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三路伐吴
曹丕不听许褚苦谏,依然大兴土木,大练甲兵,欲在数年内剿灭刘备,压服孙权、公孙恭等诸侯,一统天下。
之所以把矛头首先对准刘备,因为刘备在成都称帝,和曹魏公然对抗。
曹魏黄初三年正月,曹丕驾临许昌宫,与郭女王牵,步入大汉天子刘协工作过的殿堂。
曹丕为广纳人才,发布诏令:今之计,古之贡士也;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若限年然后取士,是吕尚、周晋不显於前世也。其令郡国所选,勿拘老幼;儒通经术,吏达文法,到皆试用。有司纠故不以实者。
孙权因刘备屯军秭归,准备大规模伐吴,担心曹魏趁打他,像个乖顺的孩子,上书曹丕,态度极为恭敬:刘备支党四万人,马二三千匹,出秭归,请往扫扑,以克捷为效。
曹丕不傻,心想孙权啊孙权,刘备打你,关我甚事?想拉我出兵,没门!
于是乎,曹丕回书:昔隗嚣之弊,祸发栒邑,子阳之禽,变起扞关,将军其亢厉威武,勉蹈奇功,以称吾意。
夸了孙权一回,你很能干,你和刘备打。我呢,谁也不帮,坐山观虎斗!
对孙权来,要的就是这效果,如今目的达到,可以一心对付刘备了。
鄯善、龟兹、于阗各族首领都派使臣来进献贡品,曹丕大喜,亲自书写诏书:西戎即叙,氐、羌来王,诗、书美之。顷者西域外夷并款塞内附,应劭汉书注曰:款,叩也;皆叩塞门来服从。其遣使者抚劳之。
此后曹魏与西域通好,还在西域设置了戊己校尉。
吴蜀开战,他们打得欢,曹魏做什么呢?曹丕决定趁搞封赏活动和行政规划,笼络人心,巩固政权,积蓄好力量,再考虑征伐之事。
曹丕下诏,立齐公曹睿为平原王,曹彰等十一人皆封为王。并规定,封立的庶子称乡公,嗣立的庶子称亭侯,公的庶子称亭伯。封皇子曹霖为河东王,曹植被立为甄城王。把荆、扬以及长江以南的八郡合并为荆州,孙权任荆州牧,荆州江北各郡归郢州。
吴蜀之战的结果如何?曹丕与群臣讨论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刘备不懂兵法,难道有用七百里连营抵抗敌军的吗?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擒,这是兵家大忌。孙权的捷报马上就要到了。
不出曹丕所料,七天后,孙权击败刘备的捷报到达洛阳。
刘备伐吴这场战争,史称夷陵之战,以刘备惨败告终,其主力受到重创,丧失了统一天下的资本。此后诸葛亮虽屡次伐魏,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即是明证。
洛阳许褚府邸,许褚、邵婷、桂香、许仪、许耀、许菊、许定、许仁、许琴、彭福、阎容、扈韵、欧昆、郦壳等亲友们聚在一起,举行家宴。
许褚举杯道:“欣逢盛世心情好,为了曹魏千秋伟业,干杯!”
完,许褚端着酒杯,一饮而尽。
众人纷纷举杯,喝光了杯中酒。
酒过三巡,许定道:“听陛下因为孙权违反诺言,不送质子过来,十分恼怒,欲兴兵伐吴。”
众人听了,你一言,我一语,议论此事利弊。
许仁分析得最有道理:“大魏军擅长陆战,东吴军擅长水战和防御战。陛下没有在夷陵之战时打刘备或孙权,是战略上的大失误。现在东吴军民齐心,想一举灭吴,成功率极低。”
大多数人同意许仁的分析,许褚问道:“三弟,有没有办法阻止陛下伐吴?”
许仁叹道:“陛下和先皇最大的区别,在于不愿广纳良谋。这次伐吴,我估计十有八九劝阻不了。因为陛下登基不久,急于立威,才发动这场征吴之战的。”
众人听了,尽皆默然。
曹丕下诏,不允许妇人参政,群臣有事,不得对太后奏,外戚不能在朝中担任重将权臣,也不能无功而被封王封侯。如有违拗,天下共诛之。
不久,曹丕立贵嫔郭女王为皇后。赏赐全国男子爵人二级;对鳏夫、寡妇、残疾、年迈和贫苦难以生存的人,国家赐给粮食。
曹丕选定首阳山东侧为寿陵,发布关于丧葬的规定:礼,国君即位为椑,椑音扶历反。存不忘亡也。臣松之按:礼,天子诸侯之棺,各有重数;棺之亲身者曰椑。昔尧葬谷林,通树之,禹葬会稽,农不易亩,吕氏春秋:尧葬于谷林,通树之;舜葬于纪,市廛不变其肆;禹葬会稽,不变人徒。故葬於山林,则合乎山林。封树之制,非上古也,吾无取焉。寿陵因山为体,无为封树,无立寝殿,造园邑,通神道。夫葬也者,藏也,欲人之不得见也。骨无痛痒之知,冢非栖神之宅,礼不墓祭,欲存亡之不黩也,为棺椁足以朽骨,衣衾足以朽肉而已。故吾营此丘墟不食之地,欲使易代之后不知其处。无施苇炭,无藏金银铜铁,一以瓦器,合古涂车、刍灵之义。棺但漆际会三过,饭含无以珠玉,无施珠襦玉匣,诸愚俗所为也
曹魏黄初三年九月,曹丕正式伐吴,出动三路大军,声势浩大。征东大将军曹休、前将军张辽率军出洞口,大将军曹仁出濡须,上军大将军曹真、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左将军张合、右将军徐晃围南郡。
孙权遣建将军吕范督五军,以水军拒曹休,以左将军诸葛瑾、平北将军潘璋、将军扬粲救南郡,以裨将军朱桓守濡须拒曹仁。
魏吴双方,兵戎相见,大打出。
孙权刚和刘备打完仗,国力大损,不想和魏国交战,遂接受大多数文武意见,以扬越蛮夷未平,卑辞上书,愿意交还土地人民,让太子孙登向魏宗室求婚,愿意遣孙邵、张昭随同入侍。
曹丕看了书信,立即回复,孙登如早晨到,晚上就退兵。如果孙登不到,则决意进兵,与孙权这个老江湖好好较量一番。
孙权见此计不成,只得硬着头皮接战。他改元黄武,遣军临江拒守。
曹丕亲自上船,指挥魏军攻向江南。一时间,千船竞发,直驶江南。
许褚、桂香率数千虎卫军紧随曹丕,与东吴水军作战。
吕范率领东吴水军与魏军厮杀,不料大风骤起,掀翻了不少战船,将士伤亡数千,只得退守江南。
曹魏黄初四年正月,张合击败孙盛军,占领江陵中洲。诸葛谨率军救援孙盛,被夏侯尚督军击退。
此时朱然据守江陵城,有战斗力的兵马只有五六千人,人心惶惶。
朱然决定主动出击,挫敌锐气。他身先士卒,夜袭魏营,接连攻破二座魏营,使徐晃不知江陵吴军虚实,不敢贸然进攻。
曹仁率军攻濡须,屡出昏招,被朱桓击败,折兵无数。
激战中,魏将常雕阵亡,王双被俘,士气大挫。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魏军中瘟疫流行,加上江水上涨,将无战心,兵无斗志。曹丕采纳董昭意见,撤回三路军马,结束了第一次伐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