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迎接公主回扬州(3)
之所以把蛮留下来谈话,宋廷其实是为了了解到更多的信息。 碍于赵元贞的身份,他有些话不好问,也不敢问;而蛮就不一样了,这丫头俨然一副毫无心很好骗的模样,几乎可以是有问必答。 随着装桂花蜜饯和凤梨酥的盘子渐渐变空,很快就过去一炷香的时间了。 宋廷也获得了大部分自己想要的信息,于是就拍了拍,站起身伸了个懒腰,跟蛮道:“你乏不乏?要不我们出去走走?” “好呀!好呀!”蛮语气喜悦地赞成这个提议,驸马爷拉着她聊了这么久,问了她好多好多问题,让她有一种受重视的感觉。 “等我洗把脸”宋廷从前世保留了那种出门必梳头洗脸的习惯,所以这一次出去也想洗把脸。 蛮却忍不住笑了,露出一排洁白的玉齿:“驸马爷,我看您是真的失忆了!现在是申时,哪有人这个时候洗脸的?” “申时不能洗脸吗?”宋廷下意识地反问,心里开始掐算,申时大概也就是下午三四点钟。想到这,故意笑了笑:“我这不是刚醒嘛对了,我睡了多久?” 蛮掰起了指,然后满脸惊讶:“呀!驸马爷你昏迷了九个时辰了。当时还在江宁,大夫给您扎了针,您很快就会醒过来。没想到过了九个时辰才醒呢。” “哦,我在江宁跳的河嘛”宋廷喃喃自语。 蛮很快端来了一盆水,宋廷用毛巾洗了脸,准备倒饬头发,当照着镜子看到这满头批散的头发时,就傻眼了。 “这这怎么弄?” 见宋廷连头发都不会梳,蛮又格格地娇笑起来,笑他是真的失忆了。 笑归笑,蛮还是很乖巧地帮宋廷梳好了头发,替他安好发簪,玉拣起一枚银簪子横插于头上。 宋廷顿时觉得镜子中的自己顺眼多了。 跟着蛮走出船舱,门外瞧见了青竹,青竹站在二楼船舱一个很高的位置,斜望着天空,吹动着玉箫,宋廷可是第一次听她吹箫,听着这婉转动听的声音,不禁陷入忘我之中。 三月的春风,缓缓吹动着青竹的霓裳,她优雅的身姿飘飘然,倒有几分出尘的意味。箫声悠悠地响着,每一个音符里似都藏着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 “青竹姐姐很会吹箫吧?”蛮天真无邪地跟宋廷炫耀。 宋廷笑了笑,“吹得很好听。” 船头迎风伫着一位冷若冰霜的俏女子,她的脸蛋似凝结着一层薄薄的雾霜,见谁来了也不打招呼。 宋廷站了片刻,还是主动走过去打招呼:“你是幽剑姑娘吧?听是你救了我,多谢你了。” 幽剑淡淡的看了宋廷一眼,对于他的话理也不理会,眼神之中有一丝鄙夷之意。 “好吧。”宋廷也没再继续话,和她一起站在船头安静地看风景。 “蛮,我们走吧。”站了一会儿,宋廷觉得打扰到了她的独处,于是带着蛮又去转了其它地方。 到船尾的时候,却撞见一个十三四岁的丫头,是雪雁。 雪雁低着头,跟蛮传达公主的行程安排:“蛮姐姐,公主吩咐我们酉时下船,今晚住醉仙楼。” “知道啦,雪雁妹妹。你去跟青竹姐姐和幽剑姐姐也一声吧。” “嗯,我这就去。” 酉时时分,一行人下了船,在醉仙楼要了四间上房留宿,还订了一桌子晚上吃的酒菜。 宋廷没想到付银两的会是蛮,这丫头居然还会掌管财务,这一点着实令他惊讶不。 实话,身傍一个公主大美人和四个侍女美人,他可是下意识地要主动买单,但是他的身上确实搜不出哪怕一个铜子,哎,真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宋廷想不明白,这个“宋秀才”没爹没娘无钱无势,到底是怎么娶到这么国色天香的公主大美人的呢? 世间有些事真的是令人琢磨不透。 赵元贞替宋廷请来了大夫,据是金陵城的名医,姓公孙。 公孙大夫替宋廷把了半天脉,捋了捋胡须,慢吞吞地道:“老夫行医四十余载,从未见过如此奇特之脉象。这这” “我相公到底怎样?先生您直无妨。”赵元贞站在一旁问道。 “这”公孙大夫犹豫了半天才道:“依据公子脉象,实在是看不出公子有任何疾病啊!至于公子所的失忆之症,老夫也略有耳闻不过” “不过失忆之症绝非一般的症状,单凭脉象恐难以下定论,还跟大脑有关联”宋廷怕这老中医漏什么,就抢先道。 “公子也懂医理?”公孙大夫很惊讶。 “我时候曾随家父去过一趟蜀川,跟当地村医学过几日” “真是惭愧!老夫告辞!” 知道宋廷没什么病,只是记忆恢复有些问题,赵元贞也就松了口气,让蛮付了诊金,安心地送走了公孙大夫。 一行人吃过晚饭,喝了些酒,淡淡聊了几句,却生出一种沉闷的气氛来,就各自回房睡觉了。 宋廷看得出来赵元贞心里有心事,但他也不敢贸然开口去问,毕竟他是个冒牌驸马,一不心露了陷是要杀头的。至于圆房这种事,换做普通夫妻,可能天经地义,但是眼前这位可是公主,他也不敢乱生猿马之意。 倒也不觉有甚遗憾,毕竟已是夫妻名分,来日方长,他眼下担忧的可并不是圆房之事,而是如何真正活成古代人。 夜色微凉,初九的月亮不算圆,也不算缺。它就那样淡淡地笼罩着整个金陵城,朦胧而不失优雅,柔和而寡淡,既不会因为太亮而让人思念亲人,也不至于没有一点光亮而照不到游子赶路的双足。 此时的金陵城还尚未实行宵禁,街道各处依旧是灯火通明,车辚辚,马萧萧,秦淮河畔的青楼楚馆更是客旅往来,生意红火。 直到子夜,喧嚣声才算渐渐隐去,整个金陵总算归于宁静。 而位于南大街的醉仙楼,哪怕是几乎所有客人都熄灯进入梦乡,却依然还有一盏灯亮着,窗纸上显出这人的影子,影子的主人似乎正在奋笔疾书。 这个影子的主人就是宋廷,他此刻正在临摹“宋秀才”写给穆云川的那一封信。 因为他很清楚,想要在这个新世界安然活下去,光靠“失忆”这个借口,肯定是远远不够的,他需要接纳“宋秀才”,真正的活成他的样子,才不至于被怀疑。 远的不,就拿这个扬州的穆云川来,倘若他与“宋秀才”真的相交多年,那么“宋秀才”的字迹,穆云川他不可能不认识。所以想要瞒天过海,在这个新世界长期立足,字迹这个东西,乃是首要凭据。 从吃完晚饭到现在,他已经将这封书信临摹了七十三遍,大体上已经可以掩盖过去,但是细节上,却不是一天两天能够一蹴而就。他今天也就是临摹个大概,以后还要找更多“宋秀才”的笔迹加以考校临摹才行。 当更夫已经开始敲打四更的梆子时,宋廷终于有些撑不住了,他将临摹的纸全部就着油灯烧掉,然后将那封原信塞进怀里,就躺下睡觉了。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被敲门声吵醒了。 当他揉着眼睛起床时,蛮已经端着一盆洗漱的水进来了。 蛮撸起袖子,露出雪白的腕子,口中哼着轻快的曲子,一副勤劳能干的样子,一边哼着曲子,一边走过来要给宋廷穿衣裳。 宋廷下意识地躲了一下,拿过衣服自己穿好,才跟蛮道:“衣服就不用你帮忙穿了,来帮我梳头吧。蛮你梳的头可好看了。” 夸人这一招果然管用,蛮听了宋廷的夸奖,一脸很高兴的样子,干起活来更利落,三两下就梳好了宋廷的头,随着一枚银簪子穿髻而过,她终于露出了大功告成的笑容。 隔着这么近,宋廷才注意到,她笑起来其实有梨涡,两排整齐洁白玉齿外边,藏着两颗虎牙。梨涡浅笑,微微露出虎牙,俨然一副十分可爱的样子! 宋廷用刷牙子和牙粉刷了牙,梳洗过后,蛮送来了一碗莲子羹和一屉包子,莲子羹冰凉甜腻,入口即化,营养美味,包子又香又软,一口咬下,肉汁四溅,怎一个爽字了得! 宋廷心道:在北上广哪能吃到这么好吃的东西,还是古代人做的口味正宗,慢工出细活,就是好吃。 用罢早膳,宋廷被告知又要赶路了。 这一次是从金陵出发到扬州。 只有回到扬州,公主与他的这一场婚事,才算是有一个圆满的结束。 不过,实在让他想不明白的是,这场婚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有些荒谬。堂堂公主,居然没有护送的队伍?除了四个侍女外,没有家臣,没有送亲队伍,没有随亲护卫这实在是太奇怪了。 这次从金陵到扬州,雇的不再是船,而是三辆马车,他和蛮共坐一辆,蛮开朗活泼,叽叽喳喳,这一路倒不显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