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风四
陈家驹今天很高兴,发易天考上香岛中文大学。他作为东道主,要在香港宴请易天,顺便炫耀下自己新交的女朋友阿美。
作为发他知道易天是一个单身了数十年的道士。
道士竟然到港岛来读书,陈家驹认为作为兄弟,应该第一时间帮他解决个人问题。
陈家驹的女朋友美美是一名幼师,现如今,幼师队伍里面还有着许多单身妹子。他就估摸着让美美给易天搓和一个。
只不过美美也是个负责的人,想着介绍之前,得先看看易天的人品。
易天的船从点40分出发,临近9点在东平岛暂停。
东平岛位于香港东北向,这里每天早上都有一班游客或者本地居民,搭乘客船前往香港。
易天吃了块三明治,端坐在坐椅上闭目养神。
“兄弟麻烦让让。”
易天抬头一看,是一名中年男人和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
不简单。
易天心里顿时有了判断。
眼前的这个中年人,脸相方正,两条眉毛连成一线略显威严,两只眼睛炯炯有神,太阳穴微微凸起,话中气十足,鼻梁挺拔雄厚。自天灵盖中冒出一股股清气,很显然并不是个一般人。
没想到初到香港就遇到高人了。易天心中暗自警惕,虽然看面相应该不是坏人,但相术有时也并不能完全灵验。
他初出江湖,有些事情,还是注意些好。
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是有道理的。
易天微微一笑,紧接着让开道路。
中年男人带着年轻妹子在他身边坐下,朝着易天微微一笑,紧接着道:
“兄弟不知道来香港做什么?”
易天笑道:“过来读书。”
两人仿佛聊家常一般聊了起来。
“大叔你又来干什么?”
中年男人道:“办案!”
“我看大叔器宇不凡,想必不是普通人。”
中年男人道:“哪有什么非凡人,都是普通人。”
“不过,道普通人,兄弟恐怕并不普通。”
易天笑道:“三茅真君座,二许宗师传,世称一福地,道传八洞天。”
中年男人道:“三山符篆是一家,灵宝传下阁皂宗,崇真万寿山中座,卧云庵里炼金丹。”
“原来是阁皂宗的前辈。”易天拱了拱,作为晚辈向中年男人行了行礼。
阁皂宗与茅山同气连枝,关系如同金庸中的五岳剑派。
宋哲宗绍圣四年(公元09年),朝廷下令,封以龙虎山、茅山、阁皂山为本山的正一、上清、灵宝三大派为“经箓三山“。当时是三山鼎立,领导了整个江南地区的道教,至此以后三山符篆的正统地位也就确认了下来。
三山自此携统道门数派,以后出现的天心派、神霄派、清微派、东华派均为符箓三宗分衍的支派之一。
“前辈不敢当,不知道兄弟是茅山哪位师兄的徒弟?”
这是问起了来历。
易天道:“我师傅是林久。”
中年男人顿时大惊:“竟然是九兄的徒弟!”
“传闻你们大破慈禧墓消灭了成千上百只僵尸,是不是真的?”
易天点了点头。
原来当日易天和九叔的壮举,已经名传道门。
中年男人一脸羡慕道:“九兄,真是我道们楷模。”
易天微微一笑。
“阁皂宗,我认得诸葛孔平大师,不知道前辈是。”
中年男人笑道:“那是我师兄,你也不必叫我前辈,叫我风四就好了。”
“风四?”
听到这个名字,易天突然有了印象。
难怪是从东平岛来的,原来是他。
前世,易天看过一个英叔的电影驱魔警察,其中英叔所扮演的就是在东平岛上当差的风四。
驱魔警察讲的是苗侨伟、林俊贤饰演的警察在缉毒时误杀一神秘女子,却发现女子早已经死去多时,午马饰演的警署署长年轻时是风四的搭档,发现事态严重,于是让精通法术的林正英加入调查,最后得知利用死人运毒的集团主脑是日裔九菊一派的西协美智子,双方遂展开一场恶斗。
既然风四出现在了这条船上,那么很有可能驱魔警察的剧情已经开始了。
易天在想着自己要不要从中插上一脚,刷刷点数。
两人又谈了一会儿,知道了风四的来历,易天也没有之前的警惕了,反而相谈甚欢。
“叔叔,你们在什么?我怎么听不懂?”两人谈的起劲,倒是冷落了一旁,形似张曼玉的美女。
风四笑道:“谈的是道门的一些事情,你没入门所以不懂。”
“哦!”
听到风四的解释,王美华闷闷不乐道。
易天虽然不是什么暖男但也不是传中的钢铁真男,作为礼貌他觉得自己应该主动与王美华交谈。
长的帅就是有一个好处,没过多久两人就相谈甚欢,反而搞得中间的风四一阵尴尬。
“咳咳!”
风四假装咳嗽,打断了两人。
易天只感觉到一股惊人的杀气向自己袭来。
“天啊,我就这一个侄女,曾经有打她的主意,然后就没有了。”
易天:
这明摆着的威胁!
王美华不好意思的眨了眨眼睛。
船是在大约九点五十分靠岸。还没下船,易天就看到陈家驹带着女朋友美美举了块牌子,上面写着易天三个大字。
在接到易天之后,陈家驹突然一个电话打了过来。
“家驹你在干嘛?有紧急行动。”
易天从口袋中拿出来一张黄色的符纸交给陈家驹。
“你知道我是干什么的,行动的时候带上它,保平安的。”
“好!”
陈家驹有些不好意思。发好不容易来香港,自己却不能陪他。
好在以后在香港还有的是的会。搭上了一辆计程车,径直回了警署。
陪美美逛了一圈之后,易天找个借口离开了。
先去大学报个名,将一切东西准备好之后,易天随意的在校园内逛逛。
这时,突然有个人引起了易天的注意:
“朋友,你印堂发黑,恐有血光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