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A+A-

    李风有点愣神。

    为什么听起来就跟天上掉馅饼似的?仿佛211可以随便上。

    明明以他现在的成绩,高考时超长发挥也就刚摸到211的门槛。

    如果这件事不是偶像亲口跟他的,他肯定要以为对方是个骗子。保送不是只跟顶尖学霸有关吗?

    今天能来偶像家做客,是天大的惊喜。

    没想到惊喜之后还有惊喜。

    名校这种事,本来不该有任何犹豫,可是,第一次真正地和偶像接触,反而要让偶像帮自己,实话,李风本就心底里抗拒。

    更何况,他仔细琢磨着,帮自己把关……别人认认真真写东西复试,自己却找一个大作家帮忙“把关”,这岂不是算作弊吗?

    他平时喜欢写东西,仅仅是因为喜欢,高分作文也只是附带品。

    喜文选理已经是一种对现实的妥协了,他不愿意写点东西也要妥协,为了获得名次去依赖别人。

    李风被难住了。

    一旁,偶像还在等待自己的回复。

    可要是直接“不”的话,岂不是有点不识抬举的意思,也不妥。

    这时,江年插话了,一点儿也不给亲爹留面子:“他作文这么好,试肯定会试,但未必需要别人的帮助。文人不都是自有风骨的么?你一个大作家,莫非体会不到这种心情么?”

    李风尴尬笑笑。这话也就亲儿子能直。

    果然,江子枫一点也不生气。他看看江年,又看看李风,笑着:“你们可能有点误会我的话。我的把关,是从立意、从现实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帮助你更好地把握主题,不会干涉你具体内容的表达。事实上,你们这些在校学生很难对社会有深刻的理解,历年的获奖作品,指导老师的帮助也是必要的。”

    原来是这个意思。李风:“谢谢江叔叔。到时候如果需要帮助的话,我会请您帮忙的。”

    江子枫:“下个星期就是初赛了,到时候你们班班主任会跟你们。”

    “好的。”

    作文比赛的话题告一段落,餐桌上又陷入了安静。

    李风觉得奇怪,既然不讲究“食不语”,父子俩吃饭的时候怎么会不话呢?

    他跟爷爷吃饭,两人间存在珠穆朗玛峰般的代沟,都能从头聊到尾。

    餐桌上的气氛愈发诡异了。

    江年从来没想过,竟然有一天需要他来寻找话题,对方还是江子枫。

    他开口问:“你最近那本新书准备得怎么样了?”

    “已经定稿了。”江子枫按捺着笑意,“正式出版大概要在春节后。”

    他没有主动讲话,就是因为他知道,儿子为了掩饰,一定不会让沉默继续下去。

    江年又道:“到时候先搞一本来,免得你旁边这位粉丝到时候还要去抢。怎么也是我同桌。”

    这话时,面上是一副事不关己的表情。

    “没问题。”江子枫对李风道:“发行前出版商会给我样版,那本送你。”

    这可是特别版。李风高兴地:“谢谢江叔叔!”

    江子枫笑道:“不客气。”

    江年嘴唇微动,没吭声。

    李风又喊道:“也谢谢哥!”

    江年淡淡“嗯”了一声,嘴角不觉有了一点弧度。

    午饭之后,江子枫结合具体文本,给李风讲了一些自己在写作方面的心得。

    李风丝毫不敢放松,全神贯注地听着,时不时也会谈论一下自己的想法。

    江年则在一旁看着两位爱好文学的人上课。

    他觉得李风读理科实在可惜。

    他经常观察同桌上课。同桌学习非常认真,最讨厌的数学课,再枯燥无聊也能专注四十分钟,眼睛都不眨几下。

    但那种认真,与眼下的并不相同。

    此时此刻,李风的眼睛里是有光的。

    是那种只有对着无比珍爱的人或者物,才能够产生的热爱。

    江年忽然有一丢丢可以理解江子枫了。

    是的,尽管还是难以接受,但是能够理解——

    就像现在,如果李风最终放弃了写文章,作为一名旁观者,江年都会感到痛惜。

    因为这种热爱,所以江子枫才会那么义无反顾。

    热爱吗……

    江年认真地思索起来。

    思索一阵,他确定了一件事,自己真的没什么称得上热爱的东西。

    如果放弃自己所热爱的是一种可惜,那么没有热爱算是什么呢?

    江年不知道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如果是李风的话,他会怎么回答?

    不,其实他已经回答过了,早在第一次带自己逛校园的时候。

    先好好学习,再想其他的。

    跟江子枫的答案差不多。

    一旁,李风跟着江子枫的思路,觉得自己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从来没有人跟他讲过这些。

    F中的名师,对于写作,也不过是按部就班地介绍各种手法罢了。

    作文课上完了,李风:“我想先回去好好整理一下,结合我以前写过的东西。”

    江子枫肯定道:“的确应该自我总结,经常性的反思有助于能力提高。”

    江年没什么,送他出了区。

    江年重新回到家,江子枫评价道:“你这个同桌,在写文章方面确实很有天赋,也足够喜欢。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所成就。”

    江年心想,那是自然。

    不知道是因为理解了江子枫,还是因为江子枫对同桌的一番夸奖,江年觉得单独跟江子枫讲话没有那么困难了。

    江子枫又:“我看过他的成绩单,他不该学理科。”

    江年同样认同江子枫的这句话。

    江子枫继续道:“作文大赛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去年的特等奖获得者,直接被保送到了北大中文系。”

    顿了顿,江子枫问:“他的家庭条件是不是不太好?”

    出身于F县的江子枫深深知道,这里的人普遍认为,读理科才是所有穷人家孩子的出路。

    江年轻声道:“他从跟着爷爷长大。”

    江子枫:“很多人对文科的偏见太大了。学理并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

    江年沉默了一会儿,道:“这话得你跟他。”

    由他来,李风恐怕不会信,甚至就算是班主任也不见得能起作用。

    江子枫:“会的。”

    第二天,老莫就在班里通知作文比赛的事情了。

    “以前我们学校呢,新概念作文大赛都是文科生才能参与选拔,因为获得保送资格后,理科生的限制条件很多,不像文科生可以随意挑选专业。今年学校的政策做了调整,大家都可以参加,尤其是那些选了理科却更擅长文科的同学,一定要好好考虑,这次的比赛其实是一次机会。”

    “每个班可以有五个人参加学校选拔,学校从这些人里选出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的五个人可以去县里参加下轮比赛。我们班有谁想报名的?”

    陆陆续续有人举了手,李风自然也在其中。

    “程琳,李风,杨婕,刘淼。这才四个,还有别的人想参加吗?”

    老莫又喊了一遍,还是没有其他人再举手。

    于是13班只报了四个人。

    这也不奇怪,获奖的希望渺茫,大多数人参加都是白白浪费时间。

    学校的作文选拔赛定在周二下午。

    李风挺紧张。虽然上次他的作文分数拿了全校最高分,但是写作这件事儿,灵感太重要。

    偶像还提出指导自己复试的短篇写作,要是自己第一轮就被刷下来,实在有些丢脸。

    作文题很简单,跟平常的考试作文相差不大。

    限时三个时的写作时间,李风只花了一半就写完了。他检查了一遍错别字情况,就交卷回班了。

    教室在上第二节 课,是节自习课。

    上一节是体育,江年大概流了不少汗,外套脱了挂在椅背上,身上只穿着一件篮球服。

    空气中隐隐散发着一股荷尔蒙的味道。

    李风想起了自己作文里提到的少年感,穿着篮球服的江年大概就是少年感的最好诠释了。

    “回来得这么早,”江年看了眼时间,“考得怎么样?”

    “不好。”李风摇摇头,答道:“等结果呗。”

    之后的一个时,其余几人也陆续回来了。

    作文改得很快,第二天就出结果了。

    中午吃完饭,李风回教室写数学题。刚写完一道题,数学课代表风风火火地从外面跑进来,喊着:“李风你太厉害了,咱们班作文比赛就你一个人获奖了!还是一等奖,排在第二位。”

    此时还没到自习时间,不过班里已经到了很多人了。

    李风有点尴尬,班上另几位参加的人,杨婕和刘淼是走读生还没来,程琳却是坐在座位上呢。

    偏偏还有另一个人更没脑子,许明吃惊地问数学课代表:“你在哪儿看的?班长呢?”

    “就贴在一进学校的公示栏里,上面没写班长……”

    程琳原本在翻书包,听到这话低下头开始写字了。

    要不是知道数学课代表和学委这两人一向大咧咧的,李风得怀疑他们是故意挑拨自己跟程琳的关系了。

    一时间,他都不知道该不该为获奖高兴了。

    别的不,他经常请教程琳题目。

    可话又不是他的,自己这个当事人要是跑过去解释一通,搞不好还有故意炫耀的嫌疑。

    想了一会,李风决定写张纸条。

    不管什么话,用写的总是比用的多几分真挚。

    纸条中,他表示自己一直十分敬佩班长大人云云,希望班长大人不要介意刚刚数学课代表的话,不要生气。

    程琳看到纸条,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她哪有那么气,回复道:我没事,你不用多想。比赛加油!

    末了,写道:以后有不会的还是可以放心问~

    收到纸条,李风有点脸红。

    自己这点心思都被人家看出来了。

    就算这样,班长还是慷慨大方,真是个好人。

    于是,江年一进班就看到李风在跟程琳传纸条。

    两人都在笑,李风还脸红了。

    作者有话要:

    下章开启吃醋模式,某种意识逐渐觉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