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朝会

A+A-

    就像是一支蓄势许久的弹簧,整个开封连日来的兴盛和繁闹,终于在大朝会开启的这一天得到尽情释放。

    晨时天色刚刚蒙蒙亮,吕璟就在画屏、翠儿等婢子侍奉下穿戴完毕,一身绯红色官服,腰悬银鱼袋,更有哲宗亲赐岳峙宝剑,风度不凡。

    王阔亲自牵来了宝马腾雾,吕璟回身和琴筝言语几句,翻身上马,直接奔向宫城宣德门。

    刀锋军卒们左右侍奉,中提着一盏白纸灯笼,上书西域都护吕五字,表明身份和官阶。

    等到了宣德门外,这里早已经被赶来参加大朝会的文武百官占满,内侍们吆五喝六的站在门前,仿佛自己也因为这神圣仪式变的庄严起来。

    “侯爷,这边来。”李彦眼尖,一眼看到了吕璟的身影。

    “劳烦中官。”吕璟翻身下马,在黄门带领下先行走往偏殿,忽然注意到身后那些官员们的窘况。

    距离宫门正式开启还有半个时辰左右,清晨的东京城又正是料峭,宫门前瑟瑟发抖的官员不在少数。

    “李中官,从宫中调些炭火盆给大家吧,算到某账上。”挥了挥,吕璟径直进入偏殿。

    李彦笑着应了,支使着黄门取来炭火盆,又言明这是吕璟的恩赐,顿时引来一阵欢呼声。

    花花绿绿的身影不断积聚,内侍们指挥着百官排好队列,等到五更的梆鼓声自城楼上响起,李彦开口问道:

    “文武百官可曾班齐?”

    左相章惇和诸位政事堂相公,三品以上朝中高官就在此时被黄门从偏殿请出,各自站定。

    “班齐。”左右禁军侍卫齐声应答。

    沉重的宫门就在门轴吱呀声中缓缓打开,当内里的第一抹光亮照射在百官身上,也就代表着鼎盛元年的这一场大朝会,正式开始了。

    大朝会的举办地点位于大庆殿前,作为皇宫内地位最为特殊的宫殿,这里象征着王朝政权的威严和法度。

    进士唱名、宣麻拜相,乃至于为皇帝皇后庆祝诞辰,全是在大庆殿前这一方足以容纳万人的广场上。

    “宣文武百官觐见!”内侍省总管郝随将哲宗旨意传达。

    随后包括吕璟在内,文武百官就在內侍的指点下一一拜见大庆殿前的哲宗和后宫诸位妃嫔,为了强调礼法森严,这个过程对于每个官员的动作和眼神都要求极为严格。

    吕璟感觉自己好似成了提线木偶,在內侍们指点下完成拜见,在一侧落座后,终于有会好好欣赏下这大朝会的场面。

    入目第一眼,就是恢弘,不同于后世游览皇宫时的感受,亲身位于其中,眼看着百官朝见,宫女们操持着法驾、伞扇等卤簿仪仗,甲胄明亮的禁军充当仪卫,乐师奏响了雅乐,整个大庆殿前,足有上万人!

    “上承天意,下应民心,祈万谷丰登,天理长存”

    左相章惇首先出面,代表文武百官发表了一通事先准备好的吉利话,随后就到了每年大朝会的两个保留节目,禁军仪仗表演和各国使节来朝。

    乐师们奏响了广受喜爱的秦王破阵乐,伴随着淡淡的清唱,足有五千余身着金盔金甲的禁军将士递次而来,整齐的旌旗队列让吕璟也不禁有些激动起来。

    这就是一个王朝的气魄!

    纵然后人对宋朝贬损颇多,但不可否认,在宋室未曾南渡前,这股气魄至少还在!

    禁军将士们皆是从各地选取的人样子,不讲究本事多强,但身材个个高大威猛,舞耍起来极具观赏性。

    在他们之后,就到了各国使节来朝的时候。

    首当其冲的依旧是辽国和西夏来使,他们今日也做了特别的装扮,尤其是辽使,一身暴发户般的金银坠饰,似乎生怕人将其忽略掉似的。

    枢密使曾布代表官家向西夏和辽国互赠了礼物,虽然三国间交战不断,但随着大宋在边境接连取胜,至少这两国使节还不敢在此等场合公开闹事。

    随后前来的是来自越李朝、蒲甘、真腊、三佛齐以及高昌、回鹘、龟兹等西域诸国的使节,算上身份有待考究的天竺、泥婆罗乃至更远处塞尔柱等中东地区国家的使节,林林总总也有上百人。

    衣冠各异,言语不同,呈上的贡品更是千奇百怪,吕璟竟然还看到真腊使节把椰子当圣物一般呈了上来,还有天竺使节,送了一碗据取自恒河的圣水

    雅乐再起,万国衣冠拜冕旒,尽管大宋早已没了汉唐时气吞万里如虎的雄风,但如今随着连番大战取胜,今年大朝会前来拜会的各国使节还是创下了新高。

    哲宗高居御座之上,新晋皇后刘清菁抱着尚不足月余的太子赵茂,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欢笑。

    “请大理使节入殿!”

    伴随着中官的尖细声音,作为今次大朝会的重大看点,原大理国主段正淳身着银龙鱼服,带着子段誉和一众大理皇族,探着身子一路来到众人眼前。

    接下来自然就到了上呈国书请求归附的戏码,按照安排,哲宗和段正淳上演一场三请三辞后,左相章惇取出圣旨宣读,也就代表着大理正式归入了大宋辖下。

    刘赟和秦湛等人随着范纯仁也趁此会亮了相,吕璟笑着朝他们示意之后,却忽然注意到上首辽国使节的神色,似乎带着一股不屑的冷笑。

    心中念头升起,接下来杨怀玉带着都护府诸将献俘的仪式吕璟都没有多看,目光一直牢牢锁定在辽国使节身上。

    瞎征和柔然公主分别得到了哲宗册封,大宋朝的图在鼎盛元年陡然扩张接近五分之一,如此武功一时间让在场不少文官脸色变化。

    反倒是武将,往年里只能在这个时候低头丧气的他们,终于赢来了属于自己的荣耀时刻。

    大朝会的最后一道程序是官家赐宴,往年里作为主菜的胙肉得到了保留,不过今年御膳司呈上了精心制作的酱料,不至于让文武百官吃的那般难受。

    吕璟随意填饱了五脏庙,眼看着哲宗在这时起身,甘昭吉也捧着一封明黄色卷轴神情肃穆的走出,心中顿时知晓,御驾亲征的事情恐怕就在这封圣旨之中。

    “我大宋自开国以来,饱受异族征伐,朕曾闻北地百姓所言,辽人和党项人常结成队,在我大宋境内四处掳掠,如入无人之境,谓之曰打草谷”

    “朕不才,上承仁宗、神宗皇帝伟业,下应黎民,萧关一战,党项人抱头鼠窜!都护吕璟十日收青唐故土,再无人敢轻辱我大宋!”

    “但这还远远不够!”

    哲宗今日的声音格外雄浑,朝中事先有准备的高官还好,其余文武百官却是在此时大惊失色。

    尤其是随着最后一段话语从哲宗口中出,西夏和辽国使节还未反应,倒是大宋的官员很多人已经惊慌失色的跪拜了下去。

    “朕要御驾亲征,亲取回燕云十六州!”哲宗赵煦拔出了腰间的渊渟刀,并未因为百官的反应而有所改变。

    吕璟叹了口气,他已经上书劝过了,但看起来效果不大,如今也只有想办法促成此事了。

    “官家圣明。”章惇和曾布分别带领着文武百官拜下,不管心中作何念想,在文治武功频频告捷之后,如今就算是他们,也很那再阻拦哲宗赵煦的意志。

    吕璟同样躬身行礼,也就在此时,一直被其目光所注视的辽国使节终于有了动静!

    “该死!神臂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