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明报大厦
第二天,黑夜还未散去,天际便渐渐泛起鱼肚白,一夜未睡的李云轩,不禁伸了伸懒腰,将中的笔放在桌上,一放在双眼之间的鼻梁处,轻揉了揉。望着桌上自己辛苦一夜的“成果”,李云轩不由打了个哈欠,道:“趁着还有时间,赶快上床补会儿觉,”着便起身,向着不远处的硬板床扑去。、
时间流逝,硬板床上的李云轩听着房外的嘈杂声,不由坐起身来,抬头望了一眼窗外的景色,却是发现天空阴阴沉沉,似乎有大雨要来。“大雨过后,就该凉爽些了?”李云轩不禁自言自语道,随之便见他起身端起洗漱用具走了出去。此时,相距他躺在床上补觉,也不过一两个时,其中很大的原因便是,闷热潮湿的天气中,确实让人很难安稳的睡个觉,虽然这应该是一天中最凉爽的时候。
洗漱过后,李云轩搭乘着一辆巴士,向着追女仔的拍摄现场赶去,前几日虽然他并没去,但电影拍摄的进度一点都不慢,若是不出意外的话,至多一个星期便能拍摄结束。电影之所以能拍这么快,或许与香江人高昂的创作力与超快的拍摄速度有关,在另一处平行空间(还未穿越之前),东成西就、92年家有喜事、倚天屠龙之魔教教主等一系列,口碑不俗的作品,最快的七天便已杀青,最慢的也仅用二十七天,与后来的大陆电影,动不动半年、几个月的拍摄周期,确实快的太多了。
李云轩刚赶到拍摄现场,剧组众人正在一处空地上,整理布景与一些摄影器材,似准备拍摄外景,这时天空中渐渐下起雨来,不多时雨变的越来越大。麦加、洪金宝急忙指挥者众人,抱好拍摄器材前去避雨,同租用片场的工作人员,交涉了许久,才答应借出一间摄影棚,先让他们拍摄内景。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间便已是一周之后,李云轩坐在一辆巴士车靠窗的地方,望着窗外变换的景物,却显得有些心事般,轻皱着眉头。忽而,巴士车突然停下来,李云轩望了一眼,车窗外的指示牌,上面写着“嘉业街”三字,不由急忙起身走下了车。李云轩沿着街道走了不远,便见不远处一幢九层高的大厦,上面写着“明报大厦”几个大字,周围的行人并不太多,只有稀稀落落的几人。
香江报业最繁荣的时代,应该是一九七零年初到一九八零年初,这十年的时间,巴掌大的地方差多拥有七八十家,大大的报纸,其中大部分为中文报纸。但是能坚持十年以上的报纸,又是凤毛麟角,到了一九八零年时,也仅剩下四五十家报纸(虽有老的报纸倒闭,但新的报纸又不断成立),故而报纸数量并没减少多少。
此时的香江,仅日报便有星岛日报、东方日报、明报、成报、苹果日报、大公报、文汇报等几十家报纸,此外英文的报纸也有好多家。但就明报、东方日报和星岛日报这三家报纸的销量最大,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台“轮流坐庄”,每期的销量都差不多有十万份。但也仅有金庸创立的明报是由武侠招揽读者起家,当时他与合伙人沈宝鑫便是看中了这个原因,才一同创办的明报。
明报大厦,位于香港岛柴湾嘉兴街,是明报由一九七六年通过银行按揭,用了大约八百多万买些的整栋九层高的“南康大厦”,后又改名为“明报大厦”。因地理位置在偏向市区一隅,周围有大多为工业区,故而繁华程度并不如,香港岛的别的区,但好在“东区走廊”与“地铁港岛线”都正在建设,相信不久之后也将慢慢变热闹起来。
李云轩望了一眼四周,便向着明报大厦的正门入门走去,走进楼内便见前台,一名画着淡妆,身着八十年代典型的浅灰色双肩套装的清秀女孩,起身道:”先生,你有什么事情?“李云轩望了她一眼,笑道:”我几天前往这里投了稿子,潘岳生先生今日约我来详谈,连载的事情,我的笔名叫‘清明上河’。“那身着浅灰色双肩套装的清秀女孩,略有些怀疑的望了他一眼,在她的印象中能被潘主编,约来商谈的作者,大多都已人到中年,有过丰富的生活阅历,就算有几位稍年轻些的,也多是不修边幅,哪有像他这样年轻帅气的,虽然看着身上的衣服并不值钱,但却干净整洁,不由对他好感倍增。
迟疑了片刻,那身着浅灰色双肩套装的清秀女孩,不由对他笑了笑,道:”先生,请稍等,“着便见她拿起一旁的电话,拨了几个号。见她似还未接通,李云轩不由打量起四周,过了片刻,便见身着浅灰色双肩套装的清秀女孩,轻笑道:“先生,你从这里上九楼,找到总编办公室,潘总编正在里面等着你呢。“李云轩道了声谢便离开了,上了九楼后,便见四处皆是一片忙碌的景象,环视了一圈却也没见到总编办公室,不禁拦住一位走来的工作人员,问询一番后,这才找到。
李云轩不由敲了敲房门,只听见房内传来一声,沉着的男声,道:”进来。“推门走进去后,便见一名戴着眼睛,身着西装,年约四五十岁,面容严肃的男子,坐在办公桌后,低着头不知在撰写着什么,缓声道:”你先坐,休息会儿,我这稿子就快改完了。“看他一脸认真的模样,李云轩并没有出声,静静坐在不远处的沙发上,过了片刻,便见那面容严肃的男子,放下中的笔抬头望了过去,先是一愣,随后疑声道:”你是英雄志的作者?“
李云轩轻点了点头,笑问道:”不然,潘先生以为我是谁?“潘岳生顿了顿,笑道:”没想到你,居然这么年轻?“着便起身走了过来,接着道:”第一次,看你的稿子时,我还以为是查理(查良镛(金庸),是他在读高中时,老师给他取的)写的呢?若不是查理这几日出差,我定要让他与你见个面。“李云轩笑了笑,这时便见潘岳生接了一杯水,放在他的面前,道:”别见怪,我这里没有别的饮品,只有清水一杯。“
李云轩端起喝了一口,便见潘岳生在一旁坐了下来,道:”还不知’清明上河先生‘如何称呼?”李云轩放下中的杯子,道:“潘先生客气了,我叫李云轩,”潘岳生望着他,接着道:“李先生,英雄志这部,你准备写多少万字?”李云轩停顿了一下,缓声道:“约有三百万字。”潘岳生思索了片刻,开门见山道:“李先生愿意将英雄志这部,放在明报上连载吗?”
李云轩迟疑了片刻,道:“不知,稿费怎样算?”潘岳生,道:“千字50元如何?”李云轩望了他一眼,道:“千字50元,有点太少了?”潘岳生解释道:“大学讲师级在我们明报投稿,每千字0元,教授级投稿,每千字00至50元,长篇名家也不过千字00元左右,普通的新人作家最多也不过千字50元,少的千字30元也有。”沉默了片刻,李云轩不由轻点了点头,见潘岳生正欲起什么,不禁开口道:“我可以预支些薪酬吗?”
李云轩从明报大厦走出来后,握了握提前预支的薪酬,差不多约有几千港币,望了一眼身后,略有些懊悔道:“居然没见到金庸本人,”随之便向着不远处的巴士站台走去。明报虽然在香港以至海外华人知识分子当中有着较高的地位,许多作家也都以能在明报发表文章为荣,但稿酬着实不高。李云轩若是想要连载,大可选择武侠世界杂志,和一些其他报社,但他之所以选择投稿明报,也有一点的私心。
明报在创刊三十周年茶会上,金庸将辞去社长一职,长子最受他的喜爱,却自杀身亡,次子酷爱美食评鉴,师从美食家蔡阑,自封”八袋弟子“,长女嫁人后便专心相夫教子,次女师从水墨大师丁衍镛,故而没有子女想要接收报业。虽在明报内部物色了许久,但一直都举棋不定,最后将明报卖与一名叫”于品海“的商人,却被人爆出诸多丑闻。既然明报早晚都要卖掉,李云轩自是不愿放弃这绝好的会,他不是什么正人君子,既然知道后面将要发生什么,那便提前去做准备。
忽而,只见一辆巴士车从不远处驶了过来,随之便见李云轩同着周围众人一起走了上去,望了一眼窗外的景色,不由闭眼假寐起来。