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租房
甜糕吃完她这辈子吃过的最好一餐饭,心里暖暖的。
吃的饱饱的和楼寒走在大街上,接收着周围姑娘羡慕的目光,甜糕觉得这辈子都完满了。
她从懂事起就在干各种活,八岁的时候被当时的母亲给送走了,后来被前主人花一两银子给买走了。
她前主家的家境还是十分好的,她是个商人的女儿,虽然是商人庶女,但也是吃穿不愁的,她父亲为了让自己的财路顺畅,就将女儿许给了一个三十“高龄”的秀才公。
她是女主人的陪嫁丫鬟,是陪嫁其实她就是一个半路被人买去做苦活凑面子的丫鬟。
她被买时瘦瘦,蓬头垢面的,前主人正好觉得需要一个陪衬,再有因为她年龄便宜,这才买了她。
她随着前主人进了秀才公的家,秀才公家里有一大家子人,前主人当然不会去亲自伺候,所有的活理所当然的压在了年仅八岁的甜糕身上。
可能看她年龄,最初那些重活没有让她干,但她还是一点都不轻松,一大家子十几个人的吃喝拉撒几乎全靠她一个人伺候,她最初累的天天直哭,但还是撑了下来,仅仅是为了活着。
就这样,过了五年,她长大了,虽然活计劳累,她长期吃不饱饭,脸色发黄,身体不好,但她这个人却爱干净,虽然就那么两套衣服,但还是会反反复复的搓洗,这种干净好像刻在了她的骨子里一样,即使再卑微落魄,也不会忘记本能。
这个家里能对她稍微好点的也就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她前主人的夫婿,那个如今已经三十五岁的秀才公。
他会偷偷给她塞些吃的,虽然也就是些黑面饼窝窝头什么的,但好歹能让她填饱肚子。
她起初不知道为什么他会对她好,对这个时常笑眯眯给她吃的的大叔十分感激,发誓以后要尽心尽力的伺候他,来报答她。
可是还没等到那一天,她的女主人就一口一个贱蹄子的给她了一顿,然后把她卖进了青楼。
如今想想,估计她觉得她在勾引她的相公吧,当时可能早就算好怎么解决她,人都没往脸上,全在了看不见的地方,这才顺利的将她卖了进去。
此时将所有想明白的甜糕,真不知道是应该谢谢她还是该恨她,谢的是没有这回事她就遇不到楼寒,恨的是她跟随了这么多年的主人居然这样对她。
她看着和他一步之隔的那个背影,抿了抿唇,下定了决心。
她上前了一步,鼓起勇气,轻轻拽了一下楼寒的衣袖。
楼寒感觉到姑娘在拽他,回头看去。
只见姑娘一张略显蜡黄的脸此时好像会发光,此时正用那双漂亮清澈的眼睛看着他,想什么却不好开口的样子。
楼寒想了想道“咱们先找个地方,这里人多,等会儿再。”
姑娘一听好像泄气了一样,然后点了点头。
能跟他多待一会就多待一会儿,以后或许就见不到了,甜糕心想。
楼寒可不知道姑娘的心理活动,他在想到底是租哪里的房子比较好呢。
还是离书院近一点吧,这样他也方便照顾一下。
楼寒算先把姑娘安顿下来,之后的事情再,姑娘现在实在是太了,不止是年龄,各方面看起来都十分脆弱。
他如果不管这个姑娘,这姑娘只有两个选择,一个就是找个主家当奴婢,再有就是找个夫家嫁了。
可是这么大点的孩子,身体心理还没发育成熟,楼寒实在是做不到对她置之不理,再有到底是他将姑娘带出来的,对姑娘也就有了三分责任。
他想先就这样吧,等姑娘以后到了年龄,他可以以哥哥的身份送她出嫁,再陪一份嫁妆,也不算麻烦。
就这样,楼寒找了附近口碑最好的张牙婆,很快就选到了合适的房子。
这个房子就在豆花街上,正好和寒山书院在一条街上,只不过一个在街头一个在街尾。
寒山书院在街头,他租的房子在街尾。
虽然在街尾,但是租金也不便宜,整条豆花街都因寒山书院,价钱比别的地方高三分,这里已经在楼寒要求里最便宜的了。
一月租金是一两半银子,要付半年的房租,也就是九两银。
甜糕都看傻了,为什么这里这么贵啊?她以前听的最贵的就是一两银一个月,那时她还觉得对方在抢钱呢。
虽然她觉得实在是太贵了,她也没有出声,她内心觉得像楼寒这样好的人,就算五两银子一月的房子都住得!
张牙婆能会道,就差把房子夸出朵花来。
“不是我,楼公子,豆花街的房子想要找个这么便宜的可难啊,独立院,还有一口大井,以后都不用出去挑水了,还有这周围的邻里大多是读书人,那叫个有文化…”
楼寒没觉得什么,倒是把甜糕给听呆了,这个房子可真是太好了,她好想快点看看是什么样子。
楼寒看的好笑,姑娘单纯,一忽悠一个准,这个张牙婆还能白话,可不就把姑娘听愣了。
“…还有啊,这个寒山书院可就在街头给这条街镇着,连官兵都会一天巡逻两趟,这治安问题更是别的地方比不了的…”
“…还有啊,这房子就是因为楼公子您租,这才这个价,这要是普通人最少得二两银子!都不带讲价的…”
“像楼公子您这样的读书人就应该在这里租房子,曾经有个读书人也在我这里租的房,第二年就考上了秀才!还在前十名里!我…”
姑娘听的就差点星星眼,楼寒忙断了张牙婆。
“张婆,是不是快到了?”
张牙婆这才停了嘴,看了看道“快了快了,你看,那不就是寒山书院,这里可是什么什么来往无白人啊!”
楼寒笑着点头,没去纠正张牙婆的话。
前面就是寒山书院了,也就是楼寒即将要去读书的地方。
寒山书院是苏城最富有知名度的一个书院,以苏城为中心辐射周围六个城加十六个村子里,没有一个人没有听过寒山书院的大名。
这就好比,在现代省会城市里面的重点大学一样,所有人都听过,所有考学的人都想去一样。
但还是略有不同,比如寒山书院的地位可与官府想比,但重点大学却做不到和地方的统治阶层相比。
这是社会背景决定的,不来到这里,在现在生活的人根本体会不到什么叫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