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贾亦韬的要求

A+A-

    当然,袁崇焕加固宁锦防线,以辽治辽、以辽御辽的观点都没有错,只是欠缺驾驭全局的能力。还缺少一种豁达的胸怀,不像孙承宗那般容人,宽宏大量。

    翻开历史,不难发现,袁崇焕督师辽东之后,都在凭着个人的好恶用将,军中几乎听不到其他的声音,没有孙承宗的那种兼听则明,采用诸将建议最好的那一个建议。

    而且,像毛文龙这些人,无论是军功,还是资历,亦或是在辽东的威望,丝毫不输于袁崇焕,隐隐还略胜一筹,强势之下,袁崇焕又怎么可能驾驭得了这些人?

    还有袁可立,明明与毛文龙不合,知道后者开始权大自傲,很难约束,但袁可立依旧会从大局出发,该支援的时候就支援,该向朝廷请功的时候,一点不会扣毛文龙的功劳。

    袁崇焕倒好,上任没多久,就将不服管束的毛文龙弄死,一时间,使得辽东的将领闹得人心惶惶,有一种兔死狐悲之感。

    杀一个毛文龙没什么,但所代表的意义却非同一般,一个总兵就那么死了,还是立功无数,对抵御建奴有很大贡献,毛文龙就被那么一刀砍了,那些辽东将领怎么可能有安全感?

    如此种种,在辽东埋下了许多隐患,最终打破了辽东相对稳定的局面,否则,亦不会出现后来的种种,使得皇太极打进了关内,兵临北京城。

    从某种程度来讲,袁崇焕死得并不冤枉,崇祯也有责任,如果直接启用孙承宗,恢复蓟辽督师一职,也不会有后来的种种,使得辽东的形势急转直下。

    袁崇焕之后,孙承宗继任蓟辽督师,很快就稳定了大局,足以明这一点,就当时的情况而言,整个大明王朝,没有孙承宗更能胜任这个职位。

    越高的职位,个人的专业才能就越弱化,更加考验一个人综合能力,不外如此!

    贾亦韬摇了摇头,将脑海里的这些念头暂时放下,随抄过两本奏折,递给孙承宗的同时,缓缓道:“孙爱卿,实不相瞒,在你来之前,朕就有过重新启用袁可立的想法,奈何袁可立以种种理由推脱,就是不肯入京述职。”

    孙承宗明显楞了一下,接过奏折的双更是微微一顿,没有立即予以回应,而是快速展读起来,贾亦韬的声音再次响起,询问道:“孙爱卿,你可知道其中的原因,袁可立为何不愿意入京述职?”

    一目十行,飞速浏览,不过是十几个呼吸的时间,孙承宗就已经看完了两本奏折,听到贾亦韬的询问,犹豫了起来,明显有什么难言之隐,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孙爱卿,有话尽管直言,不管是你,还是袁可立,朕都没有其他的意思,只想尽快稳住辽东的局势,让合适的人补上合适的位置。”

    斑白的头发,爬满皱纹的面庞,述孙承宗苍老的同时,时刻提醒着这位老者已经六十五岁的高龄,也表明孙承宗经历了世事沧桑,阅历丰富。

    双眼微眯,孙承宗认真地观察着贾亦韬,留意着这位年轻皇帝的言行举止,神情变化,所流露出的一些东西,看到对方不像是在作假,真的是想用袁可立。

    这一刻,孙承宗的心里很是复杂,当然知道袁可立的难处,不愿意出山的原因,对于这位曾经的属下,抵御后金时的左膀右臂,并不想打扰他目前的平静生活。

    然而,辽东的形势危急,迫在眉睫,和贾亦韬一样,心里非常的希望袁可立出山,坐镇于山东半岛,再现自己经略辽东时的格局,加固和延伸宁锦防线,使得建奴无可乘之。

    尤其是黄猪皮东征朝鲜,使得建奴的东面稳定了下来,毛文龙的牵制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建奴死了一个努尔哈赤,即位的皇太极却更加危险,不管是谋略,还是勇武,都远胜于他的父亲,从四大贝勒中脱颖而出,夺得汗位,以及一年多来的频频动作,足可见一斑。

    皇太极比努尔哈赤更难对付!

    最为关键的是,大明的新君只有十七岁,而皇太极却是三十六岁的老狐狸,正值壮年,又经历过多年的战火洗礼,深受儒家思想和努尔哈赤的熏陶、培养,孙承宗不认为眼前的这位皇帝是皇太极的对。

    尽管新皇表现出了非凡的心智与胆识,不到三个月,就清除了魏忠贤,阉党不断地被打压,但这些还远远不够。

    脑海里快速闪过这些念头之时,孙承宗脸上的犹豫之色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无限的感慨,话语里充满沧桑之感。

    “皇上,请不要责怪袁可立的不识趣,两次不听宣,以诸多借口推脱,袁将军也有他的难处,也是被逼无奈。如果可以的话,老臣相信,袁将军依旧愿意披甲上阵,为朝廷效忠。”

    作为一个明史专家,贾亦韬当然知道袁可立的难处和无奈是指什么,但还是明知故问道:“喔孙爱卿,袁将军有什么难处?”

    “启禀皇上,袁可立和老臣一样,也是两党之争的受害者,不得不从辽东退下来,被罢官夺职,赋闲在家,其中有太多的心酸和无奈,无法用言语向其他人道也。”

    “老臣相信,只要予以袁可立一定的信任,不让他再陷入党争的漩涡之中,只需负责对建奴作战,袁将军一定愿意再次出山,担任登、莱巡抚一职,统帅朝廷的水师,打击后金。”

    “当然,孙大人,不仅是袁可立,还是老先生你,朕既然决定重新启用,就会予以十分的信任。总之一句话,关于辽东的局势,朕对你们只有一个期望,那就是稳定住目前的局势,遏制住鞑子的发展势头,如果能够将其削弱的话,那就更好了。”

    话之间,贾亦韬不禁想起了真正的那个崇祯皇帝,还是太年轻了,加上铲除魏忠贤所带来的成就感,被胜利冲昏了头,在年轻人的血性和意气用事的加持之下,朱由检就变得极为自负起来,你袁可立爱来不来。

    贾亦韬暗暗摇头,心中连连叹息,自古以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大明的猛将虽多,但对辽东了解的却极少。

    像袁崇焕、孙承宗、袁可立等人,对辽东的地形地貌,岛屿分布,战略要冲,以及鞑子的骑兵作战习性,都是极为的了解,上任就能用,应付辽东时局。

    此时,孙承宗兴奋不已,没想到事情这么顺利,皇上这么好话,没有一点责怪袁可立的意思,并且给予了明确地允诺。

    恍惚间,贾亦韬有一丝明悟,孙承宗看似是在为袁可立情,又何尝不是为自己试水,为以后经略辽东铺路,这位年轻的皇帝会给自己多大的权力?

    “孙大人,为了以示诚意,朕现在就可以告诉你,不管是你,还是袁崇焕与袁可立二人,朕都不会派出监军,辽东的事宜全权交给你们处理。还是那句话,朕只有一个要求,稳住辽东局势,遏制建奴的发展。”

    “是,皇上,老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朝廷尽忠,完成圣上的嘱托。”

    孙承宗已经跪了下来,连连叩首,整个人显得很是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