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让你三招
杨广的腿伤好了,又老老实实地回到了书房,继续跟着李夫子,搞学习。
但是,学习,可不是那么好搞的。
周而复始,日复一日,天气一天一天地冷下去。杨广顶着严寒,每天准时起来,去到书房。他凭着现代的一些记忆,花上足足地一个月,彻底地背熟了论语,并且,在李夫子一对一的特殊辅导之下,对论语还有了比较通透的认识。
他在心里想着:“宋时有人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确实有其存在的比较特殊的价值,那是一种无可替代的价值。日后我当了皇帝,当把论语的治世之道加以合理的利用。”
他领略了论语的精髓,但他并没有志得意满。他既然决定在这个时代,好好地闯出一番天地,那便不能志得意满,前面的路还长得很,也不知它是康庄大道,还是荆棘满地,所以,他要打好基础,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这天早晨,杨广跟往常一样,早早地起来,穿着厚厚的棉袄,裹着一件大披风,照例去到书房,等待李夫子的到来。
他与李夫子相处数日,愈加觉得这位李夫子乃当世不可多得的奇人。他觉得,李夫子既有传统儒者的仁厚博爱之心,又有道家的冲淡悠然之态,他教人立高山之志,要如大海洋洋般博大深远;但又教人学大地的谦和,让人不至于骄傲自满。
杨广端坐在自己的椅子上,翻阅着夫子的论语心得。突然,他听到书房的门吱呀一声,知是李夫子来了。
杨广站起身来,恭敬地转过身去,却见李夫子一头银发上覆着些许鹅毛大的雪花,以至于分不太清楚谁是头发谁是雪花了。
“李夫子似乎又看了一些。”杨广一愣,恭敬地鞠了个躬,道:“李夫子,早啊!”
只见李夫子缓缓放下纸伞,轻轻地摇了摇有些颤抖的,道:“英儿,你坐下。”随即,自顾自的也走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下来。
杨广依言,乖乖坐下,道:“夫子,我们今天学习什么内容?”
李夫子把头一偏,咳嗽一声,又回过头来,看了一眼杨广面前的论语心得,道:“我写的心得,你都看过了?”
“是的。我都看完了。”杨广如实回答。
李夫子微微颔首,道:“很好。你年纪,却能如此好学,日后你的前途当不可限量。英儿,关于论语,老夫会的都已经传授于你,也不知你到底学得怎么样?这样吧,今天也不教授你新的内容了,就考验你这一个月来关于论语的学习收获。”
“是。”杨广恭敬地回答。他对这李夫子实在是有一股莫名的亲切感。
“好!老夫先问你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何谓论语?”李夫子静静地看着他。
杨广想也没想,自信地看着李夫子,张口答道:“论语是孔夫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汇编的书籍。书中记录了孔夫子与其弟子的诸多言论,或治学,或为人等等,在论语中都有精辟的见解,乃儒学的经典。譬如为政这一节,讲了治国理政的道理和方法,便很是值得人学习。”
“治国理政?如何治国理政?”李夫子颇为惊奇,为何杨广单单选了为政这一节来?他想听听杨广的见解。
“‘为政以德’当是此篇之精髓。当年,孔夫子周游列国而不受重用,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政以德’这四个字。”杨广略微沉吟,出了自己的想法。
“哦?为何主张‘为政以德’却又不受重用?难道‘为政以德’这句话,他的不对?”李夫子饶有深意地看着杨广。
“孔夫子的时代,是战乱频繁的时代。四海列国无不想富国强兵,征战天下。是时,富国强兵是各诸侯最想要的。而‘为政以德’却不合时宜,是以孔夫子也就得不到诸侯国的重用。但是,这也不能孔夫子的思想有错,相反,孔夫子的思想也正是治国应有的态度。昔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或许也是看到了孔夫子的思想于治国理政有益。”杨广不卑不亢,娓娓道来。
李夫子面色微变,却不知他正在想什么。杨广不敢询问,乖乖的坐在位子上,等候李夫子的点评。
过了一会儿,李夫子捋了捋嘴上那一缕花白的胡须,微微一笑,道:“英儿,难得你能有此番独到的见解。老夫还有一个疑问。依你之言,于分裂乱世之中,若要统一,该当如何?”
“可变法图强,再思统一。”杨广想到春秋战国的乱像,不由想起秦国的强大之路。
“这,可就是法家学术了。不知,你对法家之学有何见解?”李夫子押了一口茶,看着杨广。
“法术未尝不是一种治国段。若统治者能用得恰到好处,把法术与孔夫子的儒家治国理念相结合,当有比较好的成效。”杨广有些心虚了,对于治国理政,他可一点儿也不在行,只好胡乱吹几句。
“好!”李夫子却突然击掌,面露喜色,道:“英儿,不枉为师对你的辛苦教导。你再跟我,你各家学、经史子集等等有什么看法?”
杨广一惊,暗道:“唉!我只好对不起培根老兄了!”随即大声道:“先生,弟子认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博物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凡有学者,皆成性格。但是,弟子尤爱史书,真心喜欢太史公的史记。”
李夫子剧烈地咳了一下,强忍着一口浓痰,又道:“很好,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你已非昨日吴下阿蒙!英儿,我可没有能力再教你了!”
杨广一惊,不知李夫子何出此言,便想劝解一下,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师不必不如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韩愈名篇师中的名句张嘴就来,这些句子,在杨广准备高考时,就已经背得滚瓜烂熟,没想到却用在了这种场合。他却没注意到这几句话有些不符合场合,硬是乱一通。
李夫子瞪大了眼睛,似乎要放出光来。他实在想不到杨广能出去如此大胆的话,于是,觉得杨广更非常人。他怔怔地坐在椅子上,叹了一口气,道:“英儿,望你日后秉承一颗赤子之心,上不愧天地,下不愧父母!如此,老夫心安矣!”
杨广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李夫子何出此言,却也只好恭恭敬敬地答应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