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裁撤卫所制

A+A-

    当然,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随着儒家文化涌入女真族,尤其是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以来,汉家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尤其是一些风俗,涉及到统治的一些法。

    因此,受到汉人的习俗影响,女真族,尤其是爱新觉罗氏,也逐渐重视起祖先的坟茔,相信先人的坟墓位置,“居住”环境的好坏,可以影响到后世子孙,给他们带来好运。

    也就是,祖坟的风水好坏,关系到以后的发展。

    但是,后金还没有迷信到那种程度,真的就相信,祖先“睡”的地方,将会决定未来的走向。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女真族只是将风水一,当成了一种精神寄托,不甘于汉人之后,但在本质上,对于这种法,莫是雅希禅,就是库尔缠自己,恐怕也不是很相信,更像是一种心里慰藉,一种自我安慰,希望事情没有那种糟糕。

    这一刻,两人的内心都很沉重,有着莫名的压抑感,实在是,库尔缠和雅希禅的心里都很清楚,即便是后金渡过这次的难关,可以应对多方之敌;即便皇太极的改国号和改族称顺利进行,能够缓和汉人对女真人的不好印象,但以后的情形,也是不容乐观。

    蒙古族中的盟友越来越少,不是倒向林丹汗,临阵倒戈,就是为其所吞并,或者是投奔以兀鲁特部落为首的科尔沁部,亦或是归顺大明,未来的满清处境都是不容乐观。

    尤其是,一旦东北的形势完全稳定下来,形成四方格局之态,其中又以大明最强,满清的情形只会越来越不妙,成为一个偏安一隅的微末国。

    东临鲸海(日本海),南面与大明的辽东接壤,东南是朝鲜,西面是科尔沁部落,西南是林丹汗的察哈尔部,北方是茫茫蛮荒之地,天气极其恶略,再加上女真族本身的人口数量过少,实在让人想不出,未来的满清,发展的方向在哪里?

    前途堪忧啊!

    一时间,想到这些的库尔缠和雅希禅,有一些迷茫了,深深地知道,只要东北的局势没有重大变化,东西两面都是交好大明的势力,满清终将沉沦,再次成为大明的疆域之一。

    也就是,在不远的将来,奴儿干都司将会再次重现!

    文华殿

    傍晚之时,晚霞袅袅,将大殿里映照地一片通红,而崇祯依旧是端坐于上放,而下方站着的却是卢象升,后者满脸的疑惑之色,尤其是崇祯抛出的一个问题,愈发使得他很是不解,有一些摸不着头。

    “象升,朕准备废除辽东的卫所制,实行和关内一样的郡县制,你觉得如何?”

    尽管心中疑惑,但闻听此言,卢象升还是心中一惊,面露难以置信之色,有一些呆呆地看着崇祯,转瞬又恢复了正常,沉声回应道:“皇上,臣以为,如果边疆也推行郡县制,而废除卫所制的话,实在有一些不妥。”

    “这样做的话,虽然能够提高地方的自给自足能力,降低军队对关内的过于依赖,朝廷的财政压力也能少许多,但同时,也削弱了边境的军事化管理,相应的总体作战能力。”

    “如若再有外敌大举进犯,边军的阻拦能力,势必会有所大幅度的降低,无法像过去那般,卫所之间,形成联防制,无法快速地进行军事化部属。”

    “因此,臣觉得,可以暂时保留卫所制,同时推行郡县制,两者并举,吸取各自的优点,从而加固朝廷的边防能力,等到边防完全稳定之后,再考虑裁撤卫所的问题。”

    显然,崇祯早就有所预料,卢象升会有类似的回答,等到对方完之后,再次问道:“可是,象升,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是这样的话,在辽东同时推行两种制度,势必会造成衙门过多,职权的交织与重叠过于严重?”

    “如此一来,先不造成巨大的浪费,朝廷在辽东的财政开支将会大幅度增加,用于各种俸禄拨付,单单是各个衙门的办事效率,由于职务的重叠性,也会是极低。”

    “因此,你的这种提议,看似汲取了两种制度的优点,却也使得辽东地方衙门的办事效率降低,各个构种类繁杂过多,事情反而不美。”

    有着地方的治理经验,当过大名府的知府,卢象升又岂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两种制度的并存,势必会导致一些构的职能重叠,没有必要存在,显然,卢象升提出这样的建议,有着试探之意,对于崇祯的这番话,自然而然地,反应也很平静。

    “皇上,如果这样的话,裁撤卫所制,实行郡县制,势必要将那些卫所军纳入城防营之中,接受州府县的官员辖制,这样一来,恐怕会引起一些边境将领的抵触情绪。”

    “像那些实行卫所制的边境地区,或者是东南之地,或是整个北方边境,亦或是西南边陲,虽无大的战事发生,如果贸然撤销卫所制,恐怕会引起边防的动荡,给敌人以可趁之,骚扰边境。”

    “而且,裁撤卫所制,乃是一个浩大的军事改革工程,若无详细的计划,若无足够的人力、无力和财力,恐怕所有努力将会功亏一篑,付诸流水。”

    在卢象升滔滔不绝的时候,崇祯想得却是另一件事情,裁撤卫所制,只是他的意图的第一步,真正的目的所在,就是将军事与行政完全切割开来,成为两个独立的存在,互不干涉。

    也就是像后世的那般,军队只负责防御,更加的纯粹,或者对外战争,武将不得干涉地方的行政,只听命于最高长官,高官,相应地,地方的官员也没有军权。

    自然,如果真得这样做的话,进行军事改革,皇帝当然兼任高官,也就是古时候的太尉,明清没有这样的官职。

    换而言之,未来的大明朝廷,在崇祯的改革计划里,不管是总督,还是巡抚,权力都将得到极大的限制,要么是地方的官员,要么就是统帅军队的将领,而非是兼而有之。

    从后世的各个国家的情况来看,之所以国家稳定,鲜有出现内乱,大部分的原因就是在于,军政的完全隔离,互不干涉,而又互相掣肘与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