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第409章 不薄
陈永福反而是没有想过那么多,陈逍遥既然想要一同前去,他也不介意,甚至道:“那就带上慧丽呗,如果有时间,到时候我们一同去爬长城。”
“也好。”陈逍遥答应了下来。
一开始的时候,陈逍遥是琢磨这怎么带上莉莉老师的,来一次疯狂之旅。
但是始终陈逍遥都没有能够找到合适的办法来处理这件事情,只能够作罢。
再离开深川,前往北京之前,陈逍遥还是约莉莉老师到立兴东路这边的套房来幽会了一次。
“你要走啦?”莉莉老师不舍地问道。
“对,陪我弟弟,进京赶考去。”陈逍遥幽默地道。
“哼,谁知道你是不是去跟谁逍遥快活去。”莉莉老师捶着陈逍遥的胸口。
“天地良心,绝对没有。”陈逍遥挂着莉莉老师的鼻子,道:“我现在心里面只有你。”
“你的话,我才不信呢。”莉莉老师也是有着自知之明的,道:“我现在啊,都已经看不懂我自己了,明明知道你的都是哄人的假话,却偏偏还跟你厮混在一起,我真的是混了脑袋了。”
“那还不是被我强大的个人魅力所征服了的!”陈逍遥自恋地道:“这种魅力,是你阻挡不住的。”
“臭美!”
马上就要出发北京了,陈逍遥经过考虑,还是带上了欧阳娇洁和马文一同前往北京。
当老板当习惯了,身边没有个人能够用,陈逍遥觉得还是有着诸多的不方便的。
如此一来,算上吴慧丽,他们可是一行五个人了。
马良才老师也带上了两个助,跟陈永福同一个课题组的另外还有两名男同学,一名女同学,这么算下来,是足足有十来个人了。
可谓是强大的“赴京赶考”的一支团队了,浩浩荡荡,上了飞,直奔北京。
陈逍遥对于北京这个地方,还是比较向往的,他很想知道,这个年代的北京,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
八月份的北京,跟南方差不多,艳阳高照,气温在30度左右,也是炎热得不行。
这是陈逍遥人生当中,第一次来到首都。
没错,穿越之前的陈逍遥,也没有到过首都来,所以严格地,可能都谈不上是一位好汉。
因为不到长城非好汉嘛。
本来学校方面,只提供了搭乘火车的费用给马良才的团队的,但是财大气粗的陈逍遥,怎么能够让这些学生们受苦受累呢。
“剩下来的时间,还可以用来适应一下环境。”陈逍遥这么对马良才道:“多一分钟的思考和研究,不定就多了一个设计的灵感,你对吧。”
马良才于是没有什么异议。
下了飞,一行人就直奔五道口附近。
这儿算是标准的大学城,周围就有著名的五道口职业技术学院——清华大学。
这一次的竞赛地点,就在清华园里面。
陈逍遥早早地就让欧阳娇洁定好了酒店。
还是那句话,活动的举办方是给马良才一行人安排了招待所住宿的,但是陈逍遥觉得自己安排的地方会好一些。
“更安静。”陈逍遥现在炫富起来,是可以做到圆滑而不露痕迹的了。
没错,有钱人的世界,就是应该跟别人不一样。
如果可以的话,陈逍遥还想花钱直接帮陈永福买到这一次比赛的冠军呢。
安顿了下来,马良才当然是跟学生们一同在房间里面,继续调试他们的实验器件了,这一次,他们是自带所有的配件、板子、工具、仪器等等,因此托运的时候,那个大箱子,差一点没通过安检。
陈逍遥则带着欧阳娇洁和马文到北京城去逛一逛先。
90年代的这个北京城,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繁华,可能是因为见惯了高楼大厦的陈逍遥,对繁华大都市的固有印象就是得有高楼大厦。
但是京城文化的自信,那是非常浓郁的。
走在胡同里头,不少大爷大妈,就会亲切地上来打招呼:“老板,您打哪儿来呀?”
“深川啊深川!”陈逍遥应答着。
“深川好啊!”大爷们就会夸赞道。
北京城味道,不是一下子就能够品味得到的。
还需要在这儿慢慢地品尝。
但是陈逍遥有陈逍遥的办法,能够跟深入地品尝到北京城的味道。
北京烤鸭。
陈逍遥带着欧阳娇洁和马文,一同走进了一家看上去是有些年代的烤鸭店。
“在深川,我倒是经常吃广东烤鸭。”陈逍遥对那二道:“不知道,这北京烤鸭,跟广东烤鸭有什么不一样呢?”
“那不一样的可就多了去了!”二还是一副电视里面的暗中客栈的二的模样,道:“这北京烤鸭的吃法和味道,都跟广东烤鸭是不以言的,我们这精妙之处,全在于脆皮,一鲜香为主,吃法上,是要将片好的鸭片,蘸上甜面酱加葱白、黄瓜条,用特制荷叶饼卷着吃。”
“那行,可别了。”陈逍遥笑着道:“我这口水都要掉下来了,你赶紧拿上来吧,我们现在是三个人吃,上三个人的分量就行了。”
“好嘞。”
很快,这北京烤鸭就端上来了,离着很远,陈逍遥就闻到了烤鸭特有的香味,看上去,这烤鸭是油腻得很。
怪不得不得是要跟荷叶饼卷着吃了,陈逍遥暗想。
学着他桌别人的吃法,陈逍遥也将那烤鸭给蘸酱,裹在了荷叶饼当中,然后轻轻地吃上一口。
味道绝了!
竟然一点儿都不腻,口感非常好,鸭子的肉质的鲜美,鲜嫩,一下子就出来了。
加上那甜面酱的味道,还有黄瓜条在口腔当中的味道扩散,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马文和欧阳娇洁也学着吃了起来。
“怎么样,你们老板可算是待你们不薄吧?”饭后,陈逍遥对马文和欧阳娇洁道。
“谢谢老板的恩赐。”欧阳娇洁嘴巴是老甜了。
吃完之后,还打包了一些,带回去给这些个学生们尝一尝。
“你们啊,可算是碰上了好时代了。”马良才对他的学生们道。
“这算什么好时代。”陈逍遥道:“以后我们的时代会更好的呢!”
“现在不愁吃,不愁穿,更不用帮家里面干农活,我那时候啊,可是经历过上山下乡的。”马良才道:“在农忙的时候,抽出时间来,晚上点着蜡烛,借着月光来学习,不然今天,哪儿来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