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民居小饭馆

A+A-

    (看完给打个分)

    两个爸爸商量了一下,左拐进了南宁街,里面全是低矮的民宅,也改了很多门面,但一看架式就比外边马路边的档次低很多,想来价格也是便宜一块的。

    夹的街道两边全是门面,杂七混八的写牌匾乱七八糟的挂在各家门头。

    两个爸爸商量了一下,选了一家饭店,走了进去。

    饭店很,只有三张桌,一个厨房,老板是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胖乎乎的,脸上还着职业的笑容,从几个人到门口就开始招呼着,那热情劲让人觉得这是遇到失散多年的亲人了一样。

    “来啦哥,进来进来,进来喝口茶,几个人?来来坐这边,这边宽敞。大哥领孩子去公园玩啊?这会儿有点晚了,去公园最好上午来,这会儿项目坐不完,有点吃亏了。吃点啥?哎呀这几个大伙子,这么大可正能吃呢,我这么大的时候一顿得两大碗饭,整四五个馒头,那还不算菜呢。”

    “来大哥,抽烟。想好吃点啥没?别看我这店,弄菜绝对不糊弄,我这厨师都是有证的,要是弄出来大哥你不好吃我一分钱都不收你。”

    夏茂盛在一边叼了根烟:“菜单呢?没菜单老板你介绍啊,都有啥,能做啥?”

    老板笑呵呵的:“这兄弟口音是朝阳那边的是不?听着亲切啊,我有朋友就那边的。我这店,就没整啥菜单,那高级东西咱这店也卖不出去,就是家常菜,家常菜,你想吃啥就就行。”

    伟看了一眼夏茂盛,夏茂盛的口音是个大问题,东北这边绝大部分地区的口音稍微注点意都听不太出来,像他自己是本地的就没有人怀疑,但是夏茂盛这口音一听就是辽西那边的,但是他自己好像毫不在意。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市场上一片混乱,杀生欺外是太正常的事情,本地人买五毛钱的东西,一听你外地人就敢跟你要二十,弄不好就挨顿揍。

    杨铁斌的爸爸也看了一眼夏茂盛,扭头对老板:“随便弄几个家常菜吧,干豆腐肉段木须肉啥的,弄五个菜,来两瓶啤酒,米饭一人一碗,不够俺们在要。”

    老板走到饭厅门口冲后面厨房里喊:“干豆腐熘肉段木须肉烧茄子渍菜粉,再弄个素烩汤。米饭六碗。快点啊,整好点。”完了自己去边上拿了两瓶老雪花过来放在桌子上,拿瓶起子给开了盖,问:“还用啥不哥?”

    杨爸摆摆:“差不多了,先就这样,不够在要吧,剩了怪可惜的。”

    老板点点头,在边上扯个凳子坐了下来,:“大哥你们是外地来的啊?”

    杨爸瞅了一眼夏茂盛,:“这几个孩子是文化宫厨师班的同学,我这是请孩子们出来吃顿饭,俺们这是哪的都有,碰一起就是缘份呗。这年头,多个朋友多条路,谁也不知道将来能用着谁的。”

    老板点点头:“大哥这话对。几个兄弟全是学厨师的啊?我这厨师也是那边出来的呢。老师全是刘敬贤的徒弟啥的,教的还是挺好,你尝尝我这菜,味绝对不差,就是我这店,要不然也得卖个几十上百的。”

    伟:“那你咋不开个大的呢?我看外面街边上那买卖都挺好的。”

    老板:“租不着房子啊,饭店这玩艺儿位置偏了不行,正当街的你看看还哪有空?再了,房租,装修,税,那成本就太大了,还不如弄个这店,你也省我也赚,还不用那么累。”

    顿了一下,老板又:“对了,那边管住不管吃对不?那以后你们就天天来这吃,我到点给你们做好,肯定优惠,想吃啥头天一声就行。到时候你们把同学拉来,人多吃饭热闹,完了我给你们几个加菜。”

    厨房那边喊了一声,老板出去端了菜进来,把饭给几个人盛了,问:“要蒜不,独头紫蒜。”着把米醋瓶子放到桌上,辽东这边以奉天为分割线,往东走吃白醋,往西走吃米醋。

    他这就是在自己房子里弄了个店,服务员都没请,里外一个人忙活。这个时期市场不规范,也就是自发经营的暴利时代,这样的店很多,从昂贵的大店里抢人,90年代末市场整顿,暴利被扼制,这样的店就失去了生存空间,慢慢消失了。

    杨铁斌的爸爸摇了摇头,李光钊的爸爸:“拿几个吧,这几天有点要感冒,吃点蒜顶一顶。老板有茶叶吧?完了我嚼点去去味儿。”

    老板点头“有,有,我给你拿。我这没啥好茶,就茉莉花,你将就一下。那你在吃点醋,感冒了得弄白醋,我给你拿去。”他又跑厨房,不一会儿拿了几头蒜和一瓶白醋过来。

    放下醋瓶子,老板又拿烟散了一圈,坐下来:“咋样兄弟,反正你们也得天天吃饭,拉点人过来,你们自己也能省点不是嘛。”

    伟给自己倒了一点白醋,笑着:“那你可不到我这儿,我家就南湖那片,电力区。今天是同学第一天见面,来凑个热闹。以后我得回家吃,我媳妇一个人在家不行。”

    老板愣了一下,笑了笑,:“那你中午也回去啊?你媳妇不上班就在家呆着呗?瞅你也不大啊,有媳妇啦?”

    伟:“没结婚呢。我媳妇在东北工学院上学呢,毕业结婚。中午得出来吃,来回跑麻烦,中午我媳妇吃食堂。”

    老板马上有点肃然起敬的感觉,又给伟递了根烟点着火,:“行啊兄弟,你这深藏不露啊,那你媳妇将来可厉害了。东北工学院哪,出来就是干部,起点可不低。咱们省里可有些工学院出来的,那学友的身份相当好使啊。”

    李光钊和杨铁斌都看向伟,连一直好像什么都不放在心上的夏茂盛都扭头看了伟一眼:“行啊哥们,厉害了。”

    李光钊和杨铁斌的爸爸都举起酒杯:“来来张,这得走一个,你子行啊,将来出息了可不能忘了光(铁子),来来,拿杯,啥也得整一个。”

    老板站起来递了个杯过来,伟没办法,让李光钊的爸爸给倒了一杯啤酒。

    东北这段时间流行喝口杯,就是白酒生产出来就是一杯,装酒的也就是一个玻璃杯,开了盖直接喝就行,一杯三两或者四两。酒喝完了杯子洗洗就是真杯子了,饭店里一般都是这种杯。

    大伙起哄,都倒上啤酒,拉着伟干了一下,把伟一下就弄了个大红脸,喝酒这东西真的是靠天生遗传,不能喝就是不能喝,啥练练啥的纯是扯蛋,再练也不过是一杯变两杯,从来没见过练练就从一两冲到一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