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海神纳妾(案.11)

A+A-

    范瑾书一愣,快速的看向了戚晓菡一眼,“我还以为你会问问案子,或者你所管辖的下属。”

    “你亲自筛选的人,工作能力不需要怀疑。至于案子,亲眼所见比起道听途,要简单而直接。”戚晓菡捏着眉心,答得很随意,她终于找到会,狠狠的回应范瑾书。

    “道听途?”范瑾书终于扬起了嘴角的笑,脸颊的酒窝很深,他果然没有看错人,身旁的这个女孩却有她与众不同之处,“这个回答,我喜欢!”

    戚晓菡没有接话,直到感觉范瑾书降速,逐渐停车的时候,方睁开了眼睛。

    随着车灯的关闭,窗外一片漆黑,戚晓菡浑身一震,恨不得整个人都要躲起来了。范瑾书先是一愣,快速的伸打开了内车灯,戚晓菡这才暗暗松了一口气。

    范瑾书的速度很快,戚晓菡的脑海中完全没有回忆起任何不好的画面。

    “你怕黑?”范瑾书的语气中透着不解,戚晓菡以为他看不起自己,冷冰冰的甩了一句:“不行吗?”

    范瑾书不语,翻着车里各种抽屉,终于找到了一个电筒,按了开关,发现还能用,往她里一塞,“我能帮你的,就这么多。要么下车,要么留在这里,你自己选择。”

    戚晓菡盯着范瑾书看了几秒,快速的咀嚼着‘留在这里’的意思,他这是摆明了瞧自己,认为白把自己招到省厅刑警队了?一股倔脾气冲上心头,“谁我不怕了!”

    范瑾书指了指车门,无声的:那就下车吧!

    戚晓菡的在车门上停了几秒,把心一狠,推门下车。

    黑暗,随即侵袭了戚晓菡的大脑。

    “不行就别勉强。”范瑾书的话不带任何的语气,听不懂他是冷讽还是关心。

    戚晓菡拿着电筒照了照范瑾书,范瑾书倒好,完全不想理会她的样子,自顾自的走了。

    就这么把我丢下了?

    戚晓菡惊得眼睛都大了,看着范瑾书越走越快,几乎要离开她电筒可照的范围之内了,赶紧跑的跟上去。

    听到脚步声,范瑾书会心一笑。

    当然,他走在前面,戚晓菡不会看到他脸上的笑意,等戚晓菡跟上他的脚步时,他脸上的笑意已经收了回去,换上了那一副一本正经的脸庞。

    戚晓菡丝毫不敢东张西望,眼睛直视前方的光亮之处,那里到处都是电筒的光影,还有一盏明晃晃的大灯。

    大灯所在的地方,应该就是尸体的位置。

    借着大灯,戚晓菡暗暗的数了人头,“只有四个人?”

    “我很怀疑,你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吗?明明就是六个人,怎么就能数少了两个?”范瑾书依然保持着那副一本正经的样子,脸上没有任何的变化。

    一本正经配上字里行间暗藏冷笑话,让戚晓菡很想笑,学着他的样子,“嗯,等有时间回沙洲市了,我要去拜访拜访我的幼儿园老师,好好的质问她是怎么教我数数的。”

    近了,戚晓菡终于看清楚尸体。

    女死者平躺在一块布置精美的竹排上,五官精美,妆容雅致。长发自然的垂在肩头,头上戴着一个用绢花编织的花环,嘴角带着浅笑,两虎口交叉,左搭在右上,十指涂着红色的指甲,乍看一眼,只觉得她是睡着了。

    纯白色的雪纺长裙,在海边的凉风中,微微的飘起,总在不经意露出脚上的那双红色绣花鞋。

    看着她的模样,戚晓菡倒是想起了学时期学的一篇课文,如果她没有记错,那篇课文应该叫做河伯娶妻。

    “老大,这已经是第三起了。”话的是一个年轻的伙子着,看向了戚晓菡,“这是新来的法医主任?”

    “戚晓菡。”她自报家门。

    “我叫侯歆智,以后可以叫我猴子,我是老大的贴身保镖。”

    他的名字显然是去掉中间的那个字,取了谐音,而‘贴身保镖’的意思,就是整天跟着范瑾书调查事情。

    警服外面披着医生袍的男子,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道:“我是杨松,法医。老大,我以后跟你混。”

    “混?”戚晓菡提炼了最后一个字,“我不喜欢这个字,这个字让我觉得你对待工作,欠专心。”

    杨松尴尬的吐了吐舌头,收回了痞样,“对不起。”

    拿着相的年长女士暗暗的观察着戚晓菡,在杨松的话音落下之后,赶紧把她的目光牵引到自己的身上,“安冬灵,负责拍照和资料收集。”

    所有人都介绍完了,唯独剩下蹲在尸体旁男子,冷场了很久,似乎刚想起轮到自己介绍了,“焦博阳。”

    戚晓菡重新把目光移到侯歆智的身上,“你刚才,这是第三起?”

    “一年一起。”范瑾书解释。

    “这么,还真是河伯不,应该是海神纳妾。”

    戚晓菡的话,成功的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包括刚才对她爱答不理的焦博阳。

    “我想知道前两起的具体情况,另外,我需要一双套。”

    杨松答应了一声,从工具箱里拿出套递过去,戚晓菡戴上套,开始进行初检工作。

    范瑾书并不理会戚晓菡是否在忙自己的工作,直接回答她问题,“第一起,颈部、脸部有淤痕,窒息身亡,身上也有因挣扎而留下的淤痕。第二起,腹部重刀,除此之外无任何伤痕。”

    “这么,死者的受伤面积在逐年减少。杀人的方法也在逐年提高,看来,他是一个学习型的连环杀。”戚晓菡自言自语的嘀咕了一句,“在时间上,应该也逐年缩短了吧!”

    “是。第一起和第二起相隔个月。这起距离上次,只有七个半月的时间。”范瑾书回答了她两个问题,也该提出自己的问题了,“死因,死亡时间。”

    “冻死。死亡时间与发现时间有误差,需要解剖之后才能答复。”戚晓菡继续问,“衣服上和环境的布置,相同点和不同点。”

    “前两起没有化妆,竹排没有装饰,其他均一样。”

    戚晓菡脱下了死者脚上的绣花鞋,仔细的比对着:“鞋子的花纹,也一样吗?”

    “看起来差不多,具体的,我记不清楚了。”

    戚晓菡摸了摸上面的绣花,“这双鞋子是工绣花,你们可以先往这方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