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九章 何顾闯宫(中下)

A+A-

    周皇后令人火速去传温体仁,旋即又对何顾问道:“山崩岂是事,何以前锋巡逻士兵竟丝毫未察?”

    何顾装傻道:“事发之时,微臣距离万岁尚且还有百里之距。事发之后微臣又着急回京将此事报于娘娘,因此还未及详察。”

    周皇后咬牙切齿道:“必须彻查!陛下龙体,随行人等竟然如此马虎鲁莽,酿成这塌天之祸岂可轻饶!”

    何顾连连点头,义愤填膺:“微臣在高丽得知此事便立刻星夜兼程赶了回来,实指望能劝万岁回心转意,不料却最终是来迟一步。”

    周皇后听他这么,想起来自己劝阻崇祯不听便由了他去,顿时懊恼万分,只恨当时不曾全力阻拦,眼泪哗啦啦又淌了下来。

    何顾在露台下面心里也有点不是滋味,毕竟这幕后元凶就是自己。回想起见到崇祯以后的种种,其实他真的不算一个坏人,只是有些事情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今日他可以一时心软放过崇祯,但来日崇祯杀他绝对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有些事情当断则断,比如即将到来的这个温体仁。

    何顾此时已经不再纠结这个温体仁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飞火卫的情报上面没有写了。既然事情已经发生,就想怎么解决他好了。

    杀?可以杀,但不能轻易动,至少要摸清这人身后都站着谁,正所谓斩草要除根。

    但不杀,如果真被他拿走了辅政之权,只怕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子出错满盘皆输。尤其是雁门山调走两关守军,强令京师大营和直隶各部原地驻守。这两件事如果是自己掌权那就没什么大问题,宫里这孤儿寡母搅不出什么水花来。

    如果是温体仁掌权都不用查,把这件事宣扬出去就够自己喝一壶的了。

    何顾心如电转,飞快的思索着怎么对付温体仁。

    周皇后却是心伤意乱,原本也算聪慧的她现在是方寸大乱,脑子乱糟糟一团,一会儿想儿子登基的事,一会儿又惦记起崇祯的笑脸,忽然又担心太子年幼,会不会有权臣趁拥立其他皇室血脉

    一抬头,透过纱帐发现何顾站在露台下默不作声,心中不禁一凛:此人的传言本宫也风闻过一些。陛下亦曾过,其才凌厉果决,可治乱世,亦可起乱世。若太平年景绝不用他,奈何眼下非常时期不得不用

    如今陛下既去,又有何人可以与之掣肘制衡?

    想到这里,周皇后心中立刻对何顾升起了戒备之心:“何侍郎,你沿途劳顿,可先回府休息,稍后若有需要再做传唤便可。”

    何顾一听,这是要把自己撵走,她好和那个温体仁悄悄话门也没有!何顾一挺身:“微臣不累!一会儿温大人若来,难免问及雁门事发经过,来回通传反而会误了大事。”

    周皇后一听倒也有几分道理,也不太好直接撵人,因此便默然不语,偷偷透过纱帐仔细打量起何顾来了。

    都相由心生,其实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人的个性底蕴和心情常态会影响表情,表情则牵动五官,年深日久就会起到塑形的效果。至少对于大多数人来是这样的。

    何顾这两年为了铁焰镇可以是呕心沥血,平时自然而然的就带出了满脸疲态。这人如果长期处于工作高压之下,心中就会有戾气,戾气生于心而发于眉心,就是习惯性皱眉。

    他还没在明朝读过书,身上一点儿书卷气都没有,倒是因为常年杀人举投足带着一股子血腥气。

    而且何顾还特别不习惯对别人毕恭毕敬的,即使有也是装出来的,此时多少有点轻松随意的站姿就出卖了他。

    何顾此时在周皇后眼里大致是这么一个形象:凶神恶煞心深沉,尊卑之心淡薄,可靠度几乎为0。

    何顾还不知道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已经被人家定了性,他还在思索怎么解决掉这个温体仁。

    曹操,曹操来的还挺快。

    温体仁因为奉旨辅政,所以虽为内阁大学士最近却不在文渊阁办公,而是在武英殿偏殿。周延儒等人因为嫉恨,压根就不想提起他的名字,所以何顾第二次错过了知道温体仁存在的会。

    因为前去通传的太监两只眼睛哭的通红,温体仁知道肯定出了大事,所以是撩着朝袍一溜跑过来的。

    到近前猛然看到何顾,脚下顿时一个踉跄——何顾可以不知道他,他却没办法不认识何顾,毕竟这是大名鼎鼎的官场克星。

    周延儒算是够有心的了,否则也混不到首辅的位子上去。但如果拿他和温体仁相比,那就是学生和博士后的差距了。

    温体仁是什么选,那是崇祯时期在位最久的首辅,整整十年。除了他以外,其他首辅能超过一年都少见。温体仁其老奸巨猾老谋深算可见一斑。

    从看到何顾的第一眼开始,这老狐狸的心眼就开足了马力——他不是带着一帮大臣家丁去山西护驾了吗?怎么突然回来了?再看看周围人等一个个面有戚戚然,有几个眼睛都哭成桃子了难道

    温体仁心里咯噔一下子,不会是万岁出事了?当下也来不及想更多,噗通通跪倒在地,道:“微臣温体仁,参见皇后娘娘。不知召微臣前来所为何事。”

    周皇后看见不但熟识而且一脸慈祥的温体仁,仿佛见到了娘家人一般,顿时忍不住悲声再起。这就是上了年纪的好处,何顾才二十来岁,周延儒才三十来岁,但老狐狸可已经快六十了。

    这人一上岁数,莫名其妙就会让人觉得对方一定很稳重也可能是因为明朝没有碰瓷抢座插队的老头老太太。

    哭了半晌,周皇后才哽声道:“何侍郎,还是由你告诉温大人”

    何顾一直在对温体仁冷眼旁观,听到周皇后吩咐,嗓子眼稍微用力一绷,哑声道:“雁门山崩,万岁已经龙驾宾天”。

    老狐狸已经大概猜到发生了什么事,当今万岁只怕是凶多吉少,但听到这句话从何顾嘴里出来,依然是‘哎呀!’一声,双眼翻白身体向后就倒

    何顾在旁感觉有些怪怪的,怎么感觉这动作和自己在雁门山的演绎法很像呢

    几名太监赶下露台来又是一阵抢救,温体仁觉得戏差不多了才长出一口气,翻身坐起大声嚎哭:“万岁啊皆是微臣之过啊!微臣万死难辞”

    何顾眼睛一亮,什么意思?微臣之过?难道是他带头支持皇帝亲征的?嘿嘿,突破口找到了!

    不料周皇后忽然在旁道:“陛下去意坚决,此事岂能怪罪于温大人身上。还请温大人收拾心情,为我们孤儿寡母做主”

    温体仁一骨碌便爬了起来:“眼下大事莫过于龙体归京,太子登基。国不可一日无君呐娘娘!”

    周皇后道:“温大人既是陛下钦点辅政之人,又是礼部尚书,其间礼乐典制便有劳先生了。”

    何顾甩了甩脑袋,还是礼部尚书?

    等等,这俩人你一言我一语,这是已经把老子拨拉到一边去了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