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第一批军官学员

A+A-

    一秒记住本站:9

    新部门的成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掀起轩然大波。

    就像赵匡胤在自个玩,本来兵部就被赵匡胤一把抓在里,朝臣们只当是兵部内部的改革而已。

    而与之相关的人员,本来都是告老还乡回家休长期病假的人,要么是官家的结拜兄弟,要么就是亲信。这是一个很关键的信号,意味着官家不再重用这些来。却没想到结果这些人全部安插进了新的部门。

    不免就让人猜测皇帝的布局了,之前的集体辞职是不是早就安排好了,为新职位做准备。

    这下害惨了那些跟风之人。真正有资格参与那晚鸿门宴的之后石守信等六人,再加上知情的赵普。

    这帮官家亲信一辞职,其武将也瑟瑟发抖,官家是不是要鸟尽弓藏了啊?于是也跟着递了请辞奏章,哪知道官家根本就没推辞,直接就签发了。结果呢?那些人重新安排职位了,自己还没有动静。

    不禁又厚着脸皮回来,纷纷求助赵普。他们可没那胆子去找赵匡胤,赵普的工作做通了,等于是做通了皇帝的工作。

    赵普早就得到赵匡胤的指示,这帮人全部安排到军事学院去教书去。

    赵普看着这群人也哭笑不得,官家自己几个弟兄夺兵权,你们去凑什么热闹,能有今日也是活该。

    “你们这事有点难办啊。官家现在正在气头上呢,你没看他的结拜兄弟都被打入闲职了吗?现在哪个里还有兵?”赵普呵呵的笑。

    “赵丞相菩萨心肠,总不能看着我们无所事事吧?再我才三十五岁,离告老还乡还早呢,还能为大宋出一把力。”

    “对呀,你看那几日天上下雨,我旧伤作疼,现在很快就好了,原来不是旧伤发作,而是得了风湿痛,本就没什么大碍。您看,我那个长期请假条还能不能撤回来?”

    “我们也不要兵权了,就安排个衙门让我们去养老也行啊,我这一家十几口人,就靠我在外撑着呢。你就当可怜可怜我,赏口饭吃。”

    赵普见差不多了,该摊派了。“你们当真不想掌兵权了?”

    “不想了。”所有人都看明白一件事,那就是不能沾染兵权,要不然石守信他们也不会这么快安排新职位。

    赵普道:“如果你们不想握兵权,老夫倒是能帮你们求下情,看官家是否发发善心,把你们安排到军事学院去。”

    “别啊,安排我去后勤保障部,行吗?我愿意为大宋军队做好后勤军资粮草工作。”

    “我想去兵甲部,为大宋将士提供更多更锋利的兵甲。”

    “我想恢复原职,我原职业不掌兵啊。”

    众人纷纷提出自己的要求,全是想去油水多的部门,都不愿意去教书。

    赵普摇着头:“这就难办了啊,答应你们求情,还一个个挑三拣四。你当这官是自己想要就要的吗?官家不允许,你们谁敢开口去要官?”

    “好好好,全都依赵丞相的,托您洪福,赶紧去劝劝官家吧。”

    赵普到赵匡胤那里做做样子又回来了。

    “官家总算答应给你们官职了,全都去新成立的军事学院当教官。”赵普缓缓道:“经过我劝,你们俸禄照旧。”

    众人听到去当教官心里很失望,但总比失业要好。后来听到俸禄照旧,这才开心起来。

    “你们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去学习,只有自己搞懂了,才好教别人,不能误人子弟不是。你们都前往洛阳郑王府学习两个月。”赵普道:“兵部也会在这两个月里,帮你们把场地找好,学员召集。”

    “什么?去郑王府学习两个月?”

    “这军事学院就是郑王弄出来的,自然到他府上去学。”

    “可那是洛阳啊,听闻早就破败不堪,看来我们要吃苦了。”

    “吃苦是真的,但并不破败,而今的洛阳城已经大变样了。”赵普这两年也没去过洛阳,看听来往商贾都夸洛阳城大变样,应该不错了吧。

    ****

    这些人总共才三十人,都是兵部或者近卫司的人,本身意志力不坚强,都是跟风的墙头草,否则也不会跟着递交请辞的奏章了。加上石守信他们六人,一共是三十六人。

    集体坐马车去洛阳,还在路上就惊奇不已了。

    车是郑王府的公共马车,一车可以坐二十人,一共两车。按郑王要求,不准带任何东西进入,连衣服鞋子都会发新的。

    路是河南府贷款修建的水泥路,双向六车道,外加两道人行道,中间松柏隔开。

    路上,竟然还有人拦着收费,上面写着“贷款修路,收费还贷”

    “连郑王府的马车都敢拦着收费?”众人啧啧称奇。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这个规矩正是郑王自己要求的,所有马车都要收费,行人才免费。如果强制冲关卡,会被当做逃税处理,洛阳府尹会把人抓去服役的。之前就有个地主老爷,不肯给钱,就被抓去服役三个月,被派到山上采石头烧石灰,三个月下来,身体也健壮了,不喘气了,一口气能睡三个娘子。”

    洛阳府尹窦仪为何这么上心?因为贷款修路的钱是拿河南府之后的税收做抵押的呀。

    终于到了洛阳,石守信光看城墙外面,就知道这墙不凡,都快抵得上汴京的城墙厚度了。

    城门人进入络绎不绝,而且还没有人收入城费。行人不收费就算了,连拉货的马车都不收费。自己坐的这辆马车,在路上要交过路费,入城反而免费,真是奇怪。

    城门口挂满了条幅,柴氏茶行、高家油店、罗氏镖局、郑王府玻璃,应有尽有。中间还夹杂这一张朝廷的海捕文书,在众多广告的衬托中也算醒目了。

    “洛阳城果然有意思。”石守信带着众人下了马车,准备步行入城,要好好领略这洛阳城的变化。

    随着周围百姓一起入城,发现城门甬道两旁摆满了桌子,后面各坐着一人,桌上放着纸张,旁边贴着大张的纸,上面写着招工启事,两排都是招工的。

    石守信等人身强体壮,正是各个商行招工的意向目标,通过短短的城门口,里竟然被塞了不下十章招工广告。后面还有娘子在喊:“官人,要找工作,记得来我们陈氏衣铺呀。活计轻松,一天只需要站那里就行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