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初露峥嵘
朱一贵见王叔文对加入复兴会毫不抗拒,便叮嘱道:“你是师叔的大弟子,我虽然同意你加入复兴会,但你的引荐人还得由师叔来当。我回头写封信给师叔明一下情况,到时师叔自会引荐你,安排你做入会宣誓,做你的引路人。”
王叔文立即明白了朱一贵的用意,朱一贵当他引路人和老师当他引路人,两者意义完全不同。
从虚名上讲,后者代表他和朱一贵的地位是平等的。
王叔文对朱一贵的善意十分感激,投桃报李道:“师弟之前不是一直在为大宋人口少,徒见宝山在前,却只能空而回而遗憾不已吗?师兄苦思一策,倒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
朱一贵惊喜道:“什么计策?”
王叔文道:“我认真思考了一下,当初费劲心力引入的九州移民,多是因为大宋土地贫瘠,开垦不易,生活较为艰辛,而迁入周边的富裕之地,如掸国、暹罗、安南等国。
现如今师弟你在西岛实行的政策,工商发达,可以维持生计的工作众多。福利好暂且不,仅是普通工人一人一月所得,就超过周边暹罗等国,中农一家几口一年岁入。
你我们若是双管齐下,从九州吸引移民的同时,也在周边国家大力宣传我们的西岛工人的富裕生活,吸引那些以前的九州移民重新来我大宋,那人口增长的速度岂不是要快上很多。
仅我所知这十年从我大宋流失的移民,就不下二十万之巨。现在他们中不少人,已在周边国家成了家,若把这些新增的人口算上,估计能超过三十万。
若是我们能把这些人口吸引过来,只怕不需要五年时间,咱们就能有百万人口。”
王叔文的计策让朱一贵眼前一亮,他踱着步子走在通向自家府院的路上,把王叔文提出的计策在腹中权衡了一番,忽然向王叔文提出了一个疑问:“师兄,周边几个国家,以你估计有多少华族人。”
王叔文见朱一贵如此相问,立即明白了他的心意,道:“你是想把那些华裔一起吸引过来?我劝你还是不必自找麻烦。虽然他们留着我们华族人的血脉,可是他们中很多人生活习惯、文化习性已经与我们大相径庭,纵使有他们有数百万之众,也不如那三十万人来得好消化。”
朱一贵却不认同,道:“怕什么,饿死胆的,撑死胆大的。习惯不同,文化有差异,都没有关系。只要你我指挥棒舞得好,你还怕他们不跟着我们改变,跟着我们的调子走。我们要走的是工业化之路,工业化的社会不仅有着提升生产力的怪兽,工业化的社会也是一个文化的大熔炉。
这个社会可不同于农业社会,社会文化几百年才会出现一些改变。在工业化的社会里,没有哪一种文化可以流行几十年。今年的流行文化,可能到了明年就成了古董。人们昨天也许还喜欢在裤子多挖个洞,今天就改为在衣服上画上喜欢的彩绘。文化每一天都在改变,一点一点的,由量到质。”
“裤子上挖几个洞?这也叫文化?”王叔文对朱一贵的法表示质疑,“也许你得有道理,但我想我是不会看到这一天的到来,那真是太荒诞了。反正西岛是师父划给你,让任意施为的地方。你既然有信心,那我也不拦你。只是若出现了问题,你还是及时收为好。”
朱一贵对此报以微微一笑,点头接受了王叔文的好意。
不过心里对此却信心十足,因为对他来这压根不是荒诞而是事实。
在另一个平行世界,他就习惯于这种审美观,也穿过裤上挖了洞的牛仔裤。
朱一贵越想越觉得师兄王叔文提出的计策可行,甚至他联系到了平行世界的许多政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绿卡政策。
这是一种很有弹性的政策,持有绿卡的人相当于获得了一张永久居留证。可以如本国公民一样,在这个国家无限期待着,而且基本上享受该国所有的福利。比如,你失业了,你有失业保险;你病了,有医疗保险;你的孩子可以免费读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还有一定的学费减免。
不过这些福利都是有条件的,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你才能获得绿卡,而不是如本国公民一样天生享有这些权利。
可谓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你得有被媷羊毛的价值,才会给予你一些甜头。
而且这些甜头也不是无限的,只会让你在经济上享受到相应的福利,而在最为重要的政治权利上,比如选举权,被选举权,参军入伍,以及从事政府工作等方面,是不享有本国公民所享有的权利。
更为关键的是,拥有了绿卡,并不意味着你就不会被所在国驱逐。当持有绿卡的人,与所在国的利益相冲突时,将会被取消永久居留资格。比如可能对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危害的,被审判关判处驱逐出境的,通过提供虚假材料等非法段骗取永久居留资格的
想到这些,朱一贵有如拨开云雾得见青天,种种妙策如羚羊挂角源源而来,一环套着一环,一计套着一计。
平行世界那些关于绿卡,关于移民的诸多零散政策,那些被他在这一刻吸收消化,成为一个庞大的体系,成了他推动大宋这艘巨轮前进的动力。
朱一贵压抑着心中的兴奋,努力让自己保持着平静:“师兄,我觉得我们的胆子还要再迈大一点。现在西岛的福利政策,最多只能吸引一些中农,吸引不到富裕的中产之家。我们应该制定更好的政策,比如免费教育、失业保险、养老保险、更好的医疗保险等政策,来吸引在他国属于社会中坚的中产精英分子。
我们应该让愿意到我大宋工作生活的人,可以后顾无忧地享有更优质的生活,追求他们以前不敢奢望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