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余震】
按照道理而言,今天的采访妥妥的是应该由苏泽上台接受采访的。
但,苏泽非常担心自己会不会被战队的粉丝给打死,所以。。。
在比赛一结束之后,就是把队服一脱,墨镜一戴,跑掉了。
无奈之下,教练牛排再次顶替苏泽登台接受采访。
也成为了lpl少有几个在比赛结束之后,上台接受采访的教练了。
毕竟。。。一般的选才是比较出名的,大家也是比较喜欢看选。
但,谁叫牛排代表的是苏泽呢。
。。。
回到基地之中,苏泽跟个没事人一样,白天训练,晚上就跟水友们聊聊天,自己打打游戏。
几天的时间,苏泽也是让自己的段位成功的回到了钻石段位。
毕竟以前就是钻一的账号,虽然有段时间没玩,但是隐藏分还是足够的。
。。。
6月24日。
广城rw战队主场。
rw战队对决fp战队的比赛正式的打响。
fp战队的中单无状态,在春季赛的时候,可是rw战队的轮换中单选来的。
虽然因为dnb的一个不错表现,让无状态极少登场,但是在rw战队要打激进阵容的时候,一般都是由无状态登场的。
而rw战队的队员,除了苏泽,对于无状态可谓都是特别的熟了。
而且,对于无状态的一个弱点什么的,自然也是知道的。
然后。。。fp战队对决rw战队的第一场比赛。
fp战队担心rw战队会用什么办法来对付无状态,索性第一局,直接就是让新人中单登场,把无状态给换了下去。
在bn人的时候,fp战队鉴于上一场苏泽和战队打的时候的一个精彩发挥。
前三bn中,连续bn了三个较为热门的打野
赵信、猪妹、蝎子。
在选人的时候,fp战队也是较为保险的选择了
上单的蒙多、打野的巨魔、辅助的锤石这三个万金油般的选择。
而rw战队这边的话,首选d位置的一个ez,就是要逆本而上。
随后是锁定了上单位置的剑魔,加上中单位置的一个斯维因。
fp战队在第二轮bn人的时候,不确定rw战队选的那个剑魔有没有可能走一个打野位,然后又是bn掉了两个打野英雄
前期伤害能力特高,并且苏泽还选用过的盲僧;
以及苏泽选用过,但表现并不佳的螳螂。
苏泽对此只能表示,我大不了就用德莱文打野咯。
然后选人的话,fp战队几经思考,最后锁定了d位的圣枪游侠和中单位的一个刀妹。
实话,这个本除了d不能玩之外,传统法系的中单英雄也是很难混下去了。
要不然啊,对面一个战士打d,能够追着中单跑,这你上哪里理去?
rw战队看fp战队这样的一个选人,也是相视一笑。
完全的和老父亲猜测的差不多嘛。
然后将辅助位的塞恩和打野位的一个凯隐锁定了下来。
塞恩,kl已经是用过来打辅助了。
至于苏泽的凯隐就nb了,德杯中苏泽的三大成名英雄之一
一脚梦碎的盲僧;梦游输出的凯隐,加上全程零输出的螳螂。
真的向大家演绎了,这个游戏,真的跟打野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不过,在最后进入到游戏中的一个位置是这个样子的
上单斯维因v蒙多;
打野凯隐v巨魔;
中单剑魔v刀妹;
下路ez+塞恩v圣枪游侠+锤石。
双方从阵容来看的话,像是五五开的一个对局。
不过fp这边缺少p输出,可能会成为一个隐患。
正式进入到游戏之中,当导播把rw战队这边的一个天赋选择亮出来的时候,大家都是惊了。
上单斯维因,主天赋余震!
打野凯隐,主天赋余震!!
中单剑魔,主天赋余震!!!
辅助塞恩,主天赋余震!!!!
除了ez选用的是一个黑暗收割之外,rw战队这边的其余四人,通通选用的是余震这个天赋。
真的是让大家都惊了。
这个四余震。。。真的。。。有毒。
斯维因被动加e技能,可以比较轻松的触发一个余震。
塞恩q技能和大招,也是属于比较好触发余震的。
但,剑魔就只有一个q技能,而且是比较中心命中别人的时候,才是能够触发余震的一个效果。
而凯隐的话,在没有变身之前,完全就是不能够触发余震的一个效果,而且就算是变身了,也是必须得变身成为红凯,才是勉强的能够用一个有延迟的w技能触发余震的效果。
真的是非常的废物了。
正式游戏开始。
rw战队这边,真的是每条线都是被压制着,虽然余震这个天赋就是专门为打消耗而生的。
但,谁叫rw战队这边的一个选人,触发余震的条件太苛刻了,完全没有办法进行正常的换血,被全面的压制了。
但,rw战队一点都不急,每条线的补刀都是特别的稳。
而且,在全面被压制的情况下,苏泽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
刷一波石甲虫,然后去下路gnk一波,然后撑一点儿被动的那个应该叫做灵魂的东西。
刷一波f6,然后去中路蹭一点儿灵魂被动。
刷一波三狼,去对面野区搞搞事情,蹭不到被动灵魂的话,也是能够刷一波对面的f6嘛。
刷一波蛤蟆,去上路游一波,蹭一丢被动灵魂就跑。
然后选择回城补给,继续刚才的一个路线,再来一次。
fp战队虽然能够形成一个全面的压制,但是想要击杀是基本不可能的一件事情,只能是看着rw战队的队员,每一个都感觉好气啊。
而苏泽就很爽了,按照这个速度,不需要十几分钟,就是能够完成变身了。
到那时,自己的一个作战能力就是出来了啊。
不过。。。等到那个时候,rw战队的外一塔应该都是会被破掉,然后经济领先n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