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白氏招牌

A+A-

    白正的心结,因为一袋子桃核解开了。

    主要还是看到女儿们,因为那一袋子桃核战战兢兢地模样,深深的刺激到了白正。

    他在发脾气之前,的确是想要刺激一下白瑞雪,想让她好好想想自己究竟错哪了的。

    可是真的在看到白瑞雪急急忙忙找过来,又和白文哲解释那段话的时候,他突然就觉得自己好像真的做错了。

    是的。

    之前白文哲打的那么狠,身上全是红印子,可他一点都没在意,也没往心里去。

    哪怕白文哲的高嗓门谩骂,他也一个字都没听进去。

    可是在看到豆丁红着眼睛,心翼翼的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白正才第一次觉得,自己好像的确做错了。

    以前和豆丁不话的时候也不觉得,最近享受过了豆丁的好,看她喜滋滋的和自己亲热,叫爹爹的时候,白正的心里是极为开心的。

    可能是这个女儿来之不易的缘故,他甚至觉得,比白瑞雪时候叫自己爹爹,还要让他觉得开心。

    猛地看到孩子和自己这么疏离,心,还吓得孩子去弄桃核给自己辟邪。自个最近究竟是做了什么啊,才把孩子们吓成这样,这一次,白正是从心底里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了。

    白瑞雪最终还是没有把桃核拿回去,一家人和老院这边吃了顿团圆饭后,这件事也就彻底的过去了。

    黄氏高兴,自家的宝贝儿子总算不用再挨揍了,家里的老爷子也不用每天气呼呼的骂人了。

    白文哲也高兴,瞧自己的教育多成功,要不是有自己的严厉管教,他们哪里能明白那么多的人生道理。以后可得记住了,孩子就得这么管。不听就骂,骂还不听就打。只要打不死,直到服气为止。

    路宥期、白瑞雪和豆丁在回去之后,白瑞雪紧紧牵着豆丁的。

    孩子的的,软软的,捏起来就像是没有骨头似得,感好极了。

    可现在,白瑞雪只想把妹妹搂在怀里好好呵护。

    “子衿,今天是不是把你吓坏了?”白瑞雪问。

    这会儿的豆丁,在吃过一顿饭后,对于傍晚的事情,已经记不大清了。那些委屈和紧张,也似乎随着白正的释然,全部变的烟消云散。

    “我没事,姐姐,只要你开心就好。”

    白瑞雪笑了,将豆丁拉得更紧。

    路宥期将姐妹二人的互动看在眼里,心里生出了不的羡慕。

    自家也有姊妹兄弟,可是他得承认,他们兄弟姊妹的感情,和白瑞雪、子衿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或许是因为经历过那段苦难日子的缘故,她们的感情格外深厚,甚至比一般的母女感情都要好上不少。

    累了一天的三人回去后,简单地洗漱过后就去休息了。

    今天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多,路宥期也难得的没有闹腾,吹了灯,和白瑞雪早早睡下了。

    之后的两天,白瑞雪只要有空就在那里做刺绣。

    于是,又过了几天,济世药堂的门前,就悄然挂起了一面鸦青色的绸布大招牌。

    招牌旗子上绣着“白氏绣坊”四个大字。下面,还绣着有白氏印章的字样。

    仔细一看,还会发现,那面印章和夹肉饼,以及白氏马桶上的印章字样一模一样。

    除此之外,另外一个有关白氏的牌子,正在镇上悄然流行,那就是白氏的虎头帽。

    锦绣坊的虎头帽和虎头鞋卖的有多火爆,大伙都是知道的。

    那些有关系,有钱有势的人家,还得费老大的力气,才能在锦绣坊定制到漂亮的虎头帽和虎头鞋,至于其他人,也就只能看看,过一下眼瘾了。

    现在好了,锦绣坊终于舍得大幅度的展开虎头帽的制作,顿时,各种配色样式的虎头帽,就像是雨后春笋一般,源源不断的冒出来。

    这些虎头帽还有一个显著的优势,那就是比原来锦绣坊卖的要便宜一半。

    然而更加惹人好奇的是,不管是虎头鞋、虎头帽、甚至肚兜上,都有绣着白氏字样的印章。

    有买主好奇的去找锦绣坊的店二问了:“你们这些虎头帽都是白氏做出来的?”

    店二一天能回答无数次这种问题,竟然也不烦躁,依然笑眯眯的道:“也不算是。这些虎头帽,原来都是白娘子亲绣的,只不过白娘子后来将虎头帽的制作花样,送给了我们锦绣坊。我们掌柜的,不能白用人家的东西,就自作主张,学着夹肉饼和马桶的样子,也让绣坊的绣娘,把有关白氏的印章图案绣上去,也算是帮白氏打一打名气。”

    甭管是谁,听到店二的这番话,都是要竖一下大拇指的。

    这年头,能知恩图报,不贪图别人心血的人,实在是太少见了。

    也是因为锦绣坊的这波操作,着实给人带来不的好感,虽然现在做的虎头帽,绣技没有白瑞雪做得好,甚至连白兰做的都比不上,可是它们的销量一样居高不下,甚至还有稳稳上升的趋势。

    和白瑞雪的绣活日益出名不同,一直靠卖帕子生活的郑娥,日子却是陷入了新的窘迫。

    她已经绣了很多年的帕子,王氏还活着的时候,她就天天和王氏一起绣帕子,卖帕子。

    现在王氏都死了那么多年,她依然在绣帕子。

    见村里有不少人开始去锦绣坊接活,做虎头帽,郑娥一开始还有些抵触,主要是不想去沾白瑞雪的光。

    可是她的帕子越来越难卖了不,这次更是直接被如意坊的掌柜轰出来了。

    理由很简单,现在的客人因为锦绣坊的那波好感操作,不管是不是买虎头帽,都往锦绣坊跑。

    以前人们还有嫌弃锦绣坊的绣品贵,愿意选择如意坊的。

    现在好了,人们竟然出了“人家贵有贵的道理,人品摆在那,东西肯定也次不了”的话来。

    气的如意坊掌柜,嘴上长了好几个火泡。

    店里的生意一天比一天惨淡,帕子都已经堆积了好多条了,存货都卖不掉,哪里还会愿意收郑娥新绣的。

    从如意坊出来之后,郑娥一时有些迷茫。

    她婆婆冯氏知道自个今儿个要去镇上卖绣品,这会儿肯定在家里等着收钱呢。

    要是自己没能把钱拿回去,婆婆才不管你的绣品是不是有卖出去,也不管为什么卖不出去,她只一口咬定是你没用,连一个帕子都卖不掉。不定,还会怀疑她藏私房钱,往娘家拿钱,所以才没能把钱拿回去的。

    郑娥的怀里抱着自己的那摞帕子,走着走着,就晃悠到了锦绣坊的门口。

    几天没来镇上,锦绣坊的人气还是那么的旺,不,比前段时间更旺了。

    有人出来的时候,里还捧着一双巧精致的虎头鞋。

    瞧那虎头鞋做的多漂亮啊,绸缎做的布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再配上五颜六色的丝线,更是好看极了。

    在建阳镇,除了那些豪门大户,就只有地主和乡绅才能穿得起绸缎面料的衣裳。

    普通人家每天要辛苦劳作,还得下地干活,穿那么好的料子,一不心挂到了,抽丝就不美了。

    大家舍不得穿,不敢穿,并不代表不会向往。

    尤其是对自家的孩子,更是寄托了美好的祝愿。

    瞧瞧,某某家的孩子一出生就穿着绫罗绸缎,这娃儿长大了指定有出息。

    不少人抱着这样的愿望,哪怕是忍着肉疼,在孩子过一周岁生日的时候,也是想帮孩子置办一套虎头鞋的。

    郑娥在门口看了一会儿,最终还是鼓起勇气走进去。

    虽她没少去绣坊,可是锦绣坊还是第二次来。

    多年前进来的时候,她可没少被人笑话,从那之后就不敢再进这里的大门了。

    这次她鼓起勇气终于迈步进去,一进去,锦绣坊的店二就热情的迎接过来,还是和多年前的场景一样。屋内的陈设依稀也还能看到当年的影子,却又有一些地方不太一样。不一样的是,店二已经换了一副生面孔,而且脸上的笑意似乎更加真挚一些。

    “敢问娘子想要来买点什么?”

    郑娥有点局促,不敢四下环顾,只心翼翼的道:“我不是来买东西的。”着,她赶紧捧出自己带来的绣品,道,“我是来卖帕子的。你看看,你们绣坊收不收。”

    终于出了心中的那番话,郑娥的一颗心才稍稍镇定些。

    店二也没有发火,果然低头看了看。

    实话,郑娥做的那些帕子花样普通,绣工也很一般,确实算不得上品。

    店二也没有什么难听话,而是道:“娘子,你做的帕子,我们绣坊还有很多,暂时不收。”

    如此委婉的拒绝,已经算是给郑娥面子了。

    她心里感激对方的留情面,没有再像以前那样,直接嘲笑她,把她轰出来。

    也许是店二的态度鼓舞了她,她抬起头,鼓起勇气道:“二哥,我和白瑞雪是一个村的。听这里在收做虎头帽的绣娘,不知道我能不能加入?”

    店二一听她和白瑞雪是一个村的,连忙问:“你也是那里的?”

    “是的,玉池村。我和白瑞雪她娘以前的关系很好,就连瑞雪姊妹,也是我从看着长大的。”既然开了口,郑娥就不愿意放弃这个会,竭尽可能和店二攀关系。

    果然,店二在得知她和白瑞雪关系匪浅时,脸上的笑容更浓了,连连邀请她进去和掌柜话。

    毕竟这件事,还是得掌柜点头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