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A+A-

    不久之后,硝烟散去,鞑子也早已不见了踪影,唯有空气中还残留着那浓浓的血腥味和硝烟味道,以及地面上的那一个个大坑,证明这里刚刚发生一场大战。

    不过,和以往不同的是,明军不仅击退了鞑子,并予以对方重臣,己方还没有任何的伤亡,只是消耗了大量的弹药而已,可谓是从未有过的胜利。

    这个时候,在一些士兵的陪同之下,袁崇焕骑马走出了锦州城,来到了红夷大炮炮弹密集落下的区域,停下之后,平静的面孔之下,袁崇焕的鼻翼微动,似乎是在闻着什么。

    片刻之后,似乎是想通了什么,袁崇焕疑惑的神色略微缓和了一些,头也不回地命令道:“来人啊,将红夷大炮的炮弹取来一枚,将其拆解,取出里面的火药!”

    “是,大人。”

    滋滋滋

    伴随着一声火药被点燃的声音响起,一阵白烟随之出现,将袁崇焕连人带马笼罩其中,很快,白烟里面就传出了战马不安的嘶鸣和打响鼻,以及袁崇焕的剧咳,还有那断断续续的言语。

    “咳咳原——来——如——此!”

    半月之后

    京师,紫禁城的文华殿,后殿之中,此时,崇祯正在阅览着一则军情邸报,而兵部尚书霍维华就站在对面,满脸的兴奋之意,心情不错的正在进行汇报。

    “皇上,辽东传来了确切的消息,建奴的大军已经和蒙古各族分离开来,返回他们的老巢,大部分都在寻找祖将军他们的行踪,而林丹汗也已经收回一部分地盘,料想再过不久,辽东的局势就能恢复,恢复原来的三足鼎立之态”

    相比于霍维华的兴奋,神情表现的一览无余,崇祯平静的表面之下,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暗暗松了一口气,照目前的形势发展下去,正如霍维华所讲,辽东的局势不仅不会恶化,还将恢复到天启年间的情形。

    毕竟,只要将林丹汗弄回了辽东,黄猪皮再想向西发展,拓展疆域,将会多一次阻力。

    换句话讲,随着这段历史的被改变,短时间之内,黄猪皮不可能再制造己巳之变,再想借道蒙古,饶过宁锦防线,不管是土默川的卜失兔等蒙古首领,还是察哈尔的林丹汗,也绝不会让他称心如意。

    也就是,土默特等部落和林丹汗的察哈尔,就像大明在北方的两个天然屏障,两道藩篱,挡住了黄猪皮从北方进犯的可能。

    如此一来,就能给九边重镇赢得一定的缓冲时间,重新整饬边境城防,修复一些重要关卡隘口,以及整顿军纪。

    “不过,霍尚书,辽东的局势虽然已经转好,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你们兵部不仅要时时留意,还要鼎力支持,确保辽东军队的后勤不会出现”

    这个时候,自从穿越以来,今天是“崇祯”心情最为愉悦、最为轻松的日子。

    如果,在凤阳的皇家祖坟,崇祯找到了改变历史的着点,让他心情愉悦,那么,现在的局势向好,诸多问题得到了缓解,却是让他十分高兴的同时,更是满满的自得,有着十足的自信,可以改变中华历史。

    任命孙传庭为陕西巡抚,洪承畴为三边总督,徐光启为陕西布政使,等等,一连串的动作,彻底稳住了西北的局势,前两人镇压了渐渐抬头、愈演愈烈的农民起义,后者的赈灾和水利工程之策,却是缓解的灾情,纾解了民生问题。

    毕竟,随着大量抗旱新农作物的引进,以及一些水利设施的兴建,灾情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仅仅是一个夏天,经过将近半年,西北的粮食产量就有所增长,尽管旱灾还在持续。

    当然,西北的形势之所以得到缓解,有着向好的趋势,土地政策的改革,也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否则的话,单纯地兴修水利,得利的只会是大肆兼并土地之人,那些乡绅权贵,而不是最底层的百姓。

    如果不能改变百姓流离失所、没有土地的现状,依旧不可能杜绝百姓暴乱的问题,根源所在,否则的话,还是无法避免后来的大规模农民起义。

    还有一点,那就是移民,将许多的灾民迁移到西南,云贵等地,可谓是一举两得,如此一来,不仅缓解了西北的赈灾难度,粮食紧张的问题,还解决了西南的一个隐忧,汉人过少,缺少与中原的交流与沟通,致使少数民族叛乱时有发生,很容易受到吐司和头人的蛊惑与煽动。

    “对了,霍尚书,西南的局势怎么样了?”

    很显然,听到崇祯的询问,突然的转移话题,霍维华微微愣了一下,转瞬就反应了过来,知道对方是问的什么,指得有哪些,随即兴冲冲的回道:“启禀皇上,灾民迁移的事情,进展的非常顺利,已经全都安置妥当。”

    “因此,随着这十几万灾民的迁入,极为丰富了西南的种族结构,大大增加了汉人的比重,而且,朱总督的兵源也得到了极大的补充。”

    “还有,随着大量汉人的迁入,进入贵州,不断地被安置在水西周遭,安邦彦等人的活动范围不断地被压缩,已经渐渐在朝廷的掌控之内,最多一年的时间,安邦彦的叛乱就能彻底被平叛。”

    “对了,流窜回四川的奢崇明怎么样了?”崇祯适时地问了一句,虽然面色平静,但内心却是极为的期待。

    毕竟,历史之上,朱由检登基之初,大明最明显的三大顽疾,也是最大的三个不稳定因素,西南的安奢之乱就是其一,另外两个就是西北的旱灾,演变而来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军,还有就是辽东的建奴。

    辽东的局势已经有了企稳的迹象,西北的旱灾也有所遏制,渐渐向好,现在这个时候,崇祯当然格外关注西南的安邦国和奢崇明之乱。

    “皇上,尽管放心,随着秦总兵返回四川,傅宗龙继任为四川巡抚,奢崇明引起的混乱,已经得到了全面的遏制,只不过,奢崇明一干反贼全都钻入了深山老林之中,要想将其彻底剿灭,尚需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