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声望
“慢!东厂乃密重地,有监视朝廷百官之责。搜查东厂,泄露了东厂的密谁负责!”东厂的厂公王公公站了出来提醒。
“这!”
刑部尚书宋大人、大理寺卿杨大人以及左都御史高尔俨这三个老狐狸互相对望了一下后又把皮球丢给了刑部待郎柳大人。
齐齐的盯着刑部待郎柳大人一副询问的意思。
“那就只能交由皇上来裁决了。”刑部待郎柳大人拱。
东厂拒绝接受搜查,须交由皇上裁决。这一事刚一传出就城的平民们首先就不干了。
一场由几千人组成的游行队伍举着横幅就要到皇宫外进行游行。
这还得了!
听到这个消息,可把崇祯给吓坏了。
几千人的游行,要是皇宫待卫再来个里应外合,那又要上演一次煤山上吊的戏码了。
崇祯将三司会审的三个主审官刑部尚书宋大人、大理寺卿杨大人、以及左都御史高尔俨骂了一个狗血喷头。
“传我的旨意,东厂自三公王公公以下,所有人都得接受三法司的审查,所有地段、所有秘密都可以任由三司主审官查看。”
崇祯紧急的下达了一道圣旨,那些游行的民众们这才罢休,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这一回,审查的更加严密了。刑部调派了近百名精于办案的专业人才参与了对东厂的审查。
三司会审的三位主审官更是在皇上面前立下了不查清案情经过誓不罢休的誓言。
平息民怒!
这是崇祯对三位主审官最基本的要求。
这个时候崇祯终于感觉到了什么叫功高震主。为什么有些皇帝会甘愿冒着昏君,冒着被后人指责的风险诛杀那些功高震主的有功之臣了。
坐立不安!
这就是崇祯现在最真实的感觉。这些年来,他努力的改变自己在百姓心中的形像,可是到头来与曾彻相比还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仅仅是因为一个‘东厂想要谋害曾彻’的传言,在没有找到半点实证的情况之下,整江长江以北所有百姓就都站了出来为支持曾彻而做出了行动。
而且这个范围还远远不止长江以北,长江以南虽然支持曾彻的无没有江北多,但在人数上也不可被勿视。
这种现像让崇祯感觉到很恐惧,就像架在火上烤一样让他焦躁不安。
“怎么样,那些百姓们都撤走了吗?”
甚至在见到上街打探风声的监回来复信时,自己反而激动得上下尊鄙都忘记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忘了,那太监可不敢忘,规规矩矩的正要行三跪九叩大礼。不料却被崇祯给拉了起来。
“快快请起,那些百姓们都撤走了吗?”崇祯又问。
“禀报圣上,那些百姓们都改道了。”太监回答。
“改道了?”崇祯疑惑的问。
“是的!那些百姓们开始往大理寺的方向而去,现在已经把大理寺给围了一个水泄不通。他们要求对那些东厂的厂卫们进行公开审理。”
这时史可法走了过来,向崇祯行礼。
“史爱卿!你可算是来了。”
“我让你统计的统计结果出来了吗?”崇祯又问。
“嗯!已经统计出来了。”
“在传出曾彻被刺的消息与东厂有关时,文登特区、威海特区,以及他收复的辽东地区,百姓们口头支持他的人数是百分之一百。”
“而其中做出了实际行动的占了百分之六十。这些人或在街头呼吁废除东厂,或参加了支持曾彻的游行、或直接到官府找到地方官强烈的提出他们的意见。”
“除了这些,还有很大一部分人直接拒绝向朝廷交税。他们以经放出话来,一日不惩罚那些阴谋暗害曾彻的奸险人,一日不向朝廷交税。”
“长江以北其它地方,做出了实际支持行动的百姓们也占了四成。长江以南做出了实际支持行动的也有一成左右。”
“不过长江以南的老百姓,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有逃税的嫌疑。”史可法。
“这么多人!”
崇祯听了感觉一阵天旋地转的,差点气得喷血。
这么多人在支持着曾彻,远远的超出了崇祯的意料。同时这也意味着:如果有哪一天,曾彻想造反了,想当皇帝了,也不过是曾彻本人的一翻话而已。
“皇上也不用太过担忧。这些人当中有很大一部份人存在一种拍马屁式的支持。”
“另外我还有一个比较好听的数据可以给皇上您带来一些惊喜。”史可法。
“哦!什么惊喜?”崇祯问。
“天朝党内已经有二成的人已经转而投向陛下您。而且其中很多都是天朝党内那些掌握大权的元朝党元老。其中包括户部尚书林寒、兵部尚书赵念光等。”史可法。
“不错!这些事情你们做得很不错。只要真心投靠朝廷,我们绝不会吝啬奖赏。”曾彻。
这些人都是为了以后的前途,以及子孙后代的福址给改变的。
曾彻始终死活不愿意取崇祯而代之,让他们很失望。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只要没有登上帝位,曾彻终会有一天会被扒掉所有的官职而变成一个平民。
就像上一个太师张居正一样。
张居正不仅身居太师这正一品的官职,还是当时神宗皇帝的老师。
身为神宗皇帝的老师,他把神宗皇帝给管得见到他就害怕。他所,所讲,神宗皇帝无不照准,甚至可以神宗时期的张居正,其权力比皇帝还要大。
可是到头来,张居正一死,他提拨起来的亲信全都倒了血霉,被神宗皇帝给狠狠的整治了一番,或削职、或弃市。
张居正更是被神宗皇帝给抄家了,甚至还被开棺鞭尸。家人或饿死、或流放。可谓十分的凄惨!
现在崇祯年老体衰,多病多灾的,明显没有几年好活了。为了不走张居正时期的老路子,有些人于是就抛弃了对曾彻的忠诚,从而倒向了崇祯的那一边。
“不错!真是辛苦你们了。”
“大明现在虽表面上强盛无比,可实际上却面临一个臣强主弱的局面。”崇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