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感玄洞真通神,击金钟而传道

A+A-

    开辟一脉炼气修行之法?

    即便姬考遇非凡,得天独厚,却也没有想过走这一步,至少现在没有想过。

    这可不像是开创武道,他连一点修行经验都没有,依样画葫芦,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画好,何谈开创?

    不管是在哪里,需要有所成就,都必须踏在前人臂膀之上,才是正理。

    要是集天下修行炼气之法,让他经年累月研究,姬考或许会有这种自信。

    以浩瀚典籍为基,开辟一道,才是煌煌正途,他开创武道是如此,后世那位圣贤西出函谷关也是如此。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空中楼阁,谈何建起?

    与长桑君夫妇闲谈许久,姬考从未提过,要拜入岐山这一脉门下,而长桑君与青囊君,也没有出任何将姬考收入门下的话。

    师择徒,徒亦择师,非志趣相投,最好不要成为师徒。

    尤其是岐山一脉,与其是炼气士的一支,还不如是医道的一支。

    他们这一脉,对于炼气修行,或许成就一般,但是在医道之中,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医道之中,分有几脉,他们岐伯一脉,精通药草之性,为天下所炼气士所敬仰。

    医术与炼气之道,在他们这一脉修行之中,齐头并进,相辅相成。不成良医,难以在他们这一脉炼气修行上有所成就。

    这一脉修行,感玄而成,也包含诸多元气法力锤炼之法,既有木气、水气等先天化生之气,也有病气、瘟气等后天沾染之气,对于医者,都有救死扶伤妙用。

    反倒是星辰入境,可以演化的种种气,他们这一脉还真没研究过。

    接下来几日,姬考也不急于马上开始修行,时常与姬叔君,以及长桑君青囊君二人,讨论修行之事,吸取更多的经验。

    了解炼气之法的同时,也对巫祝和图腾两脉修行,有了一些明悟。

    炼气修行,按照姬考原本的猜测,应该有十几个境界,然后每个大境界之中,又分出各种境界,而且名字听起来都要给人一种震撼。就是那种,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但是感觉很厉害的震撼。

    事实告诉他,没有。

    入境之后,只有三大境界,感玄第一,洞真第二,通神第三。而最初的时候,连三大境界都没有,炼气就是炼气,造诣如何,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后来炼气士从蒙昧之中,理清头绪,大概将这一脉分成了三层境界。

    感玄之境,实是养气之境,重在养而不在炼,呼吸吐纳之时,将天地灵阳之气纳入体内,静则藏于下丹田之中,动则散于九窍百骸。

    若是修行深处,则不单单是依靠口鼻吐纳,周身窍穴,尽数打开,皆是可以纳气养气之地。

    一些元气基本妙用,到此时才可施展,或是举形升天,或是化光成刃,或是凝煞炼罡,诸般妙用,始现人前。

    感玄之后的洞真之境,才算得上是炼气之境。到了这一步,丹田蕴实,普通的天地灵阳之气,开始渐渐演化,而成契合自身的先天祖气、混元道气、混沌母气等等,养在胸腹之间。当然,道气、祖气、母气等,都是最顶尖炼气士所成就的,一般洞真所成先天之气,却要逊色一些。

    所谓洞真,即是洞悉各种元气真实妙用,这一步的时候,炼气士的诸般神通,可以逐步推演。

    什么斡旋造化、颠倒阴阳、移星换斗、回天返日、呼风唤雨、震山撼地等等,在这一步之时,只要对自身元气洞悉合一,则都可演化而出。

    洞真之后,则是通神。事实上,通神亦不过是洞真的一种妙用,只因为这是炼气士的长生久视之路,故此单独算一层境界。

    即便是修士踏入通神之境,洞真之路也不能停下,这是炼气神通之基。

    至于通神,常定常寂,一切归元,真气直入泥丸宫上丹田之内,无遮无碍,万象通明,化作元神可从天门而出,离体显化,如天地神明一般,是谓通神。

    存养既成,气足神全,出入自由,故可长生久视。

    这一步之时,还能演化身外之身,也即法身,聚则成形,散则成气,隐显莫测,变化无穷,千里万里,须臾即到,又称阳神。

    通神之境,长桑君与青囊君,都只是听过,不他们,就连他们的老师百草先生,也离此境还差一步。

    至于通神之上的炼气境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与远古神明圣王天妖大巫分庭抗礼,传闻天下炼气士,也没有多少到达这一层境界,故此长桑君与青囊君,都不敢言。

    相比之下,还是图腾修行的三大境界,容易理解多了。

    蕴灵、接引、法相,而后便是类神灵天妖之境。

    孕育灵性之基,而后接引天地之灵,再后便化生法相,最后便与这图腾生命无异。

    而巫祝一脉,更是简单,并没有什么境界之分,巫祝便是巫祝,最多对实力强悍者,直接以巫相称。

    上古之时,便有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等等巫师,再厉害一点,则称呼为大巫或者巫神。

    几天功夫,姬考对于修炼之境,有了一些整体把握,也从长桑君青囊君那里,得到了一些炼气修行,应该谨慎注意之事。

    铛!铛!铛!

    这一日,几人正在闲谈世间之事,忽然之间,岐山之顶,忽有钟声三响,悠悠荡荡,传遍群峰之间。

    虽传遍,但是这钟声似乎带有奇异,近乎有无之间,非修行入境之人,以心气相听,难以听到。

    在另外一座峰头之上,姬氏那些仆役,就完全没有听到这悠悠钟声。

    或许不仅是岐山,方圆百里,钟声都有传到。甚至周原之上,巫庙之中,大宗伯都冷哼了一声,以示心中不快。

    听到这钟声,他就想起了他当时的右腿,就是被那个金钟所打瘸的。

    虽后来他用巫医之术,将自己的右腿医好,不过这个仇,是已经结下了。奈何他实力不足,否则早就打上岐山了。

    “咦。”青囊君忍不住惊呼:“金钟三响,竟然是老师要授道,你们还真是好运气啊。”

    她看了一眼峰顶,又看了看姬考几人,心中十分疑惑。几天之前,姬氏初来之时,他们老师才刚刚为众弟子讲过一次医道,怎么这一次又要讲了。

    而且这种击金钟而讲道,可是有缘者都可以去听的。

    传闻这种击金钟而讲道的方法,是崆峒山上,那位帝师所首创,后来其他炼气士觉得挺有意思的,才慢慢传开了。

    人道修行,本来就是前人无私传给后人,才慢慢有的。只是到了后来,因为担心所传非人,祸患世间,才渐渐有了门户之见。

    尽管这样,后人承先人之德,自然也要有所回报。不能回报先人,那就回报给世人了,取之于人,亦要授之于人。

    就在长桑君为他们讲金钟来历的时候,岐山脚下,已经有十余位炼气士飞腾而至。然后,为显尊重,这些人都开始徒步上山。

    姬考没想到,在这岐山方圆百里之内,竟然有这么多的炼气士。而且,这还不是全部。

    “走,我们先上去。”

    作为最年长的两位门人,长桑君与青囊君,肯定要提前到场,帮助自己老师迎客。

    姬叔君点了点头,带着姬考与青女,健步而上。

    岐山峰顶,是岐伯殿所在,内殿是祭祀岐伯以及其他医道创始人的地方,外殿则是他们这一脉传道授徒之地。

    等到姬考他们到来之时,发现外殿之中,已经有不少人了。

    殿下坐着的,是长桑君与青囊君的诸位师弟,他们见到长桑君他们进来,一个个起身打招呼。

    长桑君与青囊君一一点头致意,走到殿中,才对上首之人行礼相拜。

    而上首坐着两人,一位着玄色长袍,黑须童颜,正是岐伯一脉的执掌者,百草先生。

    他含笑点头,指了指旁边这位身穿黄袍,却形如老农的老者,对这夫妇两人道:“这是雷公先圣一脉的吴回真人,你们过来拜见。”

    黄帝轩辕执掌天下之时,医道创立,高人辈出,彼时有三大名医,被公认最为杰出。这三位名医,便是岐伯、雷公与俞跗。其中,岐伯善药石,雷公善针灸,俞跗善穴位推拿,各有所专。

    而百草先生出真人二字,最是让人惊讶。

    所谓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不知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然而往,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

    这在炼气修行之中,是通神修士所专属,寻常炼气之时,可不敢以真人自居。

    姬考心中暗道,果然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位吴回真人,状若老农,从外看来,远不如百草先生风姿气度。

    却没有想到,他修行境界,却高百草先生一头,已是通神修士,不受寿元之累。

    “见过吴回真人。”

    吴回见到他们行礼,轻笑点头:“不必多礼,这次来找你们老师,乃是有事相求。恰好你们老师心有所感,借此会,击金钟而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