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第二起案件
对回到家的黑川来,这确实是幸运的一天。
“看来确实是要适当的休息啊。”翘着脚躺在床上的黑川感叹着,“起来,还是自家的床舒服。”
这一天下来
第一次去了游乐场,玩的很开心。
和自己喜欢的女孩表白,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恋爱的甜蜜。
晚上还接到了之前没能安排好见面时间的被害人家属的电话,对方表示明天能挤出点时间见个面。
最后再好好的洗个澡,躺在自己的床上美美的睡上一觉,一切看上去都是如此的幸福,又是如此的完美。只是生活,真的会如此么?
第二天一早,黑川正悠哉的刷着牙,准备洗漱整理好后便回到工作室,投入到调查推理的工作中。只是不曾想,这牙还没刷完,便响了起来。
看到来电人是车煌,黑川的心里顿时一惊。虽两人最近的联络很是频繁,但也从不会像这样一早便联络自己,唯一的可能性就是
比起分析,黑川果断接通了电话。
“你还没出门吧。”
“嗯”
“我快到你家楼下了,一会儿楼下见。”
黑川快速吐出嘴里的牙膏沫,以方便话。
“该不会?”
“嗯,新的被害人出现了。刚接到的报案,张队让我们作为一梯队去现场。”
果然,这才是现实生活,犯人并不会给自己留出喘息的会。
十分钟后,换好衣服的黑川和车煌在车里汇合。
“大致情况?”在这一段时间的合作中,两人已经积累了足够的默契,尤其是在必要的情况下,两人之间的对话十分简练。
“现场的具体情况还不清楚,只知道被害人是独自生活的女性,昨天和男友吵架之后便没有了任何联络,今天早晨男友在楼下等她上班,等了很久后都没有见对方下楼,打电话又不接,于是以怀疑她出事为由报警,接警的同事到了现场后通过房东拿到了钥匙。之后直接发现了被害人的尸体。”
这案情,确实令黑川十分在意,不过比起被害人的情况,更加在意的事,这次被害人被发现的情况,与当年刺激到车煌的案件情况十分相似。
“你”
不等黑川问完,车煌便果断的回答着。
“放心吧,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我没事,眼下抓到犯人才是最重要的。”
话到这个份上,黑川也不准备继续追问,毕竟两人作为搭档的基础,自然是相互之间的信任,更不用,作为一名专业刑警的车煌,当年或许是因为年轻,但如今,应该不会轻易受到影响。
然而,真正的冲击,就在黑川看到尸体的一瞬间,犹如当头一棒直击面门。
“这”
一旁的车煌注意到黑川甚至有些铁青的脸色,“你没事吧。”
“不不这应该是”
“但是不可能啊除非”
此时的黑川就像是疯了一样,一个人靠在墙边,一边咬着拇指一边自言自语。那样子,实话,有点吓人。
车煌用力的抓住黑川的腕,直到清晰的疼痛感传来,才把黑川强行拉回现实。
“你没事吧。”
黑川拉着车煌暂时来到了房间外,并简单的介绍了一下目前的情况。
“你是,你昨天见到了被害人。”
“嗯,”黑川点了点头,“我十分确定。”
这下车煌总算是能理解之前黑川的情绪。实话,这冲击性,确实很大。
“也就是,你昨天从欢乐谷回来的路上,刚好和被害人在同一辆车上,而且你还正好目击到了被害人和男友争执的场面。”
伴随着多次沉重的深呼吸,黑川的情绪总算恢复了稳定。
“对,根据我们之前的推理,犯人这次之所以会选中被害人,极有可能就和这场争执有关,虽然我想这场争执肯定是从上车之前开始的,但是”
车煌沉重的点了点头,同时用拍了拍黑川的肩膀。
“虽然也存在被害人是在其他情况下被犯人盯上的可能性,但是也存在犯人和你目击的是同一场争执的可能性。”
“我明白这种感觉,所以不要为此困扰。毕竟我们不能确定犯人当时是不是真的在车上。”
稳定了情绪的黑川重新回到了房间里。
被害人穿着家居服,也就是并不是回到家之后马上遇害。专案组的法医队正在处理尸体,黑川便观察起四周来。
根据房间里的情况来看,被害人应该是独自生活,并没有和男友同居,生活简单,但很有格调,或者,有自己的追求。从房间的布局到摆设,尤其是很多地方摆放着的物件来看,被害人应该是个自我主张明确的女孩。
环视了一周之后,为了给法医的同事挪开通道,黑川独自来到了阳台上。
“怎么样,有什么发现?”车煌也紧随其后。
“毫无疑问的一点是,根据被害人的服装来看,我想应该是在回家一段时间之后才遇害的,这一点后续验尸报告应该可以证明。但既然如此,犯人是如何进入到这间房间的呢?”
着黑川敲了敲玻璃,“这年头都是封闭阳台,犯人自然不可能是爬窗进入,即使不通过法证部门,我也可以断定房门没有被撬动的痕迹,那么?”
“你的意思是被害人自己开门让犯人进来的?”
“没错,这是目前唯一的解释。可是我想不通,作为一个独居的女性,又为何会轻易主动开门让一个陌生男人进到家里。毕竟其他合理的选项都并不存在,比如外卖”黑川指向被害人的垃圾桶,“里面确实有外卖的盒子,但是明显是吃过的,根据订单时间也可以确定是当天的。那么就算你会为一个外卖哥打开门,你又会不会留他到你把外卖吃完呢?”
车煌摇了摇头。
“对吧,这就是问题”黑川托着下巴,“虽然之前也解决过类似的问题,但是独居这个问题,对于男性和女性来根本是两回事,那么这次的犯人用的是什么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