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望乡台下,故人已来!
自从莫封疆的身影出现在她脑海中开始,沐初晴就仿佛是着了魔一般,脑海中全都被各种各样的莫封疆占据。
有一身伤痕累累的莫封疆,有邪魅狂狷的莫封疆,有温润如玉的莫封疆……成百上千道虚影在沐初晴脑海中纠结不休,不断撩拨着沐初晴的心境。
陆判见沐初晴站在原地不话了,还以为沐初晴是在听到他话之后想到了什么东西而出神,也就没有扰沐初晴,他自己开始不断的掐算监测天机,看将三生石上的卷宗全都用红莲业火烧完之后会不会引来什么危机。
一连掐算了三四次,陆判都没有发现任何的问题,这才稍微松了一口气。
只要不降下天劫,其他的一切都好,就算是日后地藏王大士责问起来,陆判都有了辞——就是沐初晴让他非烧不可。
九重垒土的望乡台下,一道道铁链拴在了铜水浇灌的雕模长柱之上,拦住了阴魂登台的去路。
沐初晴的眼睛不知道在何时已经闭上,等她睁开眼睛时,双瞳因为充血而变得赤红。
抬手掀起铁链,沐初晴一步一步踏上了望乡台。
等陆判掐算好之后,沐初晴的前脚刚刚踏上九重垒土望乡台的最高层。
“不可!”
陆判大喝一声,飞身而上,想要将沐初晴从望乡台的边缘拉下来。
可是陆判还是来得晚了一步,等他快要抓住沐初晴手腕的时候,沐初晴的后脚刚好完完整整地踏上了望乡台,一道蓝莹莹的波光从望乡台上飞出,将陆判落在地。
为了维持冥界秩序,当年身化六道的后土娘娘特意在望乡台上下了一道禁制,那就是望乡台上每次都只能登上一缕幽魂。
后土娘娘的法力极高,能够比肩三清圣人与娲皇。
哪怕望乡台上只是后土娘娘随意下的一道禁制,那也是传自上古的禁制,就算是冥界之主地藏王大士来了,那也不一定能够破开。
陆判看着沐初晴抬头看向满月所在的方向,心中纳闷,“明明刚入九月初,望乡台上怎么会已经有了满月?”
想到一种可怕的想法,陆判的心停跳了一个节拍,拔腿就往忘川所在的方向跑。
忘川里有个老婆子,整日都在黄泉路上,奈何桥头施粥发汤,那老婆子就是冥界中大名鼎鼎的孟婆。
孟婆看似在冥界中存在感不高,实则确实冥界中无人敢招惹的一人,就算是地藏王大士来了,也得恭恭敬敬地喊上孟婆一声‘大巫’。
因为孟婆就是后土化身,法力无边,当年十八层地狱**,地藏王大士和十殿阎罗全部出动都无法镇压,最后还是孟婆出面才将十八层地狱给镇压下来。
不过当年的孟婆同地藏王大士过一句话,陆判一直都记在心中。
“我能够帮得了地藏你一时,却不可能永远都在冥界中帮着你。我在轮回中日日守候,不过是在等一个能够让六道轮回重立之人。若是有朝一日那人来了,我定会随她离开。所以冥界中的一切,还都需要你地藏自己来出力。”
地藏问,“有朝一日,若是大巫走了,那这孟婆汤该由何人来发放?”
孟婆了然笑笑,从身后唤出一名年纪,模样俊俏的丫头来,同地藏介绍道:“这是我采了黄泉水和忘川泥后,去娲皇宫托娲皇造出来的一个慧心娃娃,取名叫孟娑。等我走之后,便由孟娑来接替了我的衣钵,孟娑可是娲皇亲手捏出来的泥人,该怎么安置和保护,就算不用我地藏你心里也有数。”
地藏应下孟婆的话,从奈何桥头下来,地藏就发了‘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宏愿,十八层地狱中的**终于渐渐安定了下来。
各种各样的想法在陆判脑海中闪过,等他回过神时,人已经到了奈何桥头。
冥界中有两处地方是一年四季都热闹不休的,其中一处地方是血池,因为血池里镇压了一个上古蛮荒中落败的魔头,另外一处地方就是奈何桥头。
幽冥地狱实在苦寒,经受不住苦寒寂寞的幽魂太多,大多数幽魂都想着早日将身上的罪孽冲刷干净,然后重回人间。
若想回到人间,奈何桥上的那碗孟婆汤非喝不可,故而奈何桥头常年鬼来鬼往,络绎不绝。
陆判踏着墨云从空中降下,径直落在了奈何桥头的那口锅前。
待到站定,陆判才发现了与以往不同的地方,今天这施粥发汤的孟婆虽然身上的衣着未变,但是却比平日里看起来了一号。
“阿娑?”陆判唤道。
孟娑转过头来,看着身后的陆判,甜甜的唤了一声‘陆判叔叔’之后,继续发汤施粥。
在陆判的印象中,孟娑还是当年那个跟在孟婆身后奶声奶气的女娃,不知道多少年过去,没想到当年的丫头已经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阿娑,婆婆呢?怎么今日是你来发汤了。”
陆判的眼神跟随孟娑发汤的动作游移,在看清楚孟娑手中的长柄汤匙之后,瞳孔一缩,心中冒出一个不可能的想法。
孟娑手中的长柄汤匙那是孟婆的随身法宝,只要手中握着长柄汤匙,完全可以在幽冥地狱中横着走。
莫是十殿阎罗不敢招惹,就算是地藏王大士来了,也招架不了几下。
孟婆将孟娑收在门下的目的就是等有朝一日她等的那人出现了,就让孟娑来接替她的衣钵。
今日孟婆连长柄汤匙都交给了孟娑,难道是孟婆已经等到了她要等的那个人?
陆判呼吸一滞,下意识的问孟娑:“阿娑,可是婆婆等到了她等了这么多年的人?”
孟娑将盛好的汤递给了侯在队前的幽魂,点头道:“是的,前些日子婆婆就同我她要等的机缘到了,让我随时准备来桥头发汤,昨日婆婆将长柄汤匙交给了我,是日后这奈何桥头的活计就交给我了。”
少女舀汤的动作同孟婆如出一辙,只是多年发汤下来,孟婆脸上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和煦笑容,而孟娑仍保留着一腔童真罢了。
“阿娑,你可知道婆婆去了哪里?”陆判追问。
孟娑仰头,少女清脆的声音如同一粒粒珍珠,叮叮当当落在了玉盘之上,敲响在陆判的心里。
“望乡台下,故人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