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玉玺之诱

A+A-

    程普、黄盖、韩当率军抵达洛阳城下,城内董卓军只有几百人,只是做做样子,表示洛阳还在“朝廷”中。

    董军将士见袁军开至,哪敢接战,弃城而逃,跑得比兔子还快。

    我靠!

    程普、黄盖、韩当一边骂董卓,一边指挥部下开进洛阳城,占领宫殿,出榜安民。

    宫殿早被大火烧得面目全非,一片废墟,但从遍地瓦砾可以想象,这里曾是大汉王朝的政治、军事中心,如今千疮百孔,令人唏嘘。

    孙策、孙贲、孙尚香在洛阳外围布置好警戒线后,联名写信,派信使送到孙坚中。

    孙坚阅毕,笑道:“现在可以入城了。”

    第二天,孙坚、许褚、楚玲玲率讨董军主力部队万余人,浩浩荡荡,开进洛阳城。

    在一个曾经是王公贵族生活过的府第里,孙坚、许褚、楚玲玲合署办公。

    许褚、楚玲玲不像孙坚,没有见过大世面,王公贵族宅第,原来只看到州郡级别,如今在京城看到如此大的宅第,可以想象昔日多么繁华。

    如今许褚、楚玲玲坐在红木椅子上,与孙坚一起,接待社会各界人士,享受王公贵族般的待遇。

    绝对k!

    楚玲玲笑道:“仲康,咱们成了大富大贵之人了,嘻嘻。”

    许褚道:“咱们是武人的命,外出征战,才有无穷乐趣。如果呆在家里,即使像这样的豪宅,那也是没意思的。”

    孙坚宏声道:“我同意仲康的观点,我也是武人的命,上了战场,热血沸腾,才感到爽!”

    突然,亲兵来报:“孙将军、许将军,董卓派心腹大将李傕前来议和。”

    孙坚问道:“李傕现在何处?”

    “就在门外。”

    “让他进来!”

    亲兵答应一声,转身离去。

    不一会儿,李傕走了进来。

    孙坚见李傕臼头深目,膀阔腰圆,步伐急促有力,像极了一介武夫,遂道:“李将军,别来无恙,坐下话。”

    李傕落座,大声道:“董太师钦佩孙将军勇武威猛,派我为使,欲与孙将军结为秦晋之好,并且让孙将军开列子弟中能任刺史、郡守的名单,保举任用他们。”

    孙坚道:“交换条件就是要我不统兵西进,是。”

    李傕点头道:“孙将军与董太师并无深仇大恨,何必苦苦追杀呢。孙将军想在朝廷里做什么高官,尽管提。董太师了,除了天子和他,朝廷里其它职位,任由孙将军挑选。董太师真心诚意要和孙将军做朋友,在一起喝酒,处理军国大事。”

    孙坚正色道:“董卓大逆不道,荡覆王室,如今不诛其三族,示众全国,我死也不瞑目,难道还要与他和亲吗?汝勿多言!”

    李傕大惊,没想到孙坚如此不近人情,遂离席道:“孙将军刚有余而柔不足,不会玩政事,在下告辞了!”

    孙坚冷声道:“不送!”

    李傕气哼哼走后,许褚在一旁道:“孙将军没必要这样固执,人家以礼相待,你即使有不同想法,面子上不能这样对待人家。”

    孙坚叹道:“讨贼安民,是我平生夙愿。这次讨伐董卓逆贼,我抱定战死沙场之准备,希望平灭董贼后,天下从此太平。”

    许褚摇头道:“孙将军,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简单。”

    二人正在聊呢,一名亲兵入内,大声报告:“一队兵士在洛阳城南的甄官井里,打捞出了传国玉玺,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缺一角,文字是‘受命于王,既寿永昌。’人们是张让等作乱,劫持天子出奔,左右分散,掌玺人投到井中的。”

    孙坚道:“玉玺现在何处?”

    “在黄盖将军的刀兵营里。”

    “你让黄将军把玉玺送来。”

    亲兵答应一声,飞快离去。

    不一会儿,黄盖捧玉玺,走了进来。

    黄盖把玉玺交到孙坚中,垂立一边。

    孙坚细细看了一会,叹道:“我乃武夫,无福消受此玺,交给主公处理。”

    黄盖听了,没有什么。

    因为孙坚明白,他现在的军力,不能完全独立,属于袁术的一支部队。如今得了此玺,自然要上交。如果占为己有,一则自身实力担不起玉玺之重;二则许褚、楚玲玲在一旁,明显是袁术派来监督孙坚的;三则袁术家世显赫,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而自己的父亲,只是一个菜农,岂能与王候出身的袁术相提并论?

    所以呀,孙坚打定主意,这块玉玺无论如何,要交给袁术!

    也就是,袁术拿这块玉玺,在孙坚看来,关东群雄里,是最合适的。不交给上级领导,还交给谁?

    程普、韩当听在井内捞到了玉玺,快马加鞭,来到孙坚那儿,进行观赏,称赞不已。

    突然,玉玺周围出现五彩云气,不断浮动,众人惊呆了!

    五彩祥云里,观音菩萨现身了,只见观音菩萨端坐千叶莲台上,持净瓶,庄严和蔼,温声道:“汉家玉玺,归属火德,代汉者当涂高,切记!”

    言讫,观音菩萨身形一晃,莲台飞上高空,很快消失了。

    众人听了,迷惑不解,因为文化水平有限,都是一群打打杀杀的武夫,岂能参悟观音高语?

    孙坚道“我家主公研究过京氏易,懂谶纬之学,放眼天下群雄,主公在这方面修为最高,最有资格解开观音谶语之谜。”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

    孙坚亲自骑快马,和许褚、楚玲玲一起,前往鲁阳,见了袁术,双捧着玉玺,递给袁术,并讲了观音谶语。

    袁术接过玉玺,仔细端详了一阵,感慨道:“为了你这东西,不知丢了多少人的性命,唉。”

    不久,袁术对观音谶语,作了初步解释:按照儒家“五德始终”理论,汉朝属于火德,依五行相生来推导,取代汉朝者应该是具有土德、色尚黄的势力。黄巾军自称“黄天当立”,观音谶言“代汉者当涂高”,“涂”音土,部首也是“土”,也符合与五行相生的理论。

    从此,袁术心里,遂有纂逆汉家之谋。话做事,不再以天下为己任,而是以符合不符合袁氏家族的利益为出发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