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眼 睛
老婆子也不抬头,答道:“搓了线,才能织布。织了布,才有衣裳。穿了衣裳,你才不会冻死。”
女孩一脸稚气,点了点头,忽然唱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无衣无葛,何以卒岁?”
孔秀听得心动,走近几步,仔细打量女孩。女孩一双眼睛,分外漆黑水灵,孔秀只觉得莫名亲切。
老婆子突然停了下来,抬抹了抹眼睛,哀叹道:“作孽啊。你阿爹,作孽啊”
女孩吃了一惊,焦急问道:“阿婆,你眼睛又疼了么?”
老婆子干哭了几声,只摸了摸女孩的头,又继续搓起了麻线。
旁边的窝棚里,有人喊道:“阿秀,回来喝粥了。”
女孩当即转身,跑了过去,一边喊道:“喝粥啦,喝粥啦”
孔秀登时愣住了,想起时候跟着师父的日子,不由得眨了眨眼睛,跟着女孩钻进一个窝棚。
里面,弥漫着发霉的味道,却收拾得颇为干净。
正中摆了张木桌,桌上一点昏黄的灯光。一个妇人,坐在桌旁扒拉几口菜叶,又低头看向身边的女孩。
女孩双捧着碗,只顾喝粥,连气也不肯喘一口。
孔秀看了一会,慢慢走近几步。
那妇人猛地抬起头来,满脸惊恐之色,一句话也不出来。
女孩放下碗,转头看了过来,笑着问道:“大哥哥,肚子饿么?来喝我的粥,可好喝了。”
妇人一把拉过女孩,紧紧抱在怀里。
孔秀笑了笑,走到女孩跟前,蹲下道:“我吃得太饱了,还有两个馒头吃不完。你帮我吃,好不好?”完从怀中取出一个纸包,揭开来却是两个馒头,伸递了过去。
女孩高兴地点了点头,想挣脱出来,却被那妇人死死拉住。
孔秀撕下一块馒头,自己先吃下去,笑着道:“阿婶,别担心。我不是坏人。”
妇人神色紧张,低声问道:“你,你是来抓他回去么?”
孔秀摇头笑了笑,道:“我在外面,听见阿秀背诗,可喜欢得很。所以进来找她,帮我吃馒头。”
那妇人仔细打量孔秀几眼,忽然笑了出来,放心地将女孩松开。
女孩接过馒头,先咬了一口,又把另一个递给妇人,道:“阿母,你也帮大哥哥吃一个。”
妇人接过馒头,心放到一个空碗里,道:“她不是哥哥,是姐姐。”
女孩吃惊地看着孔秀,眨了眨眼睛,问道:“你,真是姐姐?”
孔秀点了点头,伸摸了摸女孩的脸,道:“阿秀的眼睛,真漂亮。”
女孩连咬了几口馒头,道:“姐姐的眼睛,也漂亮。阿母,是不是?”
妇人仔细打量孔秀,神态渐渐亲切,却像是看见亲人,慢慢道:“很多年前,族里出过一个全天下最美的姑娘。她那双眼睛,漆黑闪亮。从此以后,族里的姑娘,眼睛都是乌黑的。”
孔秀愣了一下,回想起以前赎过的孽族女孩,好像真的都是黑眼睛,又觉得这个女孩的眼睛,跟自己特别像,心中拿定主意,低声问道:“阿婶,家里有几口人?”
那妇人又紧张起来,答道:“三口。她阿爹,出去挑粪水了。”
孔秀想了想,从袖中取出两张文书,问道:“我只有两张赎身文书,你愿不愿带阿秀走?”
妇人瞪大眼睛发呆一会,连忙跪了下来,道:“多谢恩人。不用两张,只要把阿秀带出去就行。让她跟着恩人,做牛做马也愿意。”
孔秀轻叹一声,问道:“他阿爹,叫什么?”
妇人眨了眨眼睛,挤出几滴泪水,答道:“张阿七。他是为了我,才进来的”
孔秀咬了咬牙,把两张文书都塞到妇人里,道:“你先带阿秀走。我会想办法,再救他爹。”
妇人激动万分,连磕了几个头,忽然问道:“恩人,莫非就是那个救苦救难的活菩萨?营寨里的人,都是心里念着恩人,才有活下去的盼头。”又拉着那女孩,一起磕了三个头。
孔秀将她们扶起来,道:“阿婶,不必多。眼下,我也只能做这些。你拿着这两张文书,去找管营的差头。我都打点好了,你们今晚就走。”
女孩刚把馒头吃完,问道:“阿母,我们去哪里?不等阿爹了么?”
孔秀不忍再看,留下些碎银子,叮嘱几句,转身走了出去。
出了营寨,孔秀想念起师父了,打算回山上住一阵子。猛地,却又想起了端木铭心。也不知这呆子,养了娃娃没有?娃娃笑起来,是不是跟那呆子一般的好看?
孔秀边走边想,脑子里思绪万千。忽然灵光一闪,杜威怕是也惦记那呆子,倒不如去吴中守株待兔。剩下的几张文书,倒也不着急,还是先去看看那呆子吧。一不留神,让杜威害死了,可就再也见不着了。
没过几日,洛阳城里,已聚集起数千好汉。每日仍有各门派的人,陆续赶往洛阳。按如此大的动静,朝廷不会不管。六扇门却只派了个捕头,来洛阳巡查一阵,便不见了人影。
江湖上风声四起,都四海盟要踏平少林,一统武林。七大派则是人人自危,武当掌门广发信帖,劝各派不要受人挑唆,自相残杀,却已无济于事。
洛阳城里,人人都在传。雷公已经定下了日子,五月十四齐上少林。迎回魔刀,武林称雄!
徽州,栖凤山下。
黄昏时分,江边一处浅滩,叶正坐在一块江石上,宛如老僧入定。身边摆了一根鱼竿,一把生锈的铁剑,斜斜插在泥沙中。
“阿弥陀佛”,身后传来一声佛号。
紧接着,有人道:“叶施主自悟修行,已生定慧,可喜可贺。”
叶正心念一动,慢慢站起,转过身来。
江岸上站着一个灰袍老僧,一个黑面老道。叶正认得老僧,拱道:“弘智大师,别来无恙。”
黑面老道“哈哈”一笑,抢先道:“叶少侠修为不俗,难怪侯爷对你赞赏有加。老道可在若水观,等你多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