太单纯,容易让人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